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24日讯(记者 许加薇 邬勇)中国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看栖霞。 9月24日,第二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暨烟台市庆祝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参会专家客商专程来到“中国苹果之都”栖霞,深入田间地头、优质企业,实地感受栖霞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强劲势头,切身领略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的独特魅力。
栖霞地处北纬37度苹果黄金种植带,是烟台苹果核心区和主产地,具有独特的水土条件、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栖霞苹果“秀外慧中、质脆皮薄、酸甜适口、愈久弥香”的独特品质。栖霞苹果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大大小小的果园随处可见。在烟台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300多亩的苹果种植基地,一棵棵小果树绿意盎然,枝头长势良好。在这里,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轻松管理上百亩地的果园浇水施肥;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能实时查看苹果的生长情况;果树上搭建的防雹网具备防虫、防鸟等功能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预防冰雹,同时还能预防台风和防日灼……如今,这些高大上的新技术在烟台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的果园落地开花,“智慧农业”让农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车。
“防雹网施工完成后,如果遇到冰雹天气,特别是每平方米超过25公斤的冰雹时,挂在防雹网上面的保险钩会自动脱落,冰雹则会落在果树行间里,不会对苹果造成影响。”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慕元斌介绍说,该公司建成“智慧农业云平台”以来不仅管理便捷了,效率提升了,而且由于有环境数据采集的指导,苹果苗栽植成活率也提高了,300亩地的小小苹果苗等到明年便可长成。
在“互联网+”时代浪潮的影响下,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把握机遇,早在2009年,率先搭建了农业物联网平台。在农事生产过程中,根据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及时调整田间管理,既达到增产提质效果,也可记录产品从种植、加工、包装、储运直至销售的每一环节,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极大地提升品牌效应和竞争实力。与此同时,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新建项目,国家特色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等30多个项目,获得发明专利1项和实用新型2项,著作权5项,荣获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该公司还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直播带货的“东风”,把苹果产品“引流上线”,使苹果产品“触网增值”。在互联网经济的放大效应下,让苹果产品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以几何倍数增长。
眼下正是苹果卸袋时节,在烟台博士达集团音乐果园里,卸袋后的苹果再经过十多天日光上色,即可采摘上市。该集团自2009年开始发展有机苹果产业,多年实践,目前博士达集团已经完成了五园一区苹果全产业链的规划建设。2017年,国内首个苹果产业研究院―束怀瑞院士工作站落户在博士达示范园。为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该集团目前已建设现代模式的示范园510亩。在示范园的栽培管理模式上,采用国内最先进、最一流的技术和服务,使果园的观赏性、生态性、环保性、效益性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已带动全市建成现代种植模式基地30处,总面积达到12万亩。在深耕苹果深加工的基础上,博士达集团更加注重向“三产”进军。2015年,博士达有机苹果被评为“到山东我最喜爱的100种特色旅游商品”。
“我们从建果园初期,便对周边的环境、水源进行考量,选取合适的园区和品种进行打造,第一时间申请国家有机认证,并且在2012年顺利通过认可,达到了有机种植的标准。而果园所有的苹果在农事管理过程中,坚持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的管理模式,所有苹果进行化验检测,全部达到了‘零农残’标准。公司并对苹果的外观、内在品质全部统一化包装,再进入市场。”烟台博士达集团总经理张平介绍。
张平说,集团已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建立了销售点,近几年成效显著,消费者对公司生产的苹果等系列产品认可度越来越高。此外,通过线上渠道面向全国市场,苹果的发货量也在逐年递增。
目前,博士达农化集团发展成集脱毒苗木的研发推广、农资销售、肥料生产、有机苹果研发与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下设多个分公司与部门。公司以“BSD”有机苹果为主要产业,带动以测土配方肥料生产、无公害农药销售、苹果苗木脱毒研发推广、旅游休闲和苹果深加工辅助产业,形成了生产、加工、供应、销售、旅游、服务一条龙的果品产业链,是烟台市龙头企业之一。
近年来,栖霞把老龄果园更新改造作为打赢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的关键,打通一二三产,注重“种植、产销、生态、科技、文化”五链提升,构建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好地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