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鱼池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的养鱼方式多为粗放式的,如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等,这些养鱼方式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并且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在进入了工厂化的养殖发展阶段。养鱼池内的水需要经常更换,为了能达到水的循环利用,工厂化养鱼一般都会配备有蛋白分离器进行水质净化以,但蛋白分离器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一般小规模的养鱼工厂无法承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鱼池水处理系统,能够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将养鱼池的废水进行净化,成本降低,而且还能达到所要的净化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鱼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池体分为进水仓、过水仓和出水仓,进水仓设有连接有控制阀的进水管,出水仓设有连接有控制阀的出水管,所述隔板分为上隔板和下隔板,将过水仓隔成上下折流结构,所述下隔板可拆卸设有过滤装置,进水仓为一上隔板隔成,过水仓内池壁上在每两个相邻下隔板之间设有连接控制阀的第一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内装有生物絮凝剂,在与第一进料管的相对一侧池壁上对应设有连接控制阀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内装有葡萄糖液体,过水仓内通有氧气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料管设于上隔板的下面空隙处。

进一步,所述氧气管设于相邻两下隔板之间,氧气管的出气管为不少于两个管口的多向管,可以将氧气均匀通入生物絮团。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料口和第二进料管的出料口设于出气管的上端,一边通生物絮团或葡萄糖液,一边打入氧气,可使生物絮团或葡萄糖液打散,使均布于池中。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为生化过滤球,并设于过水仓内的下隔板的上端,所述过水仓内的下隔板的上端设有若干半圆形槽体,槽体底部还设有固定装置,生化过滤球放置于槽体内,生化过滤球可以将过水仓内每相邻两下隔板之间的生物絮团量保持均等,使生物絮团不越过下隔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采用先进的生物絮团技术净化养鱼池废水,净化效果极佳;

2.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空间,通过隔板的作用,可以做到多级过滤;

3.可控制生物絮凝剂和葡萄糖液进入池内,且省去了人工搅拌;

4.成本降低,可适用于大、小规模的养殖工厂。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鱼池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c-c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所述氧气管的出气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隔板;2-下隔板;3-进水仓;4-出水仓;5-进水管;6-控制阀;7-出水管;8-生化过滤球;9-槽体;10-第一进料管;11-氧气管;12-出气管;13-控制阀;14-螺钉;15-螺孔;16-第二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的养鱼池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若干隔板,池体分为进水仓3、过水仓和出水仓4,三个水仓横向依次排列,进水仓3设有连接有控制阀6的进水管5,出水仓4设有连接有控制阀6的出水管7,隔板分为上隔板1和下隔板2,将池体内的过水仓隔成上下折流结构,进水仓3、过水仓和出水仓4内的下隔板2的高度相等,进水仓3和出水仓1均为一上隔板1隔成,出水管7距池体底面的高度不高于下隔板2的高度,使水流能达到出水管7处。上隔板1固定于池体的两侧壁上,下隔板2固定于池体的两侧壁和底面,池体无上盖。

过水仓内的下隔板2的上端设有5个半圆形槽体9,槽体9底部设有螺孔15,每个槽体9上可拆卸设有一个生化过滤球8,生化过滤球8的外表面上设有与螺孔15相匹配的螺钉14,槽体9的直径大小与生化过滤球8的直径大小相同。由于生化过滤球8内的硝化细菌是好氧型细菌,既不能脱离水也不能脱离氧气,所以将其设于与水面临界处,能充分发挥硝化细菌的作用。槽体9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