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部艺术作品彻底改变了我对生死的态度。
它们分别是《与神同行》原著漫画,皮克斯动画作品《寻梦环游记》,以及今村昌平导演1983年的金棕榈之作《楢山节考》。
三部作品角度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挑战了“人死如灯灭”的传统观念。
相信很多人改变对死亡的态度,大都是从《入殓师》开始的。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尸体重新焕发生机,给Ta活人般的妆容。
这部电影被列在“有生之年必看电影榜单”前十位,2008年一经上映便横扫了亚洲所有电影节,也使日本第四次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荣誉。
岁末年初,人心浮躁。
跳槽、十三薪、出国游、火车票、别人家的年会等字眼频频挑逗着白领们的小心脏,本来年初定下的五万储蓄目标还差七万就完成,这下更坐不住了,一时间成了全世界最悲催的人。
于是碗哥想从“专业精神”的角度解读一下《入殓师》,或许会有帮助。
男主小林大悟原本是一名大提琴师,后来他所在的乐团因为不景气而解散了。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人口密度,壮年人失业后,如果不尽快找到续命工作,人很容易颓废,最终结果只能是死亡。因此,小林大悟必须重新找一份工作。
偶然间,他看见一句广告:“帮助他人踏上安稳的旅程”,不限年龄、性别,薪水高、工时短,小林就去应聘了。
结果发现工作内容并不是导游,而是为死人扎衣化妆的入殓师。
日本人口死亡率高,诞生了入殓行业。
入殓师这份工作,无论是谁都会本能地拒绝。
在中国老百姓眼中,丧葬行业等于赚死人的钱,阴阳两隔难免有晦气。因此在公共场合,即便是烟鬼,也不敢轻易接丧葬从业者递过来的烟。
《入殓师》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从抵制一份工作到全身心投入,最后做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第一次入殓反胃呕吐,到片尾处井井有条地给逝者擦拭身体、扎衣服、化妆,小林工作的过程,也是自我讲和的过程。
提琴师登大雅之堂,入殓工唯恐避之不及。
两份性质完全不同的工作,小林都做出了一种美感,都赋予了工作足够的仪式感。
他的专业精神,正是我们这批年轻人缺失的。
关于专注工作的主题电影,日本雄踞世界之巅。
《编舟记》《0.5毫米》等不止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大和民族的匠人精神。
在他们价值观中,无论你是房地产商还是餐厅侍者,只要全身心投入、用志不分,把精力100%集中到工作上,100%无愧于心,那这份工作对于他而言就能带来无上的尊严,他们的工作成果也会彰显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
这与我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如今的中国,财富是评判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如果不是富贾大官,什么工作都不值得崇拜。
年底几次聚会,大家总喜欢用低贱的符号自称,比如广告狗、西衣欧、攻城狮、原画民工等等,碗哥自然也成了搬砖公号狗。也许谦虚自嘲在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骼里烙印太深,大多数人对工作缺少基本的尊重。
也是在这种自尊缺失的心境下,尤其是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面子,不能引起别人的尊敬。我们工作渐渐与工资划上了等号,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起床,最开心的当然是发薪日,上班时间划水现象严重,吃吃喝喝嘻嘻哈哈,有如小猫钓鱼,随便一个风吹草动都能分散他的注意力,项目不堆到deadline绝不着手做。
曾经与一个创业者聊过,为什么你宽容地把工作时间定为6小时,却对上班时间偷懒零容忍呢?这哥们给的回复言简意赅,上班时间划水代表着不敬业,不敬业的人注定不自尊。
老师曾教导我们,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做任何事情,凡专精一艺,必有动人之处。
碗哥之前也是一瓶不满半瓶晃的少年,抱着装逼的心态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都不精通,不少行动全凭兴趣驱动,而兴趣往往三分钟热度,久而久之,荒废了太多时间。
时过境迁,成长给了碗哥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身边的人就会尊敬你。不仅是因为事情做得严丝合缝,更是因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通神的力量。
企业管理上有个“核心价值”的概念。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简而言之,就是让别人干瞪眼却永远学不来的能力,即使CEO将公司致富经公布于众,也很难被复制。
这个概念放在职场人身上,道理一样。
如果你有核心竞争力,那永远不必担心被取代。
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大件如汽车、药材,小件如音响、手机,我们都做不过日本了。工业化表面上增加了工作效率,然而实际上截断了人在生产时投注的情感。
《入殓师》中,小林前后面对完全不同的两种物件,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到,只要全情地投入其中,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也能够焕发出一种平常没有过的那种近乎美的状态,能感觉到他的安详、宁静。
也许,超越了自我,就不再是一个凡人。
超越自我的方法早在高中课文《庄子》中就揭晓了答案。
解剖牛皮本来是一个低级的工种,但“合于桑林之舞,收刀而立”的状态却达到了艺术境界,用白话文形容庖丁的心情——
三年之后,我解剖的牛多了,眼睛看到的也不再是一头牛了,而是牛身上的筋骨结构。从此以后,我解剖牛,便心神意会,不再需要眼睛了。普通的刀一年就坏,我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
再来说NBA巨星科比。
喜欢篮球的朋友都知道,手感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科比一人带领全队打入季后赛,单场拿下81分全凭火热的手感。
有人问他如何保持手感的,下面这张图解答一切——
这是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湖人队球场。
现在这个年代,太缺少“无他,唯手熟尔”的故事了。
如今,人们只在意暴富后的数字,却难以忍受逐利漫长的过程。而对于大多数没有暴富命运的人而言,房贷、教育投资压得抬不起头,工作变成了一件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做的事情。它仅仅是一种赚钱手段,发薪后剁手花掉它,只享受拆包那一瞬间的快感,过一段时间又陷入到痛苦、无聊、烦闷之中......人们不再像庖丁、科比那样,从工作中体会到尊严,也很难从劳作中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工作占我们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每一天每一秒的快乐才是生命最终要追寻的事物,而当我们真有了庖丁解牛般的境界,财富自然而然就来了。
总之,慢慢来,比较快。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锐影Vanguard编辑 |碗
✪▽✪欢迎转载,但一定要注明来源和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