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是中考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刻,在邹城,无论在校园还是在家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总能听到这样的问答声:
“你最想到哪所学校上学?”
“邹城一中!”
“你最想送孩子到哪所学校就读?”
“邹城一中!”
连续数十年“招生火爆”、“一位难求”,邹城一中的“诱惑”和魅力,对邹城的广大学子和家长来说,始终那么深邃、那么浓烈。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教育发展大潮,是什么奥秘促使邹城一中连创佳绩、屡攀新高,是什么动力促使邹城一中持续创新、跨越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邹城一中,去感受这所齐鲁名校强劲的发展脉搏,去探寻它科学求实、质朴稳健的办学之路。
文化为魂,积淀强劲发展底蕴
著名学者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翻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对学校而言,文化是赖以生存的根基和依托,是生生不息的灵魂和血脉……邹城一中根植于邹鲁圣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始终把文化立校、文化兴校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构建师生快乐工作学习、携手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是邹城一中在孜孜不倦的教育实践探索中凝炼出的校训。
何为“天下”?在校长吴继峰看来,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格局和各种文化思想交互荡涤的新形势,邹城一中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更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要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矢志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为让学生心中有“天下”,邹城一中在办学理念上定位“高”,提出创建齐鲁名校、全国知名高中的目标,大力推进文明素养“双高”工程,引导教育学生高起点规划、高素养做人、高效率学习、高品位生活,旗帜高扬引领学生前进;在培养学生上定位“远”,该校提出了“创设适合的教育”的育人目标,全面拉长学生“德育链条”,为每一名进入一中学习的学子,提供成功的机会和舞台。在高一年级进行入学常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高二年级实施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在高三年级完成价值观、升学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三个年级环环相扣、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办学行为上定位“宽”。学生走进邹城一中,没有那些所谓的“高考工厂”的苛刻无情,相反,学校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活动,机器人、主持人、新概念作文、创新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赛等各类大赛,都展现着一中学生的风采……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视野和体验,也让学生的发展目标变得更“野”。这也许是邹城一中每年有那么多考入北大、清华及其他知名高校的原因之一。
何为“规矩”?规矩就是规则、纪律和遵守。一名懂规矩的学生,才能学会坚韧、合作、奋斗,学会迎接挑战,适应环境,才能做到人生有规划、社会能立足、个人有发展。为培养师生的规矩意识,学校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言行,形成遵规守纪、和谐有序、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先后修订完善了《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多元成长评价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靠规矩管事,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益,一项项制度演化为师生发至内心的“文化自觉”。
要真正做到文化育人,文化的根应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邹城作为孟子故里、儒学之源,文化优势得天独厚。邹城一中就是把校园文化之根依附于孟子、孟母、儒学,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结合校园布局规划,精心设计建设亭台轩榭、路桥广场,将国学经典中的人和、不移、修身等内容赋予在路名中,为130多种绿化植物悬挂“知识牌”,在LED屏幕、宣传栏上定期展示孟子名言、格言警句,使花草树木“吟诗”、墙壁走廊“作词”,到处都是育人的所在,时时刻刻引导教育师生铭记于心、内化于行,树立远大理想、修身正己、修学储能,促进精神和心灵的相辅相成。
外在的显性文化潜移默化中陶冶着师生情操,内在的制度文化则约定俗成的涵养着师生的精气神。每周一千人诵读的升旗文化,每学期测试时“三封三清”的考试文化,每学年新生入学“白天练体魄、晚上强精神”的军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百问百解”安全文化,日常管理的“三级督查”文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涵盖制度、精神、行为等一整套内涵丰富、底蕴厚重的校园文化体系,得以长期坚持,使全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丰富内涵、开阔胸襟、净化灵魂、润泽智慧,水到渠成般形成了“德养浩然,学求博广”的校风、“爱生如玉,善教有格”的教风、“好学力行,仁智共长”的学风。
敬业为梯,助推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市第一中学把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来抓。深入开展以“博学、敬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进行以“科学人生观,正确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辅导,举行“教书育人、励志圆梦”师德师风典型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倡导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品质,从内心深处触发广大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放飞理想、成就梦想,在乐观进取中感悟人生,在工作体验中完善自我,做一名热爱教育事业,处处为人师表、时时关爱学生、事事爱校如家的“育人楷模”。
副校长段宝钧说:“学习是最好的投资,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该校坚持“精神统领、文化引领、专家带领、同伴互助、自我研修”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定期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课,每年选派大批教师到名校学习。通过与专家交流沟通、汲取外校先进经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
2012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邹城一中全面推广全员“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经验做法。2011年开始的“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结合专业背景自主确立研究题目,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从教学各个层面进行“微观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学,培植符合课堂需求、学生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30多种,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张力”。在教师参与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开展“教改之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使用效益。
每人一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写实簿》是邹城一中的一大特色。从每天学习、工作感悟到育人效果,从集体备课、参与教学改革到专业发展成果,从课堂教学到教育教学评议等内容一一详细记录,有纪实有感悟,有论述有总结……仿佛一件具有独特魅力的“魔法盒”,开启了教师思维的大门,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针对青年教师知识新颖、进取心强、精力充沛、干劲大的优点和缺经验、少方法的特点,该校大力推行“师徒结对”工程,帮助年轻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合格教师、五年成为业务骨干”。每学期开展人人上展示课活动,层层选拔推荐出参加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人选,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让老师们心服口服,树立了竞相赶超的风气。今年学校推出了“大练基本功、效能再提升”活动,夯实坐功、备功、讲功,扎实抓好周三论坛、两课一研,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各环节工作的扎实高效上来。制定实施《教师教学成绩量化考核办法》,以学生高一入学成绩为起点,通过过程性跟踪评价,以此考评教师学科贡献度,有效克服职业倦怠,增强教学自信心。在孟德功、邱开志等一批中老年教师言传身教下,夏佑伟、孙启峰、孙圣智、曹尚河、孔艳梅、童峰等一大批青年教师逐渐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领域崭露头角,迅速成长为行家里手。199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的化学教师童峰谈起自己的成长,感慨地说“正是根植于邹城一中这片沃土,我才得以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从教十五年的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年轻的“老专家”了,早在2004年就荣获山东省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后又多次获得济宁市教学能手、邹城市优秀教师称号。
天道酬勤,群英荟萃。经过多年努力,该校现有济宁市级以上教学能手38人、济宁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3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形成了一支业绩突出、梯次完备、素质过硬、堪称一流的教师队伍,构筑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坚强“生命线”。
优质为标,引领质量不断攀高
2015年高考,邹城一中再创历史新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过线人数达到10人,占济宁市的1/2;文化课一本上线465人、本科上线881人,本科(含艺体、春招)实际录取人数达到1044人……
在副校长鞠鹏程看来,教育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如何打造既吸引学生兴趣、又高效传播知识技能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该校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探索实施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探究、互动参与等多种方式,使教师由“喋喋不休”的表演者成了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引领者,学生由机械呆板的旁听者成了“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学习主宰者,课堂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
从学生素质特长和兴趣爱好出发,本着有利于竞争、有利于稳定的原则,坚持相对均衡分班,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显其能。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变化趋势,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高一、高二普遍开设了经典阅读课,要求每位学生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文化苦旅》等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名著10部以上,并纳入考试检测范围,2015年高考中,有40多名考生的语文成绩达到130分以上,创造了语文高分段记录。以年级为单位,每周召开一次学科中心组研讨会,会诊把脉教学问题,商讨教学策略,不断优化导学案,强化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分析评价,注重归纳、分类、提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知不觉中提高着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不但研究教情、学情,更重要的加强了学生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刚入校不久的高一35班学生李志伟,深切的感受到新接触的老师,不仅态度和蔼可亲,而且管理规范严格。对学校推行的自主化管理模式、大社团活动,非常喜欢,体验到了以前初中生活从未体验到的快乐。
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努力构建包括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拓展类7大类56个系列100多门课程。定期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合唱节,促进学生全员、全面、全程发展,确保每名学生的鲜明个性得到张扬、形成特色亮点。推行拓展大课堂活动,广泛组织“信息技术奥赛”、“电子创新实验室”、“电脑机器人”、“新概念作文”、“创新英语”、“国学经典”等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业层次、不同天赋潜质的学生“归队培养”,找到属于自己的“翱翔天空”,实现探索新知、获取精神能量的“幸福成长”。
2009年开始,该校开始探索机器人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中引入电脑机器人教育,建设机器人教学与实训基地,形成了“机器人篮球、竞步交叉足赛、竞技体操、能力风暴WER能力挑战”等特色项目,多次参加省市级及国家级赛事,并屡创佳绩。2015年8月该校12支队伍参加了“2015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共取得竞步交叉足赛的冠、亚军和竞技体操两个全国一等奖、五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近四年来,该校机器人团队累计共获得国家一等奖9次,二等奖13次,山东省一等奖11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8次,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机器人教育品牌。
奋进是伟大时代的永恒主题,发展是教育事业的执着旋律。邹城一中砥砺奋进、优质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邹城市委、市政府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为邹城一中记集体三等功。仰望星空,有教无类,一中人将矢志不渝为实现教育理想而不懈努力;脚踏实地,因材施教,一中人将为每一名学生实现升学梦想而孜孜进取。今后的豪迈征程中,邹城一中将继续以执着和智慧、奉献和业绩,坚定不移朝着实现高质量“十百千”工程的目标,去迎接每一天新升的朝阳,再度奏响华丽壮美的杏坛乐章,回报各级领导的厚爱、社会各界的关心、人民群众的支持、万千家长的期盼。
文字报道:孔德彬 王昌军 徐峰 石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