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是典型以农牧业为主的中国西部旗县,该旗牧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羊毛。”据了解,目前,乌审旗90%以上的牧民在养殖“鄂尔多斯细毛羊”,年生产羊毛5000余吨。
资料图 武雪峰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11日电 题:藏在一根细羊毛中的“中西合璧”致富经作者 董乐 乌瑶“在中国,能跟澳大利亚羊毛媲美的只有乌审旗的羊毛。”1995年开始便在乌审旗采购羊毛的张家港市仓健毛纺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福康今年又来了,准备为工厂选购优质羊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是典型以农牧业为主的中国西部旗县,该旗牧民60%以上的收入来自羊毛。蒋福康口中的乌审旗羊毛其实是“鄂尔多斯细毛羊”所产的羊毛。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纤检局”)正高级工程师田文亮告诉记者,1958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美利奴羊”和“苏联美利奴羊”与本土的蒙古羊进行杂交,并开始在乌审旗培育。自此,艰难的细毛羊创新改良之路开启。田文亮回忆说,1982年他初到乌审旗时,改良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使他更为兴奋的是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将以乌审旗为主培育出的细毛羊正式命名为“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审旗超万平方公里被划定为“鄂尔多斯细毛羊”区域保护范围。这也标志着“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功“突围”高调走进人们视线。11日,记者来到乌审旗嘎鲁图镇斯布扣嘎查的牧民巴音都仁家时,他和妻子正在给家里的300多只羊喂饲料。这些羊个个膘肥体壮,厚厚的毛裹在身上,犹如穿着过冬御寒的棉衣,任凭风怎么吹,也不见“乱了发型”。
“很多人说我们这儿的羊毛不比澳大利亚羊毛差。尤其养殖技术改良后,羊毛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每年都能增收不少。”巴音都仁随手抓来一只羊,用手扒拉着羊身上的毛,得意的笑容绽放在他黝黑的脸上。巴音都仁口中的改良指的是纤检局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饲养、冷配、科学管理等标准化养殖,到对农牧民羊毛分级员、经纪人培训,再到羊毛公正检验,全面服务羊毛产业。“澳大利亚羊毛一直引领国际标准,现在我们的羊毛无论是细度、长度,还是洗净率、均匀程度都跟澳大利亚的羊毛一样,甚至有的指标更好。”田文亮表示,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才能建立起“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品牌。这些年通过对牧民在养殖各个环节的指导和培训,羊毛的质量有了质的提高。2000年,纤检局制定了对“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地方标准“赛澳丝”。目前,中国只有乌审旗的羊毛可以达到这个标准。记者从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2005年开始,该局建立地方羊毛公正检验制度,免费为根本牧民的羊毛进行检验。拿着检验证书,牧民的优质羊毛不愁卖,还能获得好价钱。数据显示,2015年,乌审旗参加公正检验的羊毛有3903.4吨,平均每公斤售价提高5元(人民币,下同),直接为牧民增收近2亿元。
牧民苏雅拉图曾经也是细毛羊养殖大军中的一员,但过去的羊毛没现在细也没现在长,质量也不如现在,所以收购价格不高,导致他和部分牧民改养肉羊提高收入。记者在乌审旗细毛羊储运交易中心见到苏雅拉图时,他正站在20余袋200公斤左右的羊毛前“考察”。他告诉记者:“随着当地羊毛质量的提高,收益越来越好,很多牧民又开始重新养殖细毛羊了。”据了解,目前,乌审旗90%以上的牧民在养殖“鄂尔多斯细毛羊”,年生产羊毛5000余吨。该旗建成中心种羊场260多处,培育细毛羊养殖企业和合作社103家,建成高效益家庭牧场1064户。“鄂尔多斯细毛羊”经济正在使当地牧民更加富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