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杨月锋 )“盐碱地里挖池抬田,池塘中种植水草,水草吸收盐碱,大闸蟹啃食水草,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与传统芦苇养殖相比,我们这个黄河大闸蟹现在采用的是天然水草养殖模式,实现了现代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目前的年产量达到50万斤左右,年效益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与以前芦苇养殖相比,效益提高了一倍多。”大荔县黄河大闸蟹养殖基地总经理易忠发告诉记者。11月21日下午,由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二十大精神在东秦”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大荔县黄河大闸蟹养殖基地。
大荔地处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借助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优势,近年来,大荔县按照“因地制宜、以水压碱、以鱼降盐、合理利用”的思路,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特色水产养殖,有效拓展了农业生产空间,在保护和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路。
大荔县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渔业基地县,先后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渔业丰收计划项目”“陕西省盐碱滩涂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示范与推广”等国家及省级10多项课题研究,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国家2014-2015年度平安渔业示范县,2022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目前,大荔全县年生产各类鱼苗8000万尾,培育夏花以上鱼种1000万尾,水产品产出2.87万吨,投放鱼种7000吨,渔业总产值4.57亿元,主要分布在范家、安仁、赵渡、朝邑、段家五个乡镇。全县现有水产企业16家,渔业养殖户185户,休闲渔业10余处,渔业总人口4000余人,渔民人均收入1.8万元。
近年来,大荔县为促进黄河流域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原则,不断拓展养殖空间,放养水面3.7万亩。同时,加大对黄河滩光头水产养殖场、北京健康院大荔品食基地、扎根渔业养殖公司等一批特色水产养殖场尾水处理及养殖设施生产能力提升改造,集中连片池塘尾水治理、设施改造9000余亩,有效利用盐碱滩地开发水产养殖,实现养殖用水循环使用,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质量明显提升,降低了产业风险,这种通过硫酸盐型盐碱地池塘养殖水产的经验做法也在全国进行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