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备课法:从深度和广度挖掘教材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钻研并掌握教材,好像导演处理剧本,需要一个艰苦的再创造的过程,达到懂、透、化的要求。“懂”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透”是对教材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化”指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教师掌握教材,目的是为了教学。所以,还要从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素材进行加工提炼,从深度和广度挖掘教材,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而不干瘪。

从广度开拓扩大知识覆盖面

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能只见课文不顾其他。要审慎选择知识点延伸扩展,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使他们吸取多种营养,尽量把课上丰满。例如,于漪老师上“晋祠”一课,备课时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进行广度上的开拓:

1.学生依次介绍一处祖国的名胜古迹,要求:一说清楚,二讲速度(时间两分钟);

2.教师出示《中国名胜词典》,告诉学生此书共收4400多个条目,引出课题,指点由“晋”字作为依据,“晋祠”条目可在山西省部分查到;

3.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中所收的“晋祠”条目;

4.请学生把这段话标上句子顺序,并将条目介绍的有关内容与课文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5.请学生比较“条目”与课文介绍的异同,发表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条目”与课文在介绍晋祠与太原的空间距离时数字有差异,“三绝”所指的对象有出入,“槐树”的说法不统一。学生思考议论后明确认为:数据的差异由方位的差异决定,课文写“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四十里”,而条目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两者并不矛盾;对第二个问题,一学生引《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手册》中的有关内容做了完满的阐释:“关于晋祠‘三绝’的说法多种多样,正好证明了晋祠值得人们欣赏的杰作特多。”“槐”有“隋槐”、“唐槐”两种说法,是因为隋朝统治时间短,隋唐相隔不长,所以二说皆可。复习了隋的统一和覆灭时间,并水到渠成地点了文史知识:朝代短暂的往往在习惯上与后一个朝代并提,如秦汉、隋唐、金元等。

短短的一堂语文课,引进有关的地理、历史知识,知识容量要比一般课堂的知识容量多出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在于漪老师的课堂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知识面不断扩大。

从深度探讨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教学孜孜以求的根本原则。所谓“深度”,绝不是离开课文和学生实际故作高深,它是严格遵循课文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所做的不止一次的反复,这样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才会螺旋式地从表面进入深层;所谓“深度”,必须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着眼于“引”,着眼于“点拨”,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产生质的飞跃,提高分析事理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向教材深处挖掘,设计出精彩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于漪老师在上“友邦惊诧论”一课时设计了很多问题,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向深处发展,如:为何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都知道”?“略有知觉”寓含什么深意起什么作用?改成“略有知识”行不行?这样咬文嚼字,帮助学生在深入消化课文的同时,也深入进行了思维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学生表达思想感情时做到准确、严密、传神。

选择个性化教法——于漪备课法之二

于漪老师认为优化的教学内容,必须经过学生感官的接收、头脑的加工,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智力成果。而影响学生心理内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选择、组合、优化各种教法。

因此,她在优化教法时有两个控制点。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源自她对课堂教学本质、职能和规律的不懈探索、全新理解和深入把握,这是她优化教法的外控点。其次,自觉审视个性,认知特点,努力发掘个性认知中潜藏着的教法学法因素,进行同化优化,以扬长避短,这是她优化教法的内控点。

在教法上于漪老师从不定于一尊,从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法”,鼓吹什么“法”。对她而言,教法从来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在阅读教学观念指导下,面对着学生,从她的灵性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如风行水上,“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于漪老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实际出发,自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移植、加工、改造、创新,形成课如其人、“法”如其人的生动活泼的创新局面:教学上她重视课堂设计的“巧”,教学过程中她重视“情”,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学方法的“优”。

“全程备课”前奏曲:课前预设备课

赵景瑞备课经验谈之一

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而当备好的教案拿到课堂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此时,教师应怎么办?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根据自己40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提出了“全程备课”三步曲:即课前的预设备课——课中的现设备课——课后的反思备课。

课前预设备课,仅是备课的前奏。在落实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课前的预设备课,不同于传统的备课,要运用新课标的新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钻研、创造性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教案。这就需要在备课时树立四大新的语文教材观——

备课新理念之1:看重教材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教书目的而言,教书要育人,不做教书匠;二是从育人途径而言,育人要教书,在教书中育人,不做空谈者。必须看重教材的原因在于:1.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2.教材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4.教材是教学过程的支架。

备课新理念之2:看透教材

既然语文教材赋予了这么多东西,确实要看重教材,又为什么要看透教材,做教材的真正主人呢?可从以下不同角度看透教材:

“举例”与“范例”观念语文教材是举例,也是范例。在实践中学语文是必由之路,学例就是实践,仿例、用例中正是在学语文,理解、欣赏、积累、运用语言。

“一粟”与“沧海”观念语文教材仅是浩如烟海的语文体系中的沧海一粟,备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鼠目寸光;只见森林,不种树木,是虚无缥缈。以一粟之学游沧海之语,以少学多才是方向。

“借用”与“凭借”观念纳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不是专门为教材写的,而是选来的,借来一用的,用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看透这一点,就会跳出教材思考。

“煤块”与“煤球”观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材犹如“煤块”,是资源,可以再利用。另外,语文教材又是经过精雕细刻加工的“煤球”,看透这一点,就会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驾驭教材。

“要懂”与“能懂”观念课文要读懂,但从培养学生角度看,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独立读文能懂,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及习惯。

“语境”与“语言”观念在语境中学母语是必由之路。但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学词法、句法、章法,要联系生活,要联系上下文。

“共创”与“共识”观念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共创。看清了这一点,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大有裨益。

备课新理念之3:钻透教材

仅仅能看透教材是不够的,还要钻透教材。钻透教材是预设备课的重要前提。以一篇课文为范围,应从以下几方面钻研教材:

钻“面”举《鸟的天堂》一例,全文按时间可分两部分。常见老师这样说:第一天傍晚看到了一棵大榕树,第二天清晨看到的无数的鸟。这种理解将两部分完全割裂开来。其实,树中有鸟,鸟在树上,鸟与树相互依存,和谐相处,讲鸟与树的亲密关系,才真是鸟的天堂,才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钻“线”把握整体不仅要钻面,也要钻线。它是纵向地整体把握,是深层地整体把握。可从结构、主旨、情感等角度钻线。

钻“体”以文本为依托,了解文本背后的内容,了解写作背景,补充有关资料。这样钻研,利于课内外结合,利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利于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第一场雪》,从表面上看,是篇写景的文章,但当你了解到写作背景后,会有新的认识。当时祖国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这场雪,是预示着国家即将走出困难低谷的第一信号。

钻“点”文章整体与局部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整体是由局部组成,局部又离不开整体。应善于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钻研反映整体的字、词、句、段。通常钻点有七要素:音、形、意、道、境、情、采。譬如,老舍的名篇《猫》中有个重点句:“它……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此句可以充分从七要素上挖掘。

备课新理念之4:用足教材

吃透教材很重要,但并非目的,用好教材才是目的。如何把看透教材的理念、转化为驾驭教材的操作呢?如何把吃透教材的积淀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仅仅吃透教材的七要素是很不够的,要让教材为学而用,为教会学生怎么学而用,就是要善于用足教材。可从品、扩、疑、异、争、联、移、评、融、积、盲11个点上去备课,去设计教学。

赵景瑞备课谈:在备课中用足教材

■关键词1品点

品味语言的音、形、意、道、境、情、采。比如《田忌赛马》一课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这句既好懂,又似乎没什么文采,若跳出文看,情况就不一样了。

教者应该启发学生想想原句哪些词能使说的两句缩为一个句子,从而品味到“他们”“各自”的作用,解读内容品味用词,透过词意探索出概括功能,从个别到一般规律。再用“各自”造句,扩展运用,又一次跳出教材,借此练理解后的表达。

■关键词2扩点

教材给教师、学生留出了再创造的空间。书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有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延伸处,这些正是给学生练语的空间,是极好的扩点。

比如传统课文《小马过河》,小马过河后得出结论:小河既不深又不浅。课文虽完结,但事情可延伸,小马过河磨面回来,还要过河,与老牛、松鼠有一番对话;小马回到家,也要向老马汇报自己两次过河的经历及感受,这都是训练学生理解表达的扩点。

■关键词3疑点

学生敢“问”、学“问”、会“问”、爱“问”,就是极为重要的学问。一般说来,应在难点处质疑,关键处质疑,疑惑处质疑,无疑处质疑。

如《白杨》一课,有个关键句:“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可设计质疑环节,启发学生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到新疆工作?为什么爸爸要带我们到新疆?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

质疑的内容范围很宽,是有层次的。一般说来,有五层:(1)疏通性问题,即初读课文提出的文章表现的疑问。(2)深究性问题,即提出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问题。(3)鉴赏性问题,即有关表达形式的赏析疑问。(4)延伸性问题,即课文读懂后有关的扩展知识。(5)评价性问题,即对课文各方面提出不同看法。

■关键词4导点

新语文课标多次强调创见,意在鼓励求异,开拓创新的空间。备课就要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例如,课文《惊弓之鸟》,可设计求异问题:到底是谁使大雁从天上掉下来?从表面上看,当然是射箭能手更羸的功劳啦。但若换换角度,就会求异。

■关键词5争点

备课要善于抓住教材揭示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的讨论、争论。抓住“争点”,有论题,有不同观点的论方,有依据的热烈争论。

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提出“科学家已经证明,地球人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的结论。可抓住这难得的“争点”,引问“到底地球人能不能移居?”这样就立即会出现争论双方。

■关键词6联点

用透教材就要找到比较点、联系点,备课就要善于在比较、联系中引导学生发现、解读、运用。

如《马背上的小红军》,可设计:读全文,从陈赓将军对小红军从“小兵—小鬼—小兄弟”称谓的变化,体味到陈赓将军对小红军由关心到亲密到敬佩。

■关键词7移点

新课标提倡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进入教材,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就需要学生转换角色、角色扮演、移角色、移情境、移情感,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关键词8评点

备课可以发动学生跳出教材思考,抓住评点,通过自我建构,去评价作者,评价人物,评价情节,评价观点,评价语言等,展现新认识,变再现式理解为评价性理解。

如《小摄影师》一课,由于小男孩扔纸条,才得到给高尔基照相的机会。他珍惜这个机会,为照这张相“摆弄了很久很久”就是评点。可设计评价式提问:“你认为小男孩这样做好不好?”一下子激起学生求异,众说纷纭。

■关键词9融点

融其他学科的他山之石,融入课外有关信息,攻语文之玉,进行综合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如古诗《题西林壁》,为了真正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教师可引入不同诗人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写的庐山景色的几首古诗,一篇带多篇,体会出庐山的奇妙多变的真面目,是课内外的融合。

■关键词10积点

教材是范例,积累语言是掌握表达工具的砖瓦。所以,要善于利用教材让学生赏析、积累、运用语言。

如:课文《卖木雕的少年》中有许多成语,值得学生积累。就可以设计:先找出文中成语,理解后摘抄下来(名不虚传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五官端正爱不释手语无伦次),达到积累。

■关键词11盲点

何为盲点?即教材中学生不易发现的关键处,或不易觉察的认知错觉,或无字中的内涵。备课要抓住学生认知盲点,引发情趣,激发思维,引导走向光明。

如:《跳水》一文,有一处不易发觉的盲点词语——“风平浪静”。可这样设计:“文中有一个词语,对跳水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息息相关,没这个词语,就不会有这件事。你们能找出来吗?”这个设问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开发教材中提高了学生阅读、表达水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