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景观设计城郊型农业旅游地的选址与景观规划探讨——以无锡市滨湖区原生态休闲山村的规划设计为例一、 引言韩非1’ 2蔡建明1郭焕成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 0 10 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 0 0 4 9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形成的一项新兴产业, 它充分地利用农业旅游资源, 以农业文化为内涵, 以观光、 采摘、 休闲、 体验、 教育为载体, 形成了“可游、 可娱、 可居” 的环境景观, 融合了自然性、 生态性、 文化性和可持续性于一身, 自2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 不同学者已对北京、 上海、 成都、 广州等大都市郊区进行了郊区游憩开发与规划的相关实证研究, 以“一日游” 、 “周末游” 等短程游憩活动为依据, 以郊区游憩开发与规划的模式与战略为主要研究内容。 在实践中, 由于人们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使得城郊短程游憩活动成为都市人们短期出行的一种重要形式, 城郊农业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最佳旅游地。19 7 8 年改革开放以来, 沿海农业功能与经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 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园区农业、 都市农业、 观光休闲农业不断兴起。

刘彦随指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农业和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日益加快, 农业劳动力效益在稳步提高。 19 7 8 ~20 0 5年, 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23. 3%降为7 . 9 %, 第三产业比重由19 . 8 %升为4 0 . 5%, 农业劳动力比重则由9 0 . 8 %降为4 7 . 9 %。 本文最后选取无锡市滨湖区一个休闲山村的规划设计作为实证案例, 着重从规划地的选址、 功能定位、 功能分区和景观规划人手, 演绎了生态休闲型乡村旅游规划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正处于转型期的半城市化地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 城郊型农业旅游地的选址( 一)基本类型综合海外学者研究之说, 农业旅游资源是广泛的, 不局限于某一类, 如: 传统市场( 如书城)、 自然鱼类、 住宅遗产、 农场、 乡村文化、 自然生态系统( 包括湖泊水系等)、 村庄等。 根据我国地形、 地貌、 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 生物、 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 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 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根据开发形式和主题活动内容, 将城郊型农业旅游地分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如表1所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