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随县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县、第一版图大县、农业人口大县,始终坚持农业富民强县不动摇,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奋力打造香菇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随县香菇产业发展现状
随县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香菇产业跻身“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历经40多年发展,实现从提篮小卖到“买全国、卖世界”,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盟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食用菌)典型县建设名单”。
(一)随县香菇具有独特的文化品牌。随县是炎帝神农诞生地和农耕文明发源地。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在这里植五谷、尝百草,发现了灵芝,开创了华夏民族对菌类的开发利用史。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全国多地选点开展优良菌株驯化选育、人工点种研究,唯有随县三里岗取得成功,开创了中国香菇人工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新纪元。“随州香菇”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并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第12位、食用菌之首。成功举办3届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行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二)随县香菇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40年来,30余万随县香菇人,勇立改革潮头、引领时代潮流,蹚出一条从零星种植到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出口创汇,再到转型升级、三产融合的奋进之路,香菇产业产值和税收常年占到全县总额的1/3左右。随县香菇产业已成长为全国栽培规模最大、栽培技术最成熟、花菇品质最优质、菇农收益最稳定、产业链条最齐全的优势特色产业,28家香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香菇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出口备案企业,1万余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技术人员、55个遍布9省(市、区)的标准化生产基地,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4家工程技术中心、100余项技术专利,90余件注册商标、9件国际商标,让随县因香菇享誉全国。
(三)随县香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县是全国最大的香菇木耳加工基地和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香菇种植规模常年在2.5亿袋左右,省、市、县常年予以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大力推进香菇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促推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县在县城规划建设占地3000余亩的香菇产业示范园区,不断推动交易物流、科研示范、精深加工、机械制造、文旅观光等功能向园区聚集,锻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引擎。
二、随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全产业链虽具雏形,但整体仍处于中低端水平。
1.菌种生产方面。全县菌种生产企业高峰时300余家,现仍有30余家,但仅有1家一级菌种企业,其余都是三级种企业及以自繁自用名义存活的小作坊。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多是复壮选育而来,原创性较小,种源不明、种性不稳定。近年省级种子部门停止了菌种新品种认定,市场上行销的商品种(三级种)40余种,都是各行其是、自行命名,种源安全隐患较大。
2.香菇种植方面。传统种植方式劳神费力,随着第一代菇农老去,散户种植后继乏人。规模化设施化种植起步较晚,目前稍有规模的仅有30余家,全县日集中制棒能力仅有30万棒左右,单个基地10万棒以上的累计种植量不到3000万棒。传统种植方式一次性投资较低,但种植的比较效益下降,规模化设施化种植模式一次性投资较大,还没形成主流,导致当前整体种植规模萎缩,万和、澴潭、柳林等传统种植区只剩零星种植,三里岗、洪山、草店等地也从高峰时年种植3000万棒以上萎缩到1000余万棒。
3.香菇交易方面。全县仅有三里岗吉祥寺及殷店交易市场最高日交易量能达到50吨,其余草店、万和青苔、洪山温泉等交易量较少,都是“露水集”,基本都是“统货”交易后商贩再分拣,交易方式、分级定价机制较为粗放原始。没有专业的鲜香菇销售企业,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健全,多是种植大户直接卖到批发市场或外地商贩到农户或基地采购,鲜销占比不足2成。
4.香菇加工出口方面。全县现有香菇出口备案企业100余家,年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只有10余家,且多在5000万美元以下,年税收过千万元企业仅1家,企业研发、生产、营销能力分散。
(二)科技研发实力较弱。目前长久菌业、大海菌业、县食用菌协会等建设了各自的菌种实验室,裕国菇业建设了自己的实验室--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但没有政府层面的科研机构,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发和引进、市场转化由各企业自发自主开展,力量分散且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导致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目前,菌种以常规种为主,多糖、多肽、富硒、耐高温、耐低温、适合鲜销、适合观赏等特种菇培育少,仅有长久菌业有1款适应低温差的花菇品种,1款多糖香菇品种还处于试验阶段;其他菌类也仅有灵芝、羊肚菌、大球盖菇、红托竹荪等少量种植试验,全县菌种种源保藏条件较差,研发实力较弱,难以承担起以菌种研发促产业升级的重任。鲜香菇保鲜技术没有突破、冷藏物流网络不完善,一般只能保藏7天左右,所以多年来一直以大宗干香菇产品出口为主,薄利多销、以量取胜,企业做分销、做品牌的意愿较低。在香菇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深加工上,或者生产工艺不优、成本较高,或者营销投入不足、销售额低,除了香菇酱,其他产品还没能实现明显突破。
(三)出口驱动力减弱。随县香菇产业属于外向型产业,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华人华裔),受汇率、出口退税政策和出口奖励政策变化的影响极大。2012年国家取消农产品出口退税,随县香菇出口额断崖式下滑,农户端香菇收购价格跌到成本价以下。其后,经过各方努力争取,在工业品出口目录下单列塑料包装香菇罐头品类,香菇继续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至今。随着出口备案制的推行,出口主体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为争抢出口奖补政策,在海外打价格战,行业内卷问题突出。在“双循环”大背景下,汇率波动,出口奖补政策可能退坡甚至取消,当前这种大宗初加工产品出口、薄利多销的销售方式难以为继趋势明显。
(四)要素制约日益突出。香菇集中制棒和规模化种植,地块要求高,要在集中连片、地势相对平缓又通风向阳的区域,但这些地方大多有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避让不开又难以调规。集中制棒和规模化种植设备设施投入资金大,一次性投入需要数百万元,且香菇收购季节性强,收一季用一年,经营中现金流短缺问题突出。企业经营多靠一年期银行贷款,资金刚陆续使用出去,就要准备逐月回收以备还贷,这种短贷长用滚动发展方式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五)品牌效应没能彰显。市场主体较为分散,行业协会、商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虽然有“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的金字招牌,但交易、物流、行业标准制定等比较原始或滞后,导致随县在全国香菇行业的地位彰显不够。虽注册有“随州香菇”公用品牌,但因品牌所有权在随州市食用菌协会(成员以菌种企业和种植企业为主),而使用方主要为随州市食用菌出口企业商会成员单位,权责利不对等,推广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一批随县香菇人追逐政策利好,向全国各地发展,但缺乏发展“香菇总部经济”的胸怀和眼光,对模式输出、技术输出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行业引领力上用力不够。
三、对策建议
近年来,国内香菇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西峡、古田、庆元、卢氏、平泉等传统主产区逐步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贵州、十堰等地新兴产区依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异军突起,随县香菇面临优势不断缩小的严峻挑战。要抢抓乡村振兴、强县工程等重要战略机遇,全力推进随县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随州香菇”国家级品牌,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明确随县香菇产业目标定位。通过3-5年的努力,将随县建成全国品质最优的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规模最大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影响最广的香菇加工集散地、品牌最响的香菇出口示范基地和门类最全的香菇机械制造基地,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过500亿元,擦亮“中国香菇人工规模化种植起源地”“中国香菇第一县”两大金字招牌。
(二)加快制定全县香菇产业发展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准确把握随县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按照省、市相关规划,明确产业规划布局,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蓝图。实施“5115”工程,重点扶持培育5家一级种、二级种菌种企业,突出10个香菇主产镇,重点打造10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培育5家左右的香菇产业龙头企业,构建完善以县城香菇产业示范园为龙头、随北随南两大香菇产业带为两翼的“一芯两带”集中连片发展格局。发挥好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服务、监督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做优做强市场主体,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冲刺上市,提升产业聚集度。加快制定香菇产业的一系列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行业影响力和定价权。
(三)奋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加大市“香菇十条”、县“若干措施”政策落地,继续落实和完善支持香菇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金融财税、出口服务等政策措施,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加大香菇产业示范园项目谋划和招引建设力度,重点引进、培育和发展一批对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具有引领性作用的项目,形成对产业升级的强劲拉动力。推进香菇智慧交易城建设运营,加快检验检测、报关服务、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推进香菇(生产、加工)标准上省级、国际级层面,掌握行业话语权,建设“中国随州香菇产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香菇交易中心和加工集散地。引导主产镇发展“小众个性化”食用菌品类种植,引导建立“基地+企业+商超”的销售网络,引导以香菇为主体的食用菌加工、销售企业差异化竞争、个性化发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四)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科技引领,创新运营管理,建设产学研体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香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推进“政校企”深度融合,借助外脑提升科研实力,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力度,探索基础研究的服务外包,在应用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共同研发、购买服务、成果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对高端科研资源的攀援嫁接。整合提升全县香菇产业现有科研资源和力量、水平,鼓励各类食用菌企业,在菌种研发和示范推广、食用药用菌产品研发、机械研发制造、标准和专利、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广泛开展企业与政府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股份制科研合作,实现共创共享,建成有效管用的食用菌产业科技研发、技术转让、市场转化的公共平台。加大对重大公益类科研项目的统筹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科研成果以适当形式交由企业共享,破除县内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藩篱和壁垒,提升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效率和效益。
(五)大力提升人才支撑作用。加强香菇种植、加工、科研、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特别是专业服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激发人才积极性,以人才支撑产业升级。以随州香菇学院为基础,将香菇从业人员培训纳入“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带头人”等培训工程。加快满足规模化设施化种植及产业专业化分工对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新需求。统筹谋划随县香菇产业模式输出、人才输出、技术输出,探索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资金、技术、原材料、消费市场等资源,充分彰显随县香菇产业优势和行业引领作用,打造随县香菇“买全国、卖世界”的升级版,发展“香菇总部经济”。
(六)聚力提升“随州香菇”品牌效益。完善品牌创建奖补机制,以“中国随州香菇产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为依托,着力搭建香菇品牌宣传、展示、交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品牌营销活动,找准“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身品牌的结合点,实现“双品牌”相辅相成、熠熠生辉。建议由科经商务部门牵头,在香菇智慧交易城设立随县食用菌出口报关服务公司,打造“随县大花菇”公共品牌,以此为平台凝聚中小出口企业集群化发展,避免内卷化恶性竞争;针对海运费暴涨、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等新情况,及时研究出台引导、扶持企业出口的政策措施,稳住出口基本盘。
(七)全力彰显“随州香菇”文化价值。深度挖掘香菇文化内涵,探寻中华农耕文明滥觞,炎帝神农“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坚韧包容的团结精神、天下为公的梦想精神”,杨新美躬耕随县、薪火相传的感人故事和新随县人“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奋进征程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讲好“随州香菇”文化故事,打造特色鲜明的香菇文化体系,提升随州香菇美誉度。扩大“随州香菇”吉祥物标识应用场景,建好香菇文化博览馆,建设一批香菇主题标志性建筑物。办好香菇博览会,力争提升为省级主办、市级承办,提高“随州香菇”品牌渗透力。做优“香菇+”大文章,推进香菇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推进香菇产业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再立新功。
(八)强力破解产业转型升级要素制约。建立健全香菇产业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香菇主产镇政府要抓住用地规划修编的政策窗口期,科学谋划储备发展用地。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可借鉴潜江破解“虾稻连作”基本农田政策瓶颈的经验,加强政策研究和对上汇报争取,破解香菇规模化种植的用地制约。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可借鉴卢氏县香菇企业固定资产“收购+返租”的资本运营模式,引导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等金融资本投向香菇产业。壮大“香菇贷”担保金规模,进一步放大银行授信额度,满足更多香菇企业资金需求。依托香菇智慧交易城项目,完善香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和政策性贷款,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随县香菇产业转型升级。(随县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