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哇养殖技术_林间养殖_树林养殖

东北林蛙)

在我国北方黑土地上的临水之地生活着一种两栖动物,它们一年中半年取食求偶,半年集群冬眠于寒冰之下。它们在极低温的东北地区演化出了独特的御寒本领,还是传统中医的重点药材,它们就是东北林蛙。

我们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萦绕着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在我国广袤的东北地区黑土地上就活跃着这样一群精灵,它们时而跳跃在树木茂盛、杂草丛生的潮湿林地,时而“隐身”在山溪、河流的深水湾处。当白雪皑皑时,它们静卧沉睡于幽静的深潭旁。它们能够适应夏季的高温,同样也能应对零下数十摄氏度的漫长酷寒。

林间养殖_树林养殖_林哇养殖技术

(东北林蛙的蝌蚪 李丕鹏供图)

那么,它们是如何在陆地和水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完美切换生活模式的?又是如何度过东北地区极端寒冷的冬季?它们身上还有哪些未知的宝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东北新三宝”之一的东北林蛙。

活跃在黑土地上的两栖精灵

说到蛙,有的人其实并分不清蛙和蟾蜍,以为它们是同一种动物。按照生物分类学的标准来看,二者只算近邻。

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的总称,人们平时常说的“青蛙”,学名叫黑斑侧褶蛙(Rana nigromaculata),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一员。蟾蜍是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蟾蜍属的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俗称癞蛤蟆。它们皮肤粗糙,背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疙瘩”(疣粒)腺体。当受到攻击或感到危险时,蟾蜍会通过毒腺分泌白色的毒液以保护自己。大部分蟾蜍不具有声囊;产出的卵成串状;蝌蚪颜色较深、尾较短。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又名哈士蟆、雪蛤等,属于蛙科林蛙属,是少数分布在高纬度、严寒条件下的蛙类之一。目前,全球蛙科共有34属504种,中国已知分布有20属125种,其中分布于高纬度地区(古北界)的蛙类仅有林蛙属、侧褶蛙属、粗皮蛙属和倭蛙属4属,共13种。我国的东北林蛙即为其中一种,其主要分布于东北亚地区植被较好的山区湿润环境中。它们的背面和腹部皮肤较光滑,体色灰褐色、深褐色或红棕色,并带有黑褐色斑点。雄蛙咽部侧下具有声囊,而雌蛙多不具备声囊结构。繁殖期间,卵多呈块状或团状,孵化出的蝌蚪颜色较浅、尾较长。

林间养殖_树林养殖_林哇养殖技术

(静待猎物的东北林蛙 李丕鹏供图)

东北林蛙一年的生活周期可分为陆地生活和水中生活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每年4月中旬,冬眠后醒来的东北林蛙会随着水温和气温的逐渐升高从水中上岸。此时的雌雄蛙均已发育成熟,会选择温暖的浅水池沼进行抱对和产卵排精,在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完成生殖后的东北林蛙进入陆地山林的草丛或灌木丛中,营陆地生活。当年产的蝌蚪会在6月中上旬完成变态发育,之后陆续登岸上山。若此时遇到干旱天气,幼蛙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林哇养殖技术_林间养殖_树林养殖

(东北林蛙的卵 李丕鹏供图)

5月中旬至9月初是一年中东北林蛙最活跃的时期。此时外界环境的温度较高,水量充沛,林下湿度大,有利于各种昆虫的滋生,为东北林蛙提供了丰富且充足的食物。当年生的幼蛙在这个阶段摄食旺盛,蛙体渐肥,处于迅速生长的发育期,体重、体长等均成倍增长。东北林蛙主要选择水源附近2千米的区域活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胡桃等林地是它们偏爱的主要栖息地。虽然它们生长迅速,但随时也被各种蛇、水禽等天敌所窥探,丛林法则在东北林蛙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9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东北林蛙进入冬眠前为期约15天的入蛰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再进食,只有温度升高时才略有进食,同时,东北林蛙从山上逐渐向水边移动。下山时,幼蛙最先,雄蛙居中,雌蛙最后。一般情况下,当水温约10℃时,90%的东北林蛙会在短时间内进入水中生活,即完成入蛰。而当气温升高到15℃时,水中的东北林蛙会上岸取食或在岸边的石块下潜伏,当温度降低时再进入水中。这一特殊时期,东北林蛙营水陆两栖生活。

从10月份到来年的4月初,是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东北林蛙会进入近半年的冬眠期。从入蛰开始至河水结冰约30天的时间里,东北林蛙主要潜伏在河流浅滩中的沙石、树根或水草下。冬眠初期,偶尔在上半夜出来活动,还会不断更换冬眠场所,主要以单只分散冬眠为主。

林间养殖_林哇养殖技术_树林养殖

(水边的东北林蛙 李丕鹏供图)

当外界气温降至-5℃以下时,河面已然封冻,各处散居的东北林蛙会向更深的水湾处聚集,进入长达4~5个月的深度冬眠。此时的东北林蛙会四肢蜷曲,面部朝下,不食不动,数十只乃至数百只东北林蛙拥挤成团,互相取暖共同御寒。

具有独特本领的御寒能手

我国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冬季寒冷又漫长,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因此,两栖动物的种类分布极少。那么,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东北林蛙又是如何生存的呢?别担心,作为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优势物种,东北林蛙自有一套独特的防寒秘诀。

当环境温度低于动物体液的结冰点时,一些动物的体液仍然能够保持液态,我们称之为过冷却状态。而体液处于结冰临界点的最低体温称为过冷却点,这成为衡量动物机体耐寒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许多变温动物能够通过在体内积累调节渗透压的相关物质,如糖类、某些特定氨基酸或多元醇等,来降低自身的过冷却点,从而适应严寒的外部环境。

东北林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过相关的耐寒实验,发现当外界温度逐渐降低时,东北林蛙可通过升高机体的血糖含量从而维持较低的过冷却点,免受冰冻的危害。在潮湿的环境下,东北林蛙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大于10天)耐受-1℃的最低温度。而当12月份冬天的极寒天气到来时,它们会进入深水区群居冬眠。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持其体温,降低新陈代谢的强度,从而减少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确保它们安全越冬。

然而,不同种类的两栖动物耐寒机制存在哪些差异?东北林蛙是如何精准调控这一套抗冻御寒机制的?能否利用其生产出对人类有益的防冻产品呢?这些还有待探究。

等待挖掘的丰富潜力

东北林蛙是我国集食用、药用及美容保健等多种功效于一身的经济蛙种。清朝《辽海丛书》中记载:“哈士蟆形似田鸡腹有油如粉,可做羹,味极美,唯兴京一带(抚顺东部区清原、新宾)有之,又称红肚蛤蟆;先人用其祭祖,后成为宫廷贡品,被誉为八珍之首。”

东北林蛙肉质细滑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物,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在明、清时均为宫廷贡品。目前,人工养殖的东北林蛙被加工成多种食材,有适宜儿童食用的小食品、蛙肉火腿肠,还有适合老年人和婴幼儿食用的东北林蛙肉松,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树林养殖_林间养殖_林哇养殖技术

(繁殖期的东北林蛙 李丕鹏供图)

作为两栖动物,东北林蛙的皮肤非常特殊,不仅可以抵御陆地环境中的病菌,还能促使水中伤口的愈合。因此,针对东北林蛙表皮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林蛙皮肤伤口处不易感染且自愈能力强主要与其含有的抗菌肽、大量的透明质酸HA以及胶原蛋白有关。因此,我国相关生物制品公司已研制生产了林蛙抗菌肽软膏,这类药品能够对人体的烧烫伤、皮肤溃疡等伤口处的化脓菌和真菌等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吉林大学研究团队将林蛙皮变废为宝,历经20余年,成功开发了林蛙抗菌肽系列抗菌产品,相关分离提取技术已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涵盖皮肤专项抗抑菌、足部护理、生殖健康、五官抑菌护理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化模式,年产值突破2亿元。

以东北林蛙为原料的产品最出名的非林蛙油莫属。说它是油,其实它并不是常见的液态油,而是雌蛙冬眠前膨大的输卵管干制固体,俗称蛤蟆油、雪蛤油和哈士蟆油等,有“绿色软黄金”之美誉,在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及调节人体内分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林蛙油味甘咸、性平和,具有解虚痨、发热、利水、消肿、补虚的功效,尤其对产妇体弱气虚功效显著。

现代医学经过分析发现,林蛙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雌二醇、黄体酮、磷脂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软化心脑血管、补肾益精等作用显著,是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重点中药材。目前,林蛙油被制作成多种形式的食品和保健药品,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食用。

近30年来,东北林蛙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蛙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然而,与平时圈养的牛蛙不同,东北林蛙人工养殖难度较大,对温度、湿度、水体溶氧量、食物及越冬环境等条件要求严苛,并且存在春季上山、秋冬下水的独特生活习性,在人工封闭养殖条件下难以满足其生存需要。因此,东北林蛙逐渐形成了人为干预孵化、喂养蝌蚪,当变态成形后放归野外,待其秋冬下山时再行回捕的半人工仿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也被人戏称为“人养蝌蚪天养蛙”。吉林省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均将东北林蛙养殖作为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每年产业扶持资金超过500万元,目前东北林蛙养殖链从业人员超过50万,年产值达120亿元。然而,有学者发现,人工养殖的东北林蛙相对生长速率均大于野生个体,而此种人工养殖模式是否会对野生种群产生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调研和讨论。

结 语

林间养殖_林哇养殖技术_树林养殖

(繁殖期的东北林蛙李丕鹏供图)

东北林蛙是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近年来人为的过度捕杀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使野生东北林蛙的数量锐减。目前,人工养殖技术尚未成熟,还面临着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不平衡的诸多问题。东北林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巨大宝藏,是数亿年物种进化的神奇产物,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引起人们对其广泛的关注,更好地保护其野生资源,为实现动物与人类的友好和谐共存而努力。

本文图片除说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汪清县农业农村局

发表刊次:2021年第一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