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受其地理环境、生长条件等影响,产生了有效成分含量及疗效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地域性很强的特色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具有很强的宗属性或者同种变异性,也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今日,就随供销药材通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浙药!

一、“浙药”道地药材产区形成条件

“浙药”取义于“浙八味”等以浙江省为主要产地的道地药材。浙江是中国中医药原料大省,是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质量上乘。由于本省的优势自然环境,给动植物生长带来有利条件,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而且有栽培中药材的习惯,有规模生产管理的先例。在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材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的浙江地区道地药材。因此,浙江省也享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称号,并有“浙八味”、“杭十八”、“磐五味”、“淳六味”、“温六味”等道地药材,为浙江中药的金名片。

1963年,浙江省卫生厅制定《中药材生产十年(1963-1972)规划》中,将“浙八味”确定为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2018年2 月,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公布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据了解,2017年浙江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其中,老“浙八味”种植面积达21.3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三分之一。浙贝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杭白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50%,元胡、白术、玄参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白术原产我国,以浙江栽培最多,“桐乡杭白菊”、“樟村浙贝”、“瑞安温郁金”等一批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1]

二、“浙药”的主要品种及产区

“浙八味”基本上分布在宁绍平原和北部太湖流域,尤以鄞县、磐安、嵊县、杭州、金华、东阳等处为著名产地。

浙白术:产地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嵊州市)、金华市(磐安县、东阳市、武义县)、台州市天台县、杭州市临安区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浙东丘陵低山小区、浙中丘陵盆地小区、浙西北丘陵山地小区等周边地区。产于浙江於潜、吕化、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被认为是品质最佳,特称为“於术”,一名为“天生术”,但野生品种早已绝迹。现售的於术是将新昌的白术种子播种在於潜山区的人工栽培品,折断面黄白色,有黄色放射状纹理。气清香,甜味强而辣味少。一般认为於潜白术的品质较新昌白术更佳。

浙贝母:产地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海曙区、象山县)、金华市(磐安县、东阳市、武义县)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浙东丘陵低山小区、浙东沿海平原小区、浙中丘陵盆地小区等周边地区。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断面中心棕红色者为质次。江苏产者称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其鳞茎较栽培种为小。

浙麦冬:产地以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慈溪市、台州市三门县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钱塘江流域、浙北平原区、浙东 丘陵低山小区等周边地区。产于浙江慈溪、三门等地的麦冬,质量居全国之首。麦冬多用于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生脉胶囊等,“慈溪麦冬”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由于浙麦冬种植周期长达三年,且产量较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是四川产的麦冬,这使浙麦冬的价值更加珍贵。

除此之外,随着2018年新“浙八味”的公开,一批新兴特色药材的优势产区也已在浙江基本形成。

覆盆子,浙江全省种植面积7万余亩,产值4亿多元,规模产量约占全国50%。千岛湖畔的淳安县现有2万余亩人工种植的覆盆子,年产量400多吨,每年都由中药材企业前去收购,作为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的原料。

衢枳壳,由浙江衢州著名的“常山胡柚”摇身变成。常山胡柚是浙江传统的柑橘品种。目前年产衢枳壳1万余吨,产值达2亿多元。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目前,浙江区域内的“西红花”种植达0.6万亩,产值2.5亿元,约占全国一半。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被誉为“中国西红花之乡”。全国种植西红花的种球均为浙江供应。

乌药,浙江省种植面积0.4万亩,产值2.5亿元。浙江天台县被命名为“中国乌药之乡”,“天台乌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以“浙产中药”品牌促产业发展

浙江既是道地药材重要产地,又是医药商业重镇,更是医药学术发展的中心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浙江省有400万人从事药材种植与加工。浙江各地开展中药普查,促进药材生产,编写中药手册。

2021年,浙江省发布《关于浙江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中药现代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能力、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赋能水平大幅提升,“浙产中药”产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2]。随着政策不断落实,近年来“浙产中药”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有机国药第一基地”享誉国内外;“森山中国铁皮石斛地理公园”云集了众多院士加盟建设;磐安“江南药镇”成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江南药镇,当归兰溪”工程正在诸葛八卦村和兰溪市全面展开;“临岐药镇”以其道地药材享誉全国……现如今,浙江省中药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

截至2022年,浙江省有5项中药类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即胡庆余堂中药文化、朱养心传统膏方制作技艺、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工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和桐君中药文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