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彭水县从种植大户培育、合作社建设、加工业扶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入手,把红薯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
据统计,彭水县全年生产红薯淀粉2.5万吨、粉丝1.56万吨,年产值达6亿元。
融合发展 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现在的锅炉用生物质燃料,不再烧柴烧煤,既环保又节约成本。”近段时间,随着种薯储藏入库,石柳乡荞竹村红薯种植大户周光运忙着改扩建红薯加工厂。
2014年,周光运与红薯加工厂签下订单,开始规模化种植红薯,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2018年他把加工储藏厂房建到红薯种植基地,开启了种植、加工的融合发展模式。
据周光运介绍,土地宜机化整治前,他每年种植160多亩,宜机化整治后,他增加了140多亩,目前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多亩,让红薯实现更大化的产值。
把红薯初加工建到基地,实现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是彭水红薯持续做大做强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共发展晶丝苕粉生产加工主体28家,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企业4家,加工大户230家。
在郁山镇龙须晶丝苕粉厂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称重、打捆、封袋、装箱、打包、装车,忙着赶制订单。在彭水县城售卖土特产的晏中兵订购了100件晶丝苕粉。
(工人正在晾苕粉 摄影 赵勇)
“这段时间是大家购买红薯粉的高峰时节,得提前备一点货。”晏中兵在彭水县城销售土特产10多年了,其中,晶丝苕粉一直是他店里的主打产品。销量最多的一年,要销售几千盒红薯粉。
在彭水,像晏中兵这样的销售大户不在少数。随着彭水红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从事红薯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抓好传统红薯粉加工的同时,不断研发新的商品,不断增加红薯的附加值,带动企业和村民增收。
位于新田镇庹家村的苗巧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加工红薯粉500多吨,其中网上销售的红薯粉丝就达200多吨。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红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负责人庹建均说,企业生产的苕粉主要销往重庆、湖北、广东等省市,因为品质好,回头客多,每年的销量都不错。
得益于彭水红薯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种植促进加工、加工带动销售、销售刺激种植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小红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