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和经验_工作经验和心得_心得经验工作总结范文

首先说我不是抵毁同胞,也不是崇拜德国人,只是将我工作中体会到的一些中德机械工程师之间的区别进行反思,与大家一起讨论罢了。

我在一家德国企业做机械设计工作已有六年,每天都和德国的机械工程师打交道,有时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有时用E-Mail与总部进行技术探讨,我感觉他们对机械的理念和我们不尽相同。

比如说安排一台机的设计任务,往往我们的工程师先考虑的是我自己。我能不能做?这些机构我能不能参考(复制)成熟的设备?反观德国的工程师,他们先考虑的是这台机用在哪里;工艺要求如何;如何让操作者更安全、更容易去使用;对环境有何影响;项目需要哪个部门参与等等问题。

最近有新来的工程师在问我如何布置氩气的管道,我反问他,你了解这台机的工艺了吗?氩气的物性如何?后来他去找不同的人问明白了,设计和安装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想在两国的工程师之间是有区别的,现说明于下。

1、德国工程师的机械基础知识比我们扎实。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一下,两年前有一个新来的技术主管在审我们的图纸时,特别强调大慣性的间歇传动,键的配合要用P9配合。经理把这要求与大家说了以后,不少人把所有的键配合都改成了P9配合。我想这是不是盲从?这两年盲从,两年前,这么多人看了这么多的德国的图纸为什么没有人发现他们这类传动用P9配合?

2、在接到设计项目时,德国的工程师会先识别需求,做工艺分析,陈述目标及技术要求,再三进行构思及选择方案,最后才是详细设计。而我们大多数人是一头扎进方案里,往往迷失了使用的要求,结果自然而知。

3、德国人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详细分工,协同工作。每项工作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讲得很清楚,什么时间完成,如何完成,一丝不苟;我们的工程师比较含糊,好像大家在混日子,总要别人在后面去推。

4、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死板,工程师也不例外。出清单时漏了螺丝、轴承,偏偏库存没有,德国人要报计划、批准、采购安装,有时想想买来时黄花菜都凉了。我们的工程师一声不出,出了门到市场自已掏腰包买来安装上了很多人还不知道。有时还真不知道是我们的工程师可爱还是德国的企业制度死板。

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是我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承认,但不管如何,了解了我们机械工程师与老牌机械强国的机械工程师的区别,对我们是一个促进,是一个提高,更是一个鞭策。

工作经验和心得_心得经验工作总结范文_心得和经验

得到老鹰的鼓励,继续写一些吧。

说到严谨,也有个别不严谨的地方。之前的技术主管由于把我们的注汞丸的技术带到台湾加工,造成台湾及国内都用这套技术。他是背黑锅下台的,回到德国后日子不好过,去年回来看望我们时脸色差了很多。

由于前车之鉴,加上总部对技术保密的要求,新主管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作了很多技术保密的规定,并把电脑光驱及USB口锁了。第二件事是对我们机械工程师进行考查。

他主要是考查以下内容:

1、对工艺的了解程度。询问工程师对所设计的机台如何保证工艺要求,采用了什么措施?

2、对机构的应用原理。询问工程师对他所设计的机构的理解程度。

3、对材料的认识。由于对中国的材料不清楚,他只问了一些为什么导轨要热处理到HRC56以上之类的问题。

考查的结果是不满意,有一些工作了近7、8年的工程师在机构原理及材料上答不上来,后来这些同事由于个人的原因离职了。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德国机械工程师的事例。

高南先生(Mr. Gegner)是我们的技术副总裁,现已调到新加坡公司做总裁。高南先生是机械工程师出身,具有丰富的机械设计和实际工作经验,很喜欢和我们一起讨论技术上的问题。

中心盘(Center Valve)是排气机关键的部件,盘面直径从300到500不等,分上下盘,下盘固定,上盘旋转,通过结合面密封,由沿盘面分布的孔来抽气,正常维持的真空度必须在10-2到10-3mbar之间。如果盘面磨损或变形,真空度会达不到要求,这时需要拆下中心盘进行研磨

他多次告诉我们磨中心盘一定要先装好所有的接头并经过检漏的才进行研磨,研磨后不能拆装接头,这是由于拆装接头会引起中心盘的接合面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凸起,通过光学衍射可以发现这样的凸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中心盘研磨达不到真空度要求的原因,也是我们机械工程师没有想到的细节之处。后来我们推广了这种方法,研磨中心盘总是可以一次完成。

各位社友有什么意见和想法

不妨在留言里说一下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