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实习生 陈秋月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引发各界关注。事实上,已有多个省市积极推动退休人员返乡建设,包括浙江、湖南、山东等。
“我渴望培育出一个像样的品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种子被农民认可,我就觉得值。”甘肃省民勤县的退休人员陶永红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乡下承包近70亩地专门培育瓜种,继续干起了育种事业。
退休后回到故乡
承包农田培育优良瓜种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西北部,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发展现代农业是这片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出生于1962年的陶永红,一直为民勤县的农业发展播撒希望。1986年,陶永红以优异的成绩从兰州农校毕业,被分配到甘肃农业大学工作。10年后,他为了家乡的农业发展,谢绝了学校领导专家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到了故乡民勤,挑起了农技推广事业的重担。
当地媒体报道称,陶永红先后育成甜瓜新品种“银峰1号”“银峰2号”和黑籽瓜“黑丰一号”,其中,“黑丰一号”因其具有适应性强、品质佳、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成为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主栽品种,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凸显出了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推广前景,年播种面积30万亩以上,为农户新增效益1.6亿元以上。
2022年10月,陶永红退休了,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选择从城市回到农村,继续培育优良瓜种。
“我不太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从在农业大学教书开始,基本就是待在瓜田地,一干就是40多年,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去瓜田地?”陶永红的儿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有两个女儿,平时夫妻俩工作忙,本希望父亲退休后能帮自己带两个女儿,家中九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也需要照顾,但父亲坚持要到乡下培育瓜种。对于退休后的计划,父子俩产生了一点分歧,最终儿子拗不过父亲的执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活担在了母亲的肩上。
2023年4月,陶永红在距离县城30公里的东坝镇,承包了当地农民近70亩农田培育瓜种。农忙时,他一周有6天都待在试验田,住在车上,吃则到附近饭店解决,家里人空闲时偶尔还会给他送饭。
由于当地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很多活陶永红想找人做,却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手,因此不得不自己上阵做事。每天早上5时,天刚一亮他就到地里夹花,忙到晚上10时左右才能休息。“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做这个事?我总说我苦还没受够。”陶永红笑着说,“吃不了苦不搞农业,耐不住性子不搞育种。”
谈及未来,陶永红坦言,他要干到自己不愿干为止,或到哪一天发现自己承受不了这份苦,就会回县城过养老的生活,“我心里还有希望,渴望培育出一个像样的品种,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种子能被农民认可,我就觉得值。”
回老家祖宅养身体
顺便种一亩药材庄稼地
“我正在地里帮别人锄草。”接到极目新闻记者的电话时,张清元(化名)放下手中的锄头,在田地中随处找了一块地方坐下说,“村里像我这样的劳动力很少了。哪家农忙需要帮忙,我就搭把手,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和陶永红一样,张清元也于2022年年底退休,退休前曾在湖北恩施某机关单位任职,一家人都在城市生活。退休后,他带着妻子回到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的老家,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农村生活。张清元的老家,地处海拔1800米的高寒地区,山路盘旋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因工作需要,张清元及妻子的户口早早地从农村转到城市,好在村里有父辈留下的一处老宅,张清元得以继承。退休前,张清元请工人将老宅简单修缮了一番。退休回到老家后,他自然而然地过上了农耕生活。“我和老伴都是农民出身,不想让老家的土地荒芜。”张清元说,他在一亩地里种了庄稼和药材,还采用了白附子、贝母和玉米套作的种植模式。
张清元介绍,这一种植模式是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的创新。当地人均耕地少、土地产出效益低,经济作物以烟叶这种单一品种为主,一亩地最多只能收入五千元,粮食与药材、粮食与烟叶争地是当地发展的矛盾。当地的地形及气候特征适合白附子、贝母等中药材的生长,因此他便想出粮食与药材、药材与药材之间套作的种植模式。
张清元进一步解释,这一模式就是贝母与白附子在同一块地里套种。贝母每年正月开始生长,到夏至前生长周期完成。而贝母丰收以后,正好是玉米苗可以移栽的时期,将玉米苗移栽到原本种植贝母的土地上,随着玉米的生长,又可起到对白附子遮阴的作用。
“一亩地可以收获1000斤贝母、2000斤白附子、800斤至1000斤玉米,按照市场价格,一亩地完全能实现2万元的收入。”张清元说,自己的这一种植模式还处于试验阶段,从大半年的生长形势来判断,目前是可行的。
对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张清元和妻子都乐在其中,他们享受与土地对话,有耕耘就有收获的感觉,也很享受照耀在土地上的阳光。“即使我回来无法推动家乡的发展,但只要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养好身体,对家庭、社会及国家就是一种贡献。”张清元说。
在张清元看来,乡村振兴目前最大的发展困难是缺人才,退休干部、老师、医生、技术人员等既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技术和人脉资源,很大一部分人还有建设家乡的情怀,国家在鼓励他们退休回乡的同时,相关政策也需要配套支持。例如他们对农村的老宅可以进行修缮居住,但有的退休人员在老家可能并没有老宅,且法律规定宅基地不能买卖,这些退休人员的居住问题也要进一步探讨研究,“毕竟安居才能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