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张胜 任爽 张士英 王斯敏
编者按
9月22日,我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这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金色梦想”。只有力争连年丰收,才能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丰收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了丰收,为了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农业种植户、农业科技工作者、新农人等群体扎根大地、默默奋斗。光明智库邀请五位基层代表讲述自己的丰收故事丰收梦,并请专家解析当下粮食生产与农业发展态势。
江苏宿迁泗洪县石集乡,农民们正在晾晒稻谷。张笑摄/光明图片
广西柳州白沙镇王眉村,技术人员用手机观看害虫智能化捕捉监测数据。新华社发
河南汤阴县后攸昙村,村民在操作植保无人机。新华社发
黑龙江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内,收割机整装完毕,等待收割。光明日报记者张士英摄/光明图片
浙江湖州,老师带领幼儿园小朋友来到稻田里参加“田园看穗”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全程机械化,种地越来越轻松
讲述人:山东高青县高城镇长乐村种粮大户张循界
我是山东高青县黄河岸边土生土长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粮食。以前家里的5亩口粮地只能养家糊口,如今,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530亩土地,轮种冬小麦和夏玉米。
别看我已经快70岁了,但种粮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样样拿手。照顾地里的庄稼就像照顾婴儿一样,从播种、管理、收获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跟以前的粗放式管理相比,现在“种”“管”“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先说说“种”。以前种粮食,我总是一味地下大成本买最好的肥料往地里撒,觉得用肥越多,地力越壮。结果不仅浪费了成本,还造成了土地板结,粮食产量不增反降。现在,我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测土配方,为土地精准“号脉”,地里缺啥就补啥。今年,我根据检测数据,对玉米地重点补充了钾肥,现在玉米长势很旺,亩均增收有望达到100公斤。
再说说“管”的变化。以前管理庄稼,全家齐上阵,钻在庄稼地里浇地、除草、疏苗、捉虫,早出晚归,既忙又累,很多年轻人说啥也不种地。现在无人机植保技术、机械化深耕技术、小麦复式条播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应有尽有,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种地一下子变成了容易事。我一个人操控着机械,一天就能干完以前需要全家人忙活10多天的农活。这两年,我还跟着年轻人学会了无人机操控技术,以前人工喷农药,一个人一天最多完成15亩,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500亩,光喷药这个环节就省了1000多元。
最后再说说“卖”。别看现在我家地里的玉米还没成熟,但它们都已“名花有主”了。早在播种前,我就与加工企业签了订单合同,从种植到收获,全都按照订单标准来,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产量大、品质好、价格高。晒粮的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粮食从地里收获后,直接送到县里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清理烘干,省心省时省力。
这些年,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扶持政策越来越好,种地也越来越轻松。趁着秋收还没有开始,我准备再流转500亩土地,引进更先进的农业技术,种好地、多打粮,让千亩良田变成千亩粮田。
“智慧种田”,老把式翻出新花样
讲述人:江西定南县岭北镇大屋村种粮大户李金明
15年前,我返乡创业,拾起了“老把式”重新种田。一开始,只试着种植了10亩农田,而今年,我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近600亩,其中早稻、中稻已获丰收,纯收益近40万元,晚稻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种粮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是因为村里土地平整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农机耕作方式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让我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种粮离不开科技。15年来,我先后投入150万元,建成了工厂化育秧大棚,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植保喷洒无人机等农用机械十几台。如今,机耕道从家中延伸到田间地头,从播种、收割到运输,全程实现了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五机一体化”。仅种地而言,两个人、一台机器,耕地、插秧、施肥等农事一次性完成,一天就可以种完50亩地,真正实现了“智慧种田”。
为带领家乡百姓一起致富,我还和6位乡亲合作组建起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收获的产业共同体。如今,合作社耕地达1400亩,每年纯收入比以前单打独斗时增加了20%以上。
每当看着稻香四溢、满地金黄的丰收场景,我都感到无比喜悦。五谷丰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也离不开种粮人的辛勤和汗水。现在,我正谋划着通过订单销售的方式,开展大米加工及配送业务,真正实现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带领更多乡亲走上种粮致富路。
科技进步,为玉米稳产提供核心动力
讲述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在多年来稳产保丰收的不懈努力中,我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是助力玉米稳定增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2020年,玉米生长不断面临挑战:春耕受疫情影响,5月东北产区遇到低温干旱,7月至8月黄淮海产区遭遇高温热害,东北产区又面对“巴威”“美莎克”“海神”三场台风叠加侵袭。此时,耐密抗倒、高产抗逆宜机收品种成了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好在有备无患。2007年初,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便借助多学科融合优势,着手建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深入开展种质创新研究。目前,已创制优异新种质400余份,相继育成吉单66、龙单128、京科728等高产抗逆宜机收新品种,呈现出广适应性,在抗病虫、抵御高温热害及干旱等自然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美莎克”台风来临之际,东北大部地区玉米已进入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但持续阴雨、田间积水、倒伏茎折等灾情会导致玉米籽粒脱水变慢、果穗霉变发芽、收获难度加大,继而造成品质下降。面对肆虐的台风,龙单128等抗逆抗倒品种表现突出,为稳粮保供打下了良好基础。
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面积达10.9亿亩次,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提早、虫量加大;北方区黏虫、大斑病盛行,而黄淮海地区小斑病、南方锈病状况严峻。为了应对虫害,我们多年来积极发展绿色防控新技术,先后研发出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防控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新型种衣剂,建立了大斑病发生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防治技术体系,精准定位三种病虫害一体化防治适期,实现了对中后期玉米病虫害的轻简化防控。
针对我国玉米主产区的种植条件和气候特征,我们组织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玉米秸秆还田配肥地力、精量播种、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机械化密植等。在此基础上,东北产区全面优化已有技术,形成春播玉米丰产绿色高效技术模式;黄淮海区则集成了一整套关键技术,形成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综合技术方案的实施与应用,有效地增强了品种抗性。有了这些技术做“武器”,我可以充满信心地说:虽然今年屡有灾害,但玉米稳产提质丰产仍然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