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冬瓜—老北京传统口味蔬菜品种
1984年经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原以丰台、海淀和朝阳区二环至三环路之间种植较多。其风味要明显比其他品种浓,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比其他品种高。每年6月和8—10月采收的产品品质最佳。耐贮运,在避光恒温的地窖中能存放2个月。柿饼冬瓜烹饪方式多样,特别是羊肉熬冬瓜更是市民喜食的佳肴和滋补药膳,羊肉“瓤冬瓜”也非常有老北京饮食特色。目前,在昌平乡居楼农庄、顺义区三分地农场等园区有种植。
品种特性
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中早熟,第1瓜着生于第8—10节。瓜扁圆形似柿饼,故名“柿饼冬瓜”。分为大型果和小型果两种品种类型,大型果品种单瓜重5—7公斤,小型果单瓜重1.5—2公斤,目前,市民欢迎小型品种,也方便购买和搬运。瓜皮绿色,老瓜成熟时表面长满白粉,瓜肉白色,品质好,中熟,不耐寒,耐热性好,抗病性中等。适宜在春、夏、秋季露地栽培和四季保护地种植。适宜在疏松、肥沃的透水、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棚室或地块种植。一般亩产量3000—4000公斤。
栽培技术
要达到生长期间不落花、不落瓜、瓜型漂亮,无裂瓜、无畸形瓜;品质好,汁多味美,风味浓郁的目地要做好以下方面的管理。
(一)种植季节
柿饼冬瓜喜温、耐热,为获得优质、丰产,应选择冬瓜座果和果实发育的最适宜气候季节栽培。气候条件对冬瓜座果率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茬口安排时要特别注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有利于座果;空气干燥,气温低和阴雨天,不利于冬瓜果实的坐果和果实发育,尽量避免使冬瓜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开花结果。根据几年的种植经验,北京地区春大棚的育苗期在2月中旬,育苗期为40天左右,定植期在3月下旬,5月下旬至7月初采收; 春露地3月下旬育苗,4月底至5月初定植,7月采收;秋露地5月下旬育苗,6月下旬定植,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
(二)培育无病壮苗
1、容器和基质的准备:采用8*10厘米育苗钵或32穴或50穴的穴盘育苗,营养钵采用营养土,应使用近年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肥沃园田土50%,以沙质土最好,加草炭营养土50%,每立方米加生物有机肥30公斤,穴盘基质采用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1:1:1的比例配制。充分混合后装入营养钵或穴盘中,育苗容器的准备和装基质在播种前3—4天进行。装好后,要将营养钵或穴盘浇透水,放入温室中备用。
2、浸种催芽:每亩需冬瓜种子150—250克,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加快种子发芽,冬瓜要选用种皮表面洁白、有光泽的新种子,发芽力高。冬瓜种子的种皮较厚,妨碍种子的吸水和氧气透过,因此它的种子发芽比一般种子困难得多,其浸种催芽的方法是:先将精选后的种子用55—56℃的热水浸泡,用木棍或竹竿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0℃左右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12—1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然后用沙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25—28℃恒温条件下催芽,经过3—4天,种子芽长2—3毫米时便可播种。保护地吊蔓种植方式每亩需2500株苗,露地搭架种植方式每亩需3500株育苗。
3、播种:早春季节北京地区气温比较低,应做好保温防寒,可采取铺设电热线来提高地温,并用温控仪来控制适宜的温度,保持棚内10厘米地温度在20℃左右。播种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用木棍或手指在营养钵或穴盘中间按出深度为1—2厘米的小穴,挑选已经发芽的冬瓜种子,每个钵中平放一粒种子,种芽稍稍倾斜向下最好,然后覆盖穴盘覆盖蛭石1.5厘米厚,营养钵可覆盖无病虫源的细沙土1—1.5厘米厚,再浇洒适量的水就可以了。待60%幼芽拱土时再覆细沙土一次,厚度0.2厘米,防止幼苗“戴帽”(种壳)出土。
4、苗期管理:
(1)调节温度。采取“一高两低”的温度管理方法。第一次高是出苗之前高,白天棚内温度在30℃—32℃,夜间棚内温度在16℃—20℃左右,地温18—22℃。夜间温室外要加盖草帘,一般6—7天出苗。第一次低是在出苗后,出苗以后要及时降温,以防幼苗徒长,白天适宜温度为25—28℃,夜间15—18℃。第二低是定植前5—7天要低温“炼苗”以增加幼苗对定植后的耐低温能力,促进缓苗。白天20℃左右,夜间10—12℃。出苗后,白天可以适当通风幼苗徒长,避免形成高脚苗。
(2)调节光照。通过控制草帘早晚开启时间,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适时浇水。播种后至出苗前,不需浇水;出苗后要控制浇水,以防沤种烂根;幼苗生长期间,及时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只须保持营养土潮湿即可。
5、壮苗标准:幼苗蹲实健壮,株高13—15厘米、叶片深绿色肥厚,茎粗0.6厘米、下胚轴长5—6厘米,春季幼苗4叶1心,秋季幼苗3叶1心;子叶健壮不脱落,根系发达呈白色,无病虫害。
(三)田园清洁与消毒
1、田园清洁。前茬拉秧后及时将残株、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运到远离棚室或地块地点进行高温消毒或臭氧处理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将棚室外和地块四周的杂草也要清理干净,减少病虫害传染源。
2、棚室消毒。每亩地用硫磺粉2—3公斤,拌上适量锯末后分堆暗火点燃,棚室密闭熏蒸一昼夜,可将应用的农具同时放入棚内熏蒸消毒。
(四)整地施肥
定植前应提前10天进行施肥、整地和做畦等操作。
1、施入底肥
应施用充分腐熟、细碎的优质有机肥,每亩施用5000公斤。若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不仅不能及时供给作物养分,而且造成沤根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发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所以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若有机肥源不足可施用生物有机肥,每亩用量3000公斤,以内蒙苏尼特右旗所产“草原乐羊”牌以羊粪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肥效最好。基肥总量大多数在耕地前铺施,留500公斤生物有机肥在做畦时沟施。
2、生物菌肥
每亩施用“平安福”微生物固体菌肥20公斤,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缓解重茬障碍,促进生长、提高品质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定植挖穴时施入然后再栽苗。
3、深耕细整土地
整地质量是作物生长好坏的先决条件,底肥铺施均匀后,用深耕机械进行翻耕,要耕深30厘米以上,棚室四边和水管旁机械耕不到的地方应人工翻耕,保证不留死角和硬坎。耕耘是翻地后进行的,将翻地形成的坷垃耘碎,对高低不平的地块,做畦前必须整平,达到疏松、细碎、平整的标准。
4、做畦
土壤耕翻平整后, 按1.4—1.5米的间距宽做成小高畦或瓦垄高畦,畦面宽70—80厘米,畦沟宽70厘米,畦面高出地面15—20厘米,早春季节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
5、定植时机
早春季节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棚内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通过12℃以上即可定植。定植应选在“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进行,夏秋季节选在晴天的下午进行。
6、定植密度
每畦种植2行,采取大小行种植方式,大行1米,小行40—50厘米,平均行距70—75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500—2800株。露地也可采取稀植多留瓜栽培方式,按1米间距做成高畦或平畦,株距45—5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1300—1500株,每株留3—4个瓜。
7、定植方法
尽量选茎杆粗壮,叶色浓绿、大小一致的壮苗定植。若苗子有大小差距时,营养钵育苗方式的在定植前3天应将幼苗按照大、小苗来分级,分开运苗;穴盘育苗应在摆苗时大小苗分畦摆放和栽植。栽植时将营养钵去掉,先按照计划株行距开定植穴(早春覆盖地膜要十字形划破地膜),栽苗后封穴,压严地膜破口处。栽植不要过深,以土坨与畦面相平为宜。及时浇足定植水。 但早春季节地温低时采取先少量浇水的方式,应在温室内放置水缸、塑料桶等容器,提前3—5天存水,待水温升高后在浇,用水壶或水瓢每株点500毫升左右的水缓苗,过5—7天再浇透水;其余季节定植一定要浇透定植水。
(五)定植后管理
春茬保护地种植3月中下旬气温较低,定植后首先以保温为主促缓苗,前一两天要关严大棚风口,提高棚内温度,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8—30℃为宜,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再适当放风。5天左右就可以缓苗了,早晨看到叶片吐水说明根系已经下扎。这时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以不松动幼苗根部为原则,同时将地表的小草除掉,并用松软的土将地上的裂缝盖上,这样可以起到保墒的作用,这时有些幼苗的下部还长出分叉,松土的时候要将这些小叉去掉,只留主干,这样可以减少营养消耗。
(六)搭架或吊蔓
保护地种植采取吊蔓方式来固定植株,露地种植采取竹竿搭架方式。
1、搭架与绑蔓
露地种植用三根竹竿搭成三角形架或人字形架,在中耕后3—4天就要搭架,取两米长左右的竹竿,均匀插在苗的附近,必须插入18厘米以上保证支架牢固,支架顶部用横竹竿连贯固定。定植后20—25天,当冬瓜蔓长至15片左右真叶时,就要及时将瓜蔓引上架。用马兰绑蔓,注意不要绑的过紧。以后植株每间隔20—30厘米就要绑蔓1次。
2、吊蔓
适合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在定植行上面拉2条8号铅丝或直径1.5厘米粗的绳子。当植株长至30厘米左右时进行吊蔓。首先要对植株进行整理,去除侧枝、卷须以及雄花和雌花。用结实的塑料绳松系在瓜秧的中下部,另一端系在上面的铁丝上,瓜秧就会沿着塑料绳向上生长。
3、植株整理
瓜苗进入抽蔓期,茎蔓生长加速,这期间植株生长特点是叶面积扩大,分化出新生叶片和侧蔓,有的开始显现花蕾,生长逐渐旺盛,需要适当浇一些小水,但不要过大,以免形成植株徒长和因积水造成植株根系缺氧。以后随时去掉所有的侧枝和卷须,只留一个主干,目的是集中营养供应幼瓜。
(七)开花结果期管理
进入开花期植株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容易长秧。为避免形成秧旺瓜小的结果,在开花座果期应控制浇水和追肥。
1、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这阶段如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光合作用效率低,子房容易黄萎脱落,要求每天有12—14小时的光照,白天棚内适宜温度在25—30℃,夜间15—20℃;就可以满足子房迅速增大的需要,
2、人工辅助授粉
冬瓜是属于异花授粉作物,冬瓜的雌花和雄花有明显的区别,雌花下面有子房,形状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扁圆形,座果后子房发育成冬瓜。而雄花下面没有子房,不能发育成冬瓜。一般一棵苗上只留2—3个雌花蕾,多余的花蕾全部去掉。当雌花开放时,由于棚内昆虫少,不易授粉而导致化瓜。必须人工辅助授粉,以提过座果率。每天上午9—10时,将采集的刚刚开放的雄花放在雌花的柱头上轻轻点几下,或直接将雄花罩在雌花上,要注意授粉均匀。当瓜秧上第一个瓜低头向下后,进入果实发育中期,坐果完成。
3、选瓜和定瓜
每株选留2—3个果型周正、生长势强,果柄和幼瓜壮实,发育最快的幼瓜,及早去除畸形和长势弱的幼瓜。在下面瓜果增大的同时,上面的瓜秧还在往上生长,同时长出新的花蕾,这时要和前面一样,留一至两个备用果,将其他新长出的侧支、卷须、多余的花果全部去掉,这样就完成了每颗瓜秧的最后定果了。
4、田间管理
这阶段不需浇水追肥,以防瓜秧过快生长,日常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松土,减少营养的消耗。
(八)果实膨大期管理
1、肥水管理
幼瓜坐住后迅速增大、增重,茎叶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这阶段需要水份最多,氮肥、钾肥需求量增加,除了随时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日照时间外,还要及时浇水施肥。冬瓜座果后10—15天,是施肥的重要时机;应选用以有机原料生产的液体肥,并且氮磷钾养分含量的配比要合理,经试验以台湾生产的农保赞有机液肥和北京雷力海洋生物公司生产的“海德丰”海藻精可溶性粉剂有机肥效果好。农保赞是以贝壳、海鸟粪、豆泊为原料经发酵制成,膨果前期追施1次1号配方肥(N-P-K为9-6-9),每亩每次施1.5—2.0 升;也可追施“海德丰”海藻精有机肥每亩每次400克。并且水溶性好可以随滴灌施用,也可随浇水冲施。生长期间随滴灌施入或灌根施入平安福生物菌肥的液体肥3—4次,每次0.5 升左右。 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长势以及土壤墒情来浇水,一般5—7天浇水一次。果实发育后期即座果20天以后,若植株叶蔓生长正常,一般不用再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这期间充足的水肥配合,可以让果实迅速膨大,达到品质好,产量高的目的。
2、打顶主蔓打顶
达到预定的留果数量后,将主蔓打顶,这样瓜秧就停止向上生长了,所有的营养都用来支持瓜果的生长了,最上面果实应保留8—12片叶,使植株保持有效功能叶片数30片左右。
3、其他管理
要定期除草,去掉瓜秧上的侧枝和卷须,摘除下部老叶和黄叶。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日照,使植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采收 分为采收幼瓜和老瓜两种
1、采收幼瓜
用于做瓤冬瓜菜用,当幼瓜坐住18—20天,果肉长到2厘米左右厚,瓜皮能掐动时即可采收。
2、采收老瓜
从开花至完全成熟需23—30天。当瓜的肉质进一步加厚充实,外皮逐渐变硬,挂满白霜就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就可以采收成熟冬瓜了,采收前一周要停止浇水,这样冬瓜更耐储藏,可在地窖储藏2—3个月。采收时必须连着8—10厘米长果柄一起采下,有利于延长贮藏期。
病虫害防治
柿饼冬瓜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红蜘蛛、白粉虱和蚜虫等病虫危害。病虫害发生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杜绝使用中、高毒性农药和盲目用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1、白粉病
有机食品生产选用生物农药1.5%大黄素甲醚500倍液喷雾防治,7天1次,连喷3次。绿色食品生产选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2、灰霉病和菌核病
防治的关键是夏季高温季节做好土壤的高温消毒;前茬作物拉秧后要及时清除棚内植株残体,运到指定地点进行高温堆肥或臭氧处理;地面铺设地膜,切断病源传播。在发病初期用0.5%大黄素甲醚水剂300—500倍液或1%小檗碱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红蜘蛛
危害症状,细小的红蜘蛛将叶子背面吃出很多斑点,使叶色发黄,严重时可使部分叶子枯死,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影响冬瓜的后期生长,防治措施是:摘除虫多老叶,带出棚外或地块外消毁,采用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4、白粉虱、蚜虫等害虫
温室、大棚的风口和门口安装50目防虫网阻隔成虫进入棚内;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悬挂黄板诱杀成虫,每隔8—10米挂1张,悬挂高度以高出作物生长点0.05米为宜;发生为害时选用1.5%天然除虫菊素(清源保)水剂500倍液,0.5%藜芦碱水剂600倍液或99%矿物油乳油200倍液喷雾防治。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