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蛙的养殖(一)林蛙养殖;一、林蛙的品种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林蛙的品种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蝌蚪体背扁平,头端略尖圆;体背黑色,腹部灰白色;后肢芽显时体全长40mm。;幼蛙;成年林蛙;一、林蛙的品种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二、林蛙的养殖模式; 2、半人工养殖模式 (1) 野外封山养殖模式即利用现成的自然条件,在养殖过程中,中国林蛙的繁殖、蝌蚪的生长发育及变态等完全在人工控制、人工饲养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幼蛙、成蛙阶段则利用天然山林资源,在山林中养殖林蛙,不进行人工投喂食物,但幼蛙、成蛙在山林中的生活阶段也要加强管理,消灭敌害,做好冬眠期管理。(2)生态围栏养殖模式围栏养殖就是把孵化池、越冬池、山场林地全部用塑料布封闭起来,用自然孵化,人工管理喂饲的方法,补充黄粉虫喂蛙,林蛙的回收率能达到12%以上。半人工养殖比自然散养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幼蛙、成蛙还是在山林中生活,林蛙依靠天然活性动物饵料生活,食物左右林蛙的数量,加之野外天敌对林蛙的食害,林蛙的回收率还是很低,围栏半人工养殖林蛙的回收率也只有5%—15%;如果不设围栏,林蛙的回收率更低,一般不超过5%。 ; 3、全人工养殖模式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设定的条件下,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饲养、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

(1)开放式围栏全人工养殖模式该模式就是将幼成蛙放于由围栏围成的蛙圈中饲养。根据围栏材料的不同,该模式又可分为庭院养殖、水泥池圈养、塑料布圈养、石棉瓦围栏圈养。其主要建筑设施有繁殖场、养殖场,亦称养殖圈,冬眠场所和饲料车间。繁殖场是专工林蛙抱对产卵、卵的孵化、蝌蚪饲养、蝌蚪变态的场所。养蛙圈是饲养幼蛙、成蛙的场所。另外,在蛙圈内还铺设喷管设施,蛙圈四周还有红砖铺成的投食台,种植各种植物等。; (2)网箱养殖模式即将蝌蚪和幼成蛙都放于塑料网或纱窗布做成的网箱内饲养。 (3)网棚养殖模式网棚养殖模式即利用网棚来饲养林蛙。棚架用细木杆、柱、竹片条或8号铁线搭成。棚上用75%-80%的遮阳网数幅连结覆盖,四周围墙用尼龙窗纱围护,窗纱上边与遮阳网连结,下边埋入土中。;(4)日光温室全人工养殖模式日光温室全人工养殖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养殖中国林蛙。该模式的养殖场和养蛙场都设在日光温室中,为了有效利用温室空间,繁殖场中的抱对产卵池、孵化池、蝌蚪饲养池、变态池可以共用,修2—3个多功能水池,规格为宽1.5—2米,深40—50厘米,长度视温室大小而定。东西走向。水池设1个台阶,台阶距地面20厘米。

; (二)、养殖场基本建设1 产卵池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产卵池。按种蛙投放密度5对/m2。池梗高60-80cm。水深30-40cm。周围用塑料布拦起来,以防止种蛙外逃。2 孵化池 选择风向阳、不漏水、地势平坦的地段修孵化池。单池规格以4×6m为宜。进、排水口设在同一方向并安装铁丝网。按孵吃的蝌蚪密度5000只/m2计算面积。3 蝌蚪饲养池 单池规格以4×5?m为宜,水深30-40cm。池梗规格同孵化池。设对角线式进、出水口。池底中间修一个“锅底坑”,深40-50cm,作为安全坑。饲养池总面积按蝌蚪放养密度1500只/m2计算。 ;;;;4 变态池 变态池必须建在变态场内。变态场所要分散地选在河流沿岸、树林边或地势低洼地带,且水源方便,与养殖区的树林之间无大面积的农田和荒地。变态池规格4m×3m,底部坡降5%-8%,可形成30%的深水区及70%的浅水区。深度各为30-40cm和1-5cm。变态池周围要有一定面积的草地。5 越冬池 在沟口地带修越冬池,便于拦蓄河水、总面积按越冬密度成蛙60只/m2、幼蛙400只/m2计算。一般单池规格600-1300m2,深度2-3m,保证冰下不冻水层在1m以上。

池底铺5cm厚的枯枝树叶或柴草、碎砖头、瓦片等杂物、便于林蛙隐蔽冬眠。如果沟岔较长、可在水流转弯处或深汀等处适当地段再修几个越冬池、一遍林蛙就近下山回河越冬。 ; (三)、蛙卵收集 1、利用种蛙产卵(1) 种蛙选择标准 选择种蛙的时间以秋季为最好、其次是春季。为使林蛙品质纯正、种蛙应符合下列标准:1、体形肥大、无病伤、跳跃灵活,2龄以上;2、背部色泽为黑色带有褐斑,且体背肩部有一明显的“A”形黑色条纹;3、3龄、4龄的种蛙体重分别在40、55g以上。(2)产卵 水温达到6-8℃时(约在清明前后),将选好的种蛙以4对/ m2的密度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抱对、交配与产卵、雌、雄蛙的比例为2:3,并进行人工管护。为使蛙卵同步产出,种蛙应分批、分期投放。 ;2、野外采集法 正确识别林蛙、青蛙、蟾蜍的卵是野外采集的关键。林蛙产卵时间在清明前后,20d以上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青蛙才开始产卵。林蛙卵刚产出为黑色圆形、孵出的蝌蚪也是黑色。青蛙的卵为黄色圆形。卵团外表有一层黄色胶膜、孵出的蝌蚪较林蛙大。;二、繁殖技术;二、繁殖技术;林蛙抱对;三、繁殖技术;(四)蝌蚪和变态 蛙卵发育15天左右变成蝌蚪,蝌蚪生长40余天变态为幼蛙。

体长增长到第15天基本达到最大长度。体重增长到30d达到最大,到第35天后,体重急剧下降,进入变态期。尾长到35d达最大长度,平均32mm,从第40天开始迅速缩短,进入变态期。蝌蚪生长到25-30d,开始出现后肢;第39-42天出现前肢,此后3d左右变态成幼蛙。在变态期,蝌蚪的生态行为也发生变化。①停止摄食。②运动方式由鱼型运动过渡到蛙式运动。③生活方式由水栖、水陆两栖到陆栖。;四、饲养管理;(二)蝌蚪期的饲养管理1.放养方法和密度放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没有专用孵化池的情况下,直接将卵团放到蝌蚪培育池,使蛙卵的孵化和蝌蚪生长在同一池内完成。另一种是有专用孵化池,卵团在孵化池发育到一定阶段,再移入蝌蚪培育池饲养。每池中的蝌蚪应选发育阶段相同的,便于饲养管理。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2000只蝌蚪,也可采用先密养后分散法,后期使密度趋于每平方米1 000只左右。;2.水温和水质 蝌蚪能耐低温,但不耐高温。一般水温保持在20℃左右,不可超过25℃。水质的好坏,水中溶氧量的高低,都直接影响蝌蚪的成活率。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是适时更换新水;及时将蝌蚪粪便和剩余的饵料捞出;蝌蚪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水中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mg/L,pH值在6.6-7.2之间。;3.饵料与投饵方法蝌蚪的饲料可分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两类。饲养时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 蝌蚪在发育的不同时期,对饲料的要求也不同,在配制时要有所区别。蝌蚪孵出一周内主要靠卵胶膜提供营养,在第5天起可开始饲喂。4.灌水技术整个蝌蚪期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蝌蚪培育池灌水时,流速要慢,保持池水平静,符合蝌蚪对静水生活的要求。灌水时要保证水质清洁,不能混有大量泥沙。 ;(三)变态期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蝌蚪要及时移入变态池,以利变态后的幼蛙直接进入森林。蝌蚪进入变态期,从背面看,体前部形成侧面突起(即前肢肘节向外突支出形成的突起)时为适宜的疏散时间。疏散前先将池水放出,剩余少量水便于捞取。将变态蝌???用圆形纱网从蝌蚪培育池捞入已装有水5-7kg的桶中,可装蝌蚪5kg,应在1h内运到变态池,否则会大批死亡。变态池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大约每平方米可放养500只蝌蚪。要继续投喂食饵,因有些蝌蚪仍要摄取食物;同时要防止蝌蚪流失,注意防治天敌和自然灾害。;(四)幼蛙的夏季放养幼蛙和成蛙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夏季进行。放养场必需适合哈士蟆越冬和夏季生活,离越冬场不能超过1-2km,与越冬场之间不能有较大的隔离带(大面积农田、沙滩等)。

哈士蟆的夏季生活主要受森林、地形及气候等条件影响。放养场地形以小山沟为好,沟坡上森林茂密,沟下有山间溪流。蝌蚪变态池就修在放养场内,便于幼蛙直接进入森林。秋季,哈士蟆可自动返回放养场附近的越冬场内冬眠,春季繁殖后再次重返森林。正确地选择放养场可有效地控制哈土蟆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并到预定河流过冬,便于捕捉和管理。 ;(五)越冬管理主要工作是定期检查越冬水域的水量变化情况。检查有无冻干断水的河段,发现断水河段要设法将哈士蟆移走,防止冻死。秋季捕捉的种蛙,冬季需集中越冬保存。方法有笼装及散放两种。笼装法是将种蛙装入铁丝或枝条编织的筐里。然后将筐沉入水底,一般60cmX70cmX40cm,的笼子可放300只。笼装法关键是要掌握哈士蟆的入水及出水时间,否则会跑掉或闷死,要定期检查,保持水量和适当流水。;;2.车轮虫寄生车轮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单细胞动物,寄生于蝌蚪体表和鳃上。被寄生的蝌蚪皮肤和鳃表面出现青灰色的斑,蝌蚪游泳迟钝、生长停滞而死,尤其对小蝌蚪危害最大。发病初期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g和硫酸亚铁0.2g混合剂全池泼洒。发病期可用漂白粉7ug/g浸泡饵料工具30min、浸泡蛙体20min,0.7ug/g全池喷洒;或3%食盐溶液浸泡蛙体5min。

;3.气泡病 患气泡病的蝌蚪由于肠内充满气泡,腹部鼓胀,随着气泡增大而失去自由游泳能力,并使身体失去平衡,腹部朝上,漂浮水面而死亡。气泡病主要是因饲养过程中池水不洁,有机质大量发酵产生气泡,并被蝌蚪吞食所致。可将发病蝌蚪捞捕到清水中暂养1—2d,更换池中旧水,禁食2d后投喂煮熟的米糠等饲料即可。也可在上午9:00时喂饱蝌蚪,以减少中午因饥饿而吞食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小气泡。;六、产品采收与加工;(二)产品的加工林蛙油的加工有鲜剥法和干剥法两种。鲜剥法干剥法剥出的林蛙油含水分较多,必须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干燥,3—5天后即可包装封藏。干燥过程中要防止冰冻。;(三)成品等级及贮藏林蛙油依色泽、大小等商品规格可分为四个等级,其标准如下。一等:油色金黄或黄白,块大而整齐,有光泽且透明,干净无皮、肌、卵等杂物,干而不潮者;二等:油呈淡黄色,皮、肌碎块等杂物不超过1%,无碎末,干而不潮者;三等:油色不纯白,碎块、粉粒、皮肉等杂物不超过5%,无碎末,干而不潮者;四等:保管不当而变为黑红色,皮、肉碎块等不超过10%,干而不潮者。林蛙油可用木制、铁制、纸制的容器包装,容器内衬油纸或白纸,装入蛙油后应加盖严封。

蛙油应在干燥阴凉环境中贮藏,夏季要防虫。在林蛙油加工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些次品油,质量低劣,可分为红油、黑油和冻油三种。;(四)真伪鉴别因林蛙油市场价格日益增高,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林蛙油的伪品。目前发现有用马铃薯块茎、甘薯块茎、鳕鱼精巢或大蟾蜍输卵管等制成的伪品。鉴别方法最简单的是水试法,即利用林蛙油吸水性强这一特点,以水浸后看其膨胀倍数为指标鉴别真伪。林蛙油常温下浸泡24h呈白色棉絮状,体积可增大15~20倍,40℃温水浸泡4h体积可膨大20倍以上。同时,还可结合形态、解剖特征等理、化性质进行综合鉴别。黑龙江林蛙输卵管在药用上与哈士蟆??极其相似,经理化鉴定与哈士蟆油亦基本相同,但颜色一般为土黄色或棕黄色,常温吸水后膨胀较哈士蟆油小,体积约增大15倍左右。在显微镜下检查,哈士蟆油经碘酒染色后,镜下呈金黄色,腺体细胞肥大,呈长椭圆形,排列整齐,细胞核椭圆形,腺体呈圆锥形,腺体内腔较宽。黑龙江林蛙输卵管,腺体细胞较短,呈方圆形,细胞核不明显,腺体较狭,约为哈士蟆油的3/4,腺体内腔宽度为哈士蟆油的1/2。 ;七.经济价值林蛙的经济价值主要是药用和肉用。雌林蛙输卵管干制品在中药学中称哈士蟆油,也叫田鸡油。

外观为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凸凹不平,表面呈黄白色,显脂肪样光泽。哈士蟆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较低(4%),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激素。中医学认为哈士蟆油有补虚、增精、解毒、退热、消肿、利水、润肝、益肝肾和健脾胃之功。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眩晕、体虚气弱、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精亏劳损、产后无乳等疾病。近年来,国外市场上哈士蟆油价格一直较高,现已达每公斤3000元以上。;科研价值——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型两栖类,依赖水域/潮湿环境生存,远距离迁徙能力弱,地理分布相对稳定。为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指示生物监测环境污染。营养价值——如林蛙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每100g鲜蛙肉含蛋白质近20g,脂肪不足1g,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肉食品。有多种必需AA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动物资源。。药用价值——利用两栖类入药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用两栖类有9种,《中国药用动物医药文献库》收录药用两栖类达30多种,如蟾酥、蛤士蟆油等传统中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医学认为哈士蟆油有补虚、增精、解毒、退热、消肿、利水、润肝、益肝肾和健脾胃之功。

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眩晕、体虚气弱、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精亏劳损、产后无乳等疾病。;社会价值——开发林区两栖类资源,扶持林蛙养殖业,对繁荣林区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再就业等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态效益——以林蛙为例,1只林蛙1年捕食害虫3万余只。专食林区害虫(如昆虫纲),又有“森林卫士”之称,对林区害虫防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经济效益——发展林蛙养殖业,加大其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力度,将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也是林业经济立体发展的出路之一。;;;;;;;此外,还有口服液、蛙卵油胶囊、全蛙粉胶囊、蛙卵粉片、蛙酒等;一、林蛙的品种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二)、养殖场基本建设1 产卵池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产卵池。按种蛙投放密度5对/m2。池梗高60-80cm。水深30-40cm。周围用塑料布拦起来,以防止种蛙外逃。2 孵化池 选择风向阳、不漏水、地势平坦的地段修孵化池。单池规格以4×6m为宜。进、排水口设在同一方向并安装铁丝网。按孵吃的蝌蚪密度5000只/m2计算面积。3 蝌蚪饲养池 单池规格以4×5?m为宜,水深30-40cm。池梗规格同孵化池。设对角线式进、出水口。

池底中间修一个“锅底坑”,深40-50cm,作为安全坑。饲养池总面积按蝌蚪放养密度1500只/m2计算。 ;六、产品采收与加工;(二)产品的加工林蛙油的加工有鲜剥法和干剥法两种。鲜剥法干剥法剥出的林蛙油含水分较多,必须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干燥,3—5天后即可包装封藏。干燥过程中要防止冰冻。;科研价值——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型两栖类,依赖水域/潮湿环境生存,远距离迁徙能力弱,地理分布相对稳定。为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指示生物监测环境污染。营养价值——如林蛙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每100g鲜蛙肉含蛋白质近20g,脂肪不足1g,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肉食品。有多种必需AA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动物资源。。药用价值——利用两栖类入药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用两栖类有9种,《中国药用动物医药文献库》收录药用两栖类达30多种,如蟾酥、蛤士蟆油等传统中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医学认为哈士蟆油有补虚、增精、解毒、退热、消肿、利水、润肝、益肝肾和健脾胃之功。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眩晕、体虚气弱、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精亏劳损、产后无乳等疾病。

;科研价值——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型两栖类,依赖水域/潮湿环境生存,远距离迁徙能力弱,地理分布相对稳定。为动物地理区划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指示生物监测环境污染。营养价值——如林蛙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每100g鲜蛙肉含蛋白质近20g,脂肪不足1g,是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肉食品。有多种必需AA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动物资源。。药用价值——利用两栖类入药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用两栖类有9种,《中国药用动物医药文献库》收录药用两栖类达30多种,如蟾酥、蛤士蟆油等传统中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医学认为哈士蟆油有补虚、增精、解毒、退热??消肿、利水、润肝、益肝肾和健脾胃之功。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眩晕、体虚气弱、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精亏劳损、产后无乳等疾病。;此外,还有口服液、蛙卵油胶囊、全蛙粉胶囊、蛙卵粉片、蛙酒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