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许政生等

胡子鲶(Claris fuscus),俗称塘鲺、塘角鱼,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此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胡子鲶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摄食池塘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剩饵、粪便等,与其他鱼类混养可起到改善养殖环境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胡子鲶价格上涨,需求量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较多养殖者利用小面积池塘和水泥池(帆布池)进行高密度养殖,养殖时间短、产量高、利润大,但随之而来的病害也越来越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多年对胡子鲶病害跟踪和诊治,现将养殖中常见病害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为胡子鲶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车轮虫病

1.1 病原

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1.2 症状

寄生于胡子鲶体表和鳃上。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鱼体消瘦、黏液增多,有的鱼尾柄处褪色“发白”,严重时可见病鱼静卧池底或头部朝上悬浮于水面旋游。

1.3 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体长<10 cm 的胡子鲶,一年四季可感染,高峰季节为 4—10 月,水温 20~30 ℃。主要以摄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作为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而造成死亡。

1.4 防治方法

阴雨天气容易发生车轮虫,勤观察胡子鲶活动情况,做好定期取样检测。发病时治疗措施主要有:(1)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用),一次量,每 1 m 3 水体 0.5~0.7 g,全池泼洒; (2)百部贯众散,一次量,每1 kg 饲料 8 g,拌饲投喂,1 d1 次,连用 5 d。

2 三代虫病

2.1 病原

三代虫。

2.2 症状

寄生于胡子鲶体表或鳃上。病鱼身体消瘦,体表覆盖一层灰白色黏液,部分有充血小红点,严重时鳃瓣边缘灰白色,鳃丝上呈斑点状淤血。

胡子养殖鲶鱼技术要求_胡子鲶鱼的养殖技术_胡子鲶鱼养殖技术

2.3 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胡子鲶种苗,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初,发病率较高。虫体主要破坏宿主体表组织和鳃,造成溃烂,感染细菌和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2.4 防治方法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做好蓄水池塘虫害消杀措施。发病时治疗措施主要有: (1)精制敌百虫粉,一次量,每 1 m 3 水体 0.2~0.3 g,全塘泼洒;(2)甲苯咪唑溶液(水产用),一次量,每 1 m 3 水体 0.15 mL,全塘泼洒。胡子鲶属于无鳞鱼类,对一些杀虫药物存在过敏反应,治疗时先要小范围试用,确认安全性再全池使用。

3 水霉病

3.1 病原

水霉和棉霉。

3.2 症状

在胡子鲶体表损伤或冻伤部位出现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棉絮状菌丝,往往与水中悬浮物质混在一起呈黄褐色。病鱼于水面缓慢游动,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3.3 流行及危害

多发生于春季和冬季,水温低、机体损伤时容易感染。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黏液增多,焦躁不安,负担过重,造成鱼体衰弱而死亡。

3.4 防治方法

养殖前清除池塘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冬季尽量减少拉网以免造成鱼体损伤。拉网或发病时采取以下措施: (1)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一次量每 1 m 3 水体 0.3 mL,全池泼洒,隔日使用一次;(2)食盐与小苏打(1∶1),一次量,每 1 m 3 水体,各 4 g,混均后全池泼洒。

4 溃疡病

4.1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亚种。

4.2 症状

发病的胡子鲶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吻须软弱或腐断,体侧出现不规则腐烂,肌肉严重溃疡时骨骼裸露,尾鳍和尾柄褪色甚至溃烂,溃烂处一般没有血液渗出,部分病鱼解剖可见腹腔有淡红色液体。

4.3 流行及危害

溃疡病主要流行于 5—10 月高温季节,水温连续>25 ℃时胡子鲶也极易发生溃疡现象。发病后鱼游动缓慢,摄食减退,严重者器官外露,最终衰竭死亡。

4.4 防治方法

保持水质稳定,高温季节定期加注地下水,定期拌饲“维生素 C(水产用)”增强体质。发病时治疗措施主要有: (1)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一次量,1 m 3 水体 0.3 mL,全池泼洒,隔日再使用 1 次;(2)氟苯尼考粉,一次量,每 1 kg 体质量 20 mg,拌饲投喂,1 d 1 次,连用 5~7 d。

5 肠炎病

5.1 病原

点状气单胞菌。

5.2 症状

发病胡子鲶离群独游,有的腹朝上,不摄食,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常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红,肠道无食物,充满气体与黄色黏稠液体。

5.3 流行及危害

水温>20 ℃时开始流行,高发季节为 4—10 月,胡子鲶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肠内繁殖的病原菌产生毒素和酶,使黏膜上皮坏死,毒素被吸收后损害肝脏,菌体毒素也可致鱼发生败血症而死亡。

5.4 防治方法

根据天气情况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饱食后注意增氧。发病时:(1)复合碘溶液(水产用),一次量,1 m 3 水体 0.2 mL,全池泼洒,次日再用;

(2)复方

磺胺二甲嘧啶粉(水产用),一次量,每 1 kg 体质量100 mg,次起,每 1 kg 体质量 50 mg,拌饲投喂,1 d1 次,连用 7 d。

6 结语

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无抗”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效生态养殖是最可行且可持续的模式,养殖过程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疾病的发生往往受机体、环境和病原体三者影响。因此,应做好以下措施:首先,选择体质健壮的良种种苗,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确保鱼体健康生长;其次,定期换水和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后期勤改良底质,保持养殖环境的良好;再次,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适时捕大留小,减少鱼体间的环境胁迫;最后,做好病虫害消杀工作,减少病原生物对鱼体入侵,降低发病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