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里老鼠多,可这件事情老板却很少过问。工人告诉记者,就算跟老板说了,老板也不会管的。

记者:如果你要是向他汇报,他会怎么回答你啊?

员工:那肯定说,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想办法解决。

记者:那他会不会烦啊?

办公室主任张家莉:应该会。

记者:那他会怎么说?

办公室主任张家莉:那他会说,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自己去解决。

出了问题老板不管,问多了还烦。那他们的老板都做什么呢?

这里是北京大学,这个人就是种鸡场的老板焦炳来,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每个月都要抽出一周时间,从桂林来北京听课。但他学的可不是企业管理,他学的是跟养鸡扯不上的哲学。而且已经坚持了7年。

就算不去北京上课,在广西,焦炳来也不怎么管养鸡的事。他要么就是抱着一本书,一看就是一整天;偶尔去趟养殖户那里,他也跟郊游一样。

谁能想到,这个不懂养鸡技术,就喜欢躲在书房看闲书的焦炳来,鸡养的在桂林市数一数二,一年供应到全国市场上的三黄鸡超过1500万只。同行都对他十分佩服。

养殖企业副总:能走到今天,创造了奇迹了。所以说你们去调查一下,播出后,大家都学习一下吧。

在桂林,焦炳来被称为“草根创业的奇迹”。他的成功,是很多人的难解之谜。甚至雁山区的副区长告诉记者,自己一直暗地里关注着他。

雁山区副区长赵塞经:我研究他比较多,可能他自己不知道。

桂林的媒体也对他颇为关注,《桂林日报》社的副总编辑还曾经借机专门到他的书房探秘。

《桂林日报》副总编辑:就觉得一个普通的养殖大户,怎么会去北京学国学、学哲学。

很多人之所以这么好奇,是因为1998年焦炳来在开始养鸡的时候,穷得兜里连100块钱都没有。

焦炳来:就孩子生病了,也没钱一百块钱用完了,打了一针30多,还剩60多块钱没钱。然后就买米的钱没了,就这样觉得挺没用的自己。

就是这个曾经觉得自己无能的焦炳来,到底做了什么,是怎样从一个兜里100块钱都凑不够的人,成为2010年桂林十大创业感动人物,许多人眼中的谜团呢?

1998年是焦炳来从河南逃难到桂林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时候。以前他一直靠卖鸡苗兽药混日子。到了1998年,穷得连100块钱都没有了。妻子与他离了婚,留下了两个不足三岁的女儿。

焦炳来:我想更多的是转移一下当时那种困顿的想法,可能找一个乐子我也没什么爱好主要是,闷到家里读书。我一直对书有特别的喜好,原来是看武侠小说,从小。

这是焦炳来1998时候住过的旧房子,在最困顿的日子里,他成天闷在这个房子里看书。初中文化,看书就是为了打发时光。1998年2月27号那天,武侠小说看得无聊了,焦炳来又找了一本书,那本书的书名叫《经济学》。

焦炳来:就觉得这个经济学是什么?就觉得挺神秘的,更多的是一种神秘。就硬着头皮往下看,以我的学识的根底,看这种书是相当困难的。

这本《经济学》焦炳来现在还收在书柜里,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塞缪尔森的经典著作。在全球销量已经超过400万册。书里是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曲线图,就连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读,都会觉得深奥。

当时焦炳来也不能完全看懂,但他看完之后却悟出了一个道理。

记者:后来你看了这些书以后,后来给你带来了很多财富是吗?

焦炳来:对,这应该,这个有很大的原因,因为这个给我建立了一个自信,因为原来我老是考虑说没钱,首先是看到了难,而没有看到里面的一个不难。

就是在人生最无奈的时候,靠着他从这本看不太懂的专业书籍中悟出的道理,焦炳来奠定了今天的财富基础。

焦炳来在桂林市卖了十多年鸡苗,他发现鸡在广西市场需求量很大,当地有无鸡不成宴的习俗。可雁山区的鸡都是零散地卖,养殖不成规模。他决定,就从养鸡做起,用经济学中的原理去实现他的财富。

1999年4月的一天,雁山区人民政府来了一个小伙子,这个人就是焦炳来。他找到副区长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想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当地养鸡。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一下就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