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交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中国渔业政务网等媒体上,就产卵场修复、栖息地修复、增殖放流、生态净水、鱼道构建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开展宣传。宣传暂定12期,每期介绍一种技术。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留言提出宝贵意见,也欢迎推介应用前景广阔的各类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技术概要
(一)工作背景。由于鱼类繁殖习性的差异,导致影响其资源衰退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需针对鱼类产卵繁殖特点制定特定的资源养护技术。由于挖砂、护岸整治、水文调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内陆自然水域产草粘性或沉粘性卵鱼类产卵场面积急剧减少,因此需要通过人工鱼巢构建技术为其产卵繁殖提供保障。
(二)技术原理。利用鱼类在浅水洲滩产卵粘附于水草等软介质、砂卵石等硬介质,并依附在介质上庇护生长的繁殖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在天然水域设置各种类型的人工鱼巢,供鱼类产卵繁殖、仔稚鱼庇护生长。
(三)技术方法。人工鱼巢构建技术的关键在于鱼巢材料、实施水域和实施时间的选择,以及实施期间的管理与维护。人工鱼巢包括软介质人工鱼巢、硬介质人工鱼巢以及复合型人工鱼巢。产草粘性卵鱼类的人工鱼巢宜采用金鱼藻、棕片、芦苇、芦苇、蕨草、竹叶等柔软基质材料建造,产沉粘性卵鱼类的人工鱼巢宜采用杉木皮、木条、卵石等硬基质材料建造。
(四)适用范围。可应用于内陆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特别是原本有产卵场分布、现底质遭受破坏的水域。一般选择在缓流或静水区域实施,避开主航道和人类活动频繁的水域。
(五)工作成效。2015年以来,湖南20多个市县开展人工鱼巢增殖,共增殖鱼卵100多亿粒、鱼苗90多亿尾,投入产出比达到1∶10以上。2014年-2016年,广东省在西江和东江部分江段开展了人工鱼巢示范推广,共投放11万平方米,据估算,可实现年增殖鱼苗2亿尾~3亿尾。目前,人工鱼巢已推广应用至长江、黄河、珠江等我国各大流域。
(六)应用前景。该技术以其能修复鱼类产卵场、增殖孵幼种类多、没有潜在种质污染、水生态修复效果好、增殖效益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七)相关建议。(1)开展硬介质、复合型等其他类型人工鱼巢增殖修复技术研究;(2)将人工鱼巢构建作为渔业水域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政府引导扶持推广;(3)将人工鱼巢作为涉水工程渔业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予以实施。
人工鱼巢定义
人工鱼巢种类
人工鱼巢的构建
人工鱼巢效果评估
湖南人工鱼巢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