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进入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路两边高矮不一的林草看不到尽头。在高飞的无人机镜头下,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长廊”向毛乌素沙地深处延展,仿佛一条横亘沙海的“生命线”。换个角度,映入眼帘的则是规划整齐的果园、菜地、苗圃、设施大棚等,那里是白芨滩正在致力打造的沙漠田园综合体。

时间倒回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白芨滩被沙漠步步紧逼,是毛乌素沙地里沙丘最密集高大的区域之一,沙漠距离黄河最近处只有5公里。

“只要刮一场大风,沙子就上了房,有时与低处的沙漠连成一片,村民能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回忆说,当时沙尘暴、干热风等严重危及百姓的生产生活。

为了生存、发展,人们决定挡住沙漠侵袭的脚步。1953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白芨滩防沙林场正式成立。过去几十年里,三代治沙人在这里艰苦创业、遏沙植绿,完成沙漠治理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沙漠南移西扩。

治沙,需要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白芨滩经过治沙造林的实践探索,从最初的扎草方格治沙,逐渐形成以草方格固沙技术为核心,多种先进适用技术相配合的“1+4”治沙造林“技术套餐”。

“我们针对宁夏春季少雨不适合种树,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实际情况,推广了雨季穴播造林、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育苗造林等多种方法,有效克服了风蚀沙埋、天旱少雨等不利因素影响。”王兴东说,由过去单一、被动的治理模式变成综合、主动的治理模式,治沙造林效率明显提升,实现了“治一片、绿一片、成一片”。

进入2000年以后,白芨滩以每年2万亩左右的速度治沙播绿,如今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0.6%以上。沙芦苇、沙冬青、柠条等311种植物在这里扎根,山鸡、野兔、狐狸等129种动物在这里落户。曾经一片荒芜的“生命禁区”,逐渐显现勃勃生机。

不仅如此,白芨滩治沙人还总结出一套既治沙又致富的“好法子”——在沙漠腹地和沙区边缘分别营造灌木林、乔灌混交林,形成两道生态屏障,在这两大防护体系保护下发展沙区特色林果、设施大棚和生态养殖,并整合资源、产业优势和治沙精神财富,发展生态旅游业。

“过去大家想的都是怎么让树在沙漠里活下来,从没想过有一天能靠沙漠富起来。”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职工哈淑梅过去20多年间亲眼见证了她不敢想的“奇迹”:种4棚沙漠蔬菜、6亩露地韭菜,经营5亩育苗基地,管护1000亩防护林,在养殖场托管3头奶牛领分红,每年收入超10万元。

哈淑梅夫妻俩都是林场职工,这些年他们一边治沙造林,一边沙里“淘金”,用攒的钱在灵武市先后买了两套房。白天开车进沙区上班,晚上再进城回家,开启了“城乡结合”的工作生活模式。

“沙区职工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生活也好起来,这是对他们过去几十年辛苦治沙的最好回报。”大泉管理站站长杨玉刚说,如今的白芨滩正在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 任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