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大庆市举办的2023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冷水渔业科技合作及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先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从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新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水产种业创新攻关的诸多亮点。
郑先虎接受采访
“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黑龙江水产种业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郑先虎介绍,黑龙江省建成了北方最大的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保存冷水性鱼类种类、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依托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黑龙江流域分库保存有活体种质资源106种、超12万尾,基因、标本、组织、细胞资源超5万份。
郑先虎介绍,黑龙江省创制出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新种质,目前已培育至F4代,无肌间刺率100%,首次证实了鱼类无肌间刺性状可稳定遗传,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将彻底解决鲤科鱼类鱼刺“卡嗓子”问题和不宜于精深加工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郑先虎说,在新品种培育上,目前黑龙江省培育出虹鳟“水科1号”“全雌1号”两个新品种,实现了虹鳟三倍体规模化制种技术突破,解决了种源和技术“卡脖子”难题,培育出镜鲤“龙科11号”和鲤“龙科12号”两个新品种,满足了产业对抗病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还培育出首个鲟鱼国审新品种“鲟龙1号”,构建了育繁养加推一体化技术体系,助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鲟鱼养殖和鱼子酱生产大国。
“本次签约仪式上,我们与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合作开展‘冷水鱼科技会战’、大水面生态渔业、盐碱水域综合开发利用、构建渔业科技创新基地等项目。”郑先虎表示,下一步将以种业为牵引,着力构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冷水鱼产业体系,推动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从科技、绿色、质量、品牌等方面推进“四个渔业”建设,实现冷水渔业振兴。
记者:梁金池;摄影:荆天旭;视频:刘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