□本报记者 程芃芃
仲夏,走进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西辛庄村,随处可见绿树环绕,随处可闻阵阵蝉鸣。该村东临小开河,西临徒骇河。村委门口搭起葡萄架,但这可不单纯是为了好看,更是向来客展示这里的主打产业——果蔬种植。
7月15日一大早,村民潘立云和丈夫宋加峰早早就来到自家的葡萄大棚,开启了他们的一天。宋加峰把剪下的近300斤葡萄装上车,运到50多公里外的银座超市、全福元超市售卖。回来后,夫妻二人一起给葡萄剪枝。夫妻俩今年都已50岁,种大棚已是第18个年头。像潘立云一样,勤劳智慧的西辛庄村人,已经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在这里发展了20多年的果蔬种植。该村219户746人、1800多亩地,建起300多个大棚,种植黄瓜、葡萄、甜瓜等作物,放眼望去,甚为壮观。
1991年,潘立云嫁到西辛庄村,那时除了种地,她还天天赶集卖布。1996年,当地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西辛庄村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建了8个蔬菜大棚。这一年参与其中的,成了村里第一代种棚人。但因为刚结婚不久没积蓄,心里没底,潘立云当时并未参与。
两个孩子还小,家里又有老人,天天走20多里地赶集也不是长久之计。听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说,种棚收益还不错,2003年,两口子跟人合伙,投资1万元,在村东边建了个一亩半的大棚种黄瓜。“不会种,就跟种过的人学,村里还给请来农技师,很快就上手了。”2006年,潘立云赚得种大棚的“第一桶金”。
但是,困难也随之产生。“‘菜贩子’收菜,我们没有定价权,村民经常吃亏。”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国说。为了让村民的收益得到保障,2007年,村里成立滨城区辛庄蔬菜专业合作社。自此,村委统一定价,并开通绿色通道,蔬果直供银座、惠万家等大型商超。全村一个价、市场规范运行,村民只管专心保障蔬果的好品质。合作社还提供种苗、化肥、农药、技术服务,并注册“承民”商标,供种植户使用。
这些年,村里果蔬种植的每一点进步,潘立云和宋加峰都是见证者。“苗一开始要自己嫁接,现在合作社统一提供,减少了病毒威胁。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经常来村测土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苗好了、地好了、产品品质好了、品种多了,就连农产品的“家”——大棚,也在一代代升级。
“第一代大棚完全由人工操作,光照控制全靠经验;第二代有了风口,大体能控制温度了;第三代实现智能化,在棚里安个喇叭,另一端连着手机,棚内温度达到上限时自动报警……”宋加峰回忆道。
今年,第四代大棚走入种植户的视野。镇上投资250万元,在村南边新流转70多亩土地,规划建设10个高标准“几字钢拱棚”,预计10月完工。这种大棚面积可达4亩,是第三代棚的两倍,水肥一体化、双层棉、遮阳网、防虫网一应俱全。
2015年,两口子又投资5万元,尝试效益更高的葡萄种植,第二年就见到了效益。目前,他们共种植4个大棚,一年纯收益可达15万元。
从2017年开始,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葡萄、甜瓜。2018年6月1日,合作社办起采摘节,作为带头户,潘立云的葡萄获得了游客们的“点赞”。2018年,西辛庄村接待游客7000人次,2019年达到1万人次。
种大棚蔬果,让西辛庄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每户平均收入一二十万元,并辐射周边大唐村、小唐村及惠民县胡集镇于家村、三河湖村等10余个村。
这里离城区远,原先交通不便,现在大棚规模上去了,大路也跟着通起来。今年,通过滨州市交通运输局支持,一条长1.6公里、宽7.5公里、直接连接滨惠大道的公路即将在该村落成,预计10月通车。
第四代大棚承包费每年2.5万元,种植户个个摩拳擦掌,经验足的潘立云更想抓住这个好时机。“这样的棚好管理,几年也不会落伍。我们通过抓阄决定‘花落谁家’,希望交好运,赶上这一拨。”她笑呵呵地说,“现在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也上了大学,我们夫妻俩可以更专心打理大棚了。做绿色农业,才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