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地处湖南西南部,位于五岭北麓,辖2区8县1自治县,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0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5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生猪养殖大市。近年来,该市充分发挥土地承载优势,大力推进以合作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养殖设施持续改善,养殖方式明显转变,养殖机制不断创新,有力推进了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最近,我们深入永州市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江永县、江华县、零陵区、冷水滩区、宁远县的规模企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与市县畜牧部门干部、养殖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了座谈,深深感到永州市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路子,成为湖南生猪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主要成效
调研发现,永州市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氛围浓、活力足、效益好、潜力大,突出表现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养殖模式、现代产业体系三个方面。
1、树立了“以地定养、农牧一体”的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生猪养殖,首先是生态养殖、健康养殖。只有生猪养殖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生猪产业才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永州市立足土地环境承载容量,树立起生态优先、农牧结合的现代发展理念。一是坚持以地定养。根据区域范围内畜禽粪污的土地消纳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和养殖规模。二是坚持种养平衡。坚持养殖跟随种植走,种植配套养殖场,做到种养平衡、农牧一体。三是坚持粪污综合防治。坚持环境优先,强化粪污综合治理、粪肥就近利用。
2、创新了“合作养殖、融合发展”的现代养殖模式。现代生猪产业是产业关联度极强的产业,涉及种苗、饲料、兽药、防疫、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永州市积极引导,推进养殖生产中的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紧密结合、融合一体、整体发展,提升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主要有三种合作养殖模式:一是“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以温氏公司和佳和公司为代表。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把育肥猪饲养环节交给养殖户完成。公司负责向合作养户提供种苗、饲料、疫苗、兽药、技术和管理服务,并回收商品猪向市场销售,然后以内部价格结算或保护价收购方式稳定养殖户收益。二是“养殖企业+上下游企业”合作养殖模式。以天顺公司为代表。天顺公司现有1个种猪场、5个育肥猪场,年出栏生猪6万头。2015年,公司改革传统“自制饲料、自主饲养、自主管理”的养殖模式,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公司+公司”合作养殖模式。以庭丰牧业为代表。位于冷水滩区牛角坝镇杉树村的庭丰牧业,是一家正在兴建的专业化商品仔猪生产场。公司采用美式全自动化仔猪养殖技术,常年存栏母猪360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8万头,定向为8家左右的规模猪场提供优质仔猪。
3、建立了“设施先进、技术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生猪产业是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需有一流养殖设施、一流饲养技术、一流专业人才提供坚强支撑。永州市在推进生猪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中,注重引进一流企业、一流技术,注重推广先进技术,改造传统设施,抢占生猪产业发展制高点。一是发展现代种猪产业。全市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先后建成39个原种猪扩繁场、368个种猪场,有7个县列入国家生猪良种补贴县,生猪人工授精率达85%。特别是近年引进唐人神、正大、佳和、温氏集团投资建设的种猪企业都是国际国内一流种猪企业。二是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全市坚持用先进养殖技术引领现代生猪养殖,绝大部分规模猪场实行了智能化、数据化管理,“自动投料、雨帘降温、自动刮粪”的设施自动化养猪技术逐步普及,1个劳动力年喂养1000头猪已成普遍现象。三是提升改造传统养殖。永州市在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企业的同时,全面推进传统养殖企业提质升级改造,促使传统养殖脱胎换骨,发展现代养殖。
二、主要经验
永州市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机制创新、养殖主体等方面。
1、优化发展环境。调研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养殖企业,谈到永州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成功之道时,首先讲到的就是发展环境好、政府搭台、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引领,精准布局。以江华县为例,该县坚持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防治结合、减少污染”的思路,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规划,既科学划定规模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还结合温氏合作养殖户的有序发展,将每个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养殖地点、养殖方式以及需配套的林果园面积规划到每个乡镇、每个果园、每片林地。二是全程跟踪,强化服务。全市将生猪养殖作为农村精准扶贫、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实行“一个发展项目,一名领导负责、一个班子跟进、一套运作模式、一抓到底”的全程跟踪服务推进机制。三是优惠政策,合力支持。市、县两级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扶持。
2、创新体制机制。机制活,产业兴。面对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永州市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适应发展新要求的新机制。一是创新金融支持机制。江华县对温氏合作养户“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模式,县农商行对温氏确定的600户合作养户提供8000万元信贷授信,养殖户只需凭《委托养殖合同》即可申请到栏舍建设投入资金50%的贷款支持。二是创新养户管理机制。过去,所有养殖对象均由政府部门负责生产监管。推行合作养殖后,龙头企业承担了其合作养户的养殖生产行为监管职责。三是创新新生代职业养猪从业人员培养机制。稳定新生代职业养猪人,是解决“未来谁来养猪”和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永州市注重改善规模养殖企业生活环境,支持配套必要的文娱活动设施,支持加强企业党团工会组织建设,支持解决职工医保、社保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
3、壮大发展主体。生猪养殖主体,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石。永州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源于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养殖主体。一是以现代化、设施化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养殖企业。全市生猪年养殖规模万头以上的现代化养殖场达37家。二是以生态化、集约化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养殖园区。“猪进果园、场入林地”,永州市围绕林果基地发展,建设了大批“分散建场、相对集中”的养殖园区。三是以种养平衡、适度规模为主要特征的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目前,全市年出栏生猪500—5000头的规模养殖户或家庭农场达2863户,年生猪出栏量占全市出栏总量的42.7%,是全市生猪养殖量最大的群体。
三、几点启示
现代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从永州市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
1、要注重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环境承载容量是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进生猪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绝不是放弃养猪,而是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合理采取养殖污染治理措施。既要科学划定生猪规模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又要有序推进生猪养殖的进与退、养殖粪污的防与治。
2、要注重养殖主体和养殖机制同步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传统兼业型养殖将继续退出,专业化规模养殖将稳定发展。如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适应现代生猪产业新形势的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养殖经营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多种形式的合作养殖、纵向一体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各个主体既分工又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形成“分工不分家”的紧密型完整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整体效益。
3、要注重良种良法和先进设施同步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对物质技术装备和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高。要把现代种猪产业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实施生猪良种工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要大力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建立健全生猪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以自动饲喂、自动清粪、自动控温、自动通风为重点的养殖设施应用,着力提高规模养殖场的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加大各类生猪养殖从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培养一大批“以生猪养殖为职业、占有一定养殖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资金投入能力、家庭收入主要来自生猪养殖”的新型职业养殖者,不断增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活力和持续动力。
4、要注重政策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步完善。生猪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属准公益性的弱质产业,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生猪养殖企业又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其养殖行为属市场行为,具有明显的市场属性。因此,现代生猪产业发展,一方面要强化其社会属性,加大政策支持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激活其市场属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政策支持保护方面,要整合公共财政资金支持良种繁育、科技推广、疫病防控、污染防治、质量监管、设施改造等公益性、基础性环节,补齐发展短板,提升生猪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当前重点要完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建全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机制,打通生猪粪便无害化还田利用通道,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促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优化社会服务方面,要创新金融支持机制,建立符合现代生猪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村特点的信用贷款制度,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生猪产业;健全完善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制度,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尽快实现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尽快建立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提高生猪养殖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