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阅读角一起看书的学生。 (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湖里区区属学校的孩子们上课外拓展课。 (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丰富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更“好学”。
本版文/
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吴清清
吴雅婷 林碧[羡]
本版图/
湖里区教育局 提供
(除署名外)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今年,湖里教育藏着一个全省首个——今年4月,湖里区在全省率先接受“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督导评估,顺利通过验收并申报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这也意味着,目前,湖里区不仅是厦门唯一,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获准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县(市、区)。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意义在于:它要求教育不仅要均衡,还要优质,要创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评价指标上看,相比之前“基本均衡区”和“教育强区”, “优质均衡发展区”又更上几层楼。
“优质均衡”是今后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意思是要努力让家门口学校都成为好学校。这次,湖里区冲在最前面,她是全省“第一等”。
当然,从申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到被认定,还有更硬的骨头要“啃”。不过,具体来说,创建的过程更重要——湖里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之路,是“壮腰”之路,不管结果如何,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
今年教师节,我们从几个关键词,来看看一年来湖里教育的成绩,这是湖里10325名教职工的奋斗成果。
学位增加
小学一年级入学
需求都能满足
今年秋季学期,新景幼儿园钟宅分园、五缘实验幼儿园湾玺分园等5个公办幼儿园开办,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这也使得湖里区公办幼儿园达到56所。与2018年相比,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24.64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03%;省、市、区级示范性幼儿园69所,示范率达到65.07%。湖里区教育局还透露,今年计划新增5个托幼一体化试点园,新增托班13个、托位260个。
今年是小学入学高峰期,湖里区区属公办小学通过挖潜扩容提供170个班、7650个学位,民办学校提供3500个学位,有力满足入学需求。
截至8月10日,湖里区户籍录取7310人,积分入学录取2780人;区属公办初中录取6382人,区属民办初中录取958人。今年,有小学一年级入学需求的都能提供学位供给。
师资强劲
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全覆盖
今年湖里区招聘教师249名,其中高校优秀毕业生73名、公开招聘新教师130名、骨干教师46名。
与此同时,湖里区大力培养名师。“十四五”规划时间过半,湖里区名师培养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实现了全区各种类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各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名校合作
厦门一中湖里分校落地
今年4月,湖里区教育局和厦门一中举行托管办学签约仪式,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共建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湖里分校。
不能孤立地看厦门一中湖里分校落地湖里这件事,实际上,这是湖里区通过合作办学“扩优质”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市第一所由厦门一中托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个学校将发挥厦门一中办学优势,引进先进办学理念、优质办学资源和成功管理经验,实现学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
成绩优秀
一本上线率增长55%
衡量办学质量的标准不是中高考成绩,但是,从某种角度看,中高考成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部分。
今年湖里区的中考、高考再创佳绩,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100名、前1000名的人数创近三年新高,高考特控线(俗称“一本线”)上线率同比增长55%。
课后服务
开设特色课程班789个
在教育部校外培训监管工作指导反馈会上,湖里实验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获得教育部指导组表扬,是全省被具体点名表扬的两个单位之一。
湖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基础托管服务实现全覆盖,其中在57所学校开设特色课程班级789个,参与学生数14748人次。
学校焕新
37所学校校园改造提升
今年秋季开学,金尚中学学生走进学校,发现学校被“整容”了——校园里的停车场变成了充满现代感的花园广场,散发淡淡幽香的香樟树和香橼树替代了原本的大王椰子,不仅没有了安全隐患,还能驱赶蚊虫;操场边建起小舞台,舞台还贴心地撑起遮阳篷;教室里也有新变化,黑板的位置降低了10厘米左右,前排的同学不用费力抬高头看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也更方便。
今年暑假,湖里区完成了37所学校共计56个项目的校园改造提升工程,金尚中学是其中之一。此次提升工程,包含校园人车分流、卫生间改造、校园景观改造提升等内容,“焕新”后的学校不仅“盘活”了部分空间,还为教育教学创造了更好条件,校园整体环境和精神文化得到了更新升级。
湖里区教育局说,近年来,湖里教育致力于将更多教育发展成果公平惠及百姓,校园的更新和旧校改造将持续发力。
今年教师节,湖里区一批老师受到省级、市级和区级表彰,我们选取其中八位,透过他们,来了解湖里区很有拼劲的老师群体。
点子校长
也是暖心校长
丁敏健成天乐呵呵,喜欢倒腾,他把自己这种积极阳光、锐意创新的个性,烙印在学校。
他一直以稳妥的方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譬如说,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是“老师要先发现孩子问题,然后纠错、补短板”,但是,丁敏健认为,这种方法容易打击孩子积极性,他要求老师主动去发现学生优势品格、肯定其努力。
他告诉老师:努力比优秀更重要,如果孩子努力了,但还不够优秀,老师也要肯定他,孩子只要“始终保持努力”就了不起。这可不是“彩虹屁”喷雾,而是优势会迁移,最终激发学生内驱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老师善于发现学生长处,那么,教育活动的主体之间关系会更和谐、效果会更优化、结果会更幸福。
丁敏健善于对传统教育教学活动重新认识和系统优化,使之焕发新生。师徒结对的总结,传统只是照本宣科发言,丁敏健将其改造为“向您介绍我的师傅”——新老师通过讲故事,介绍师傅的作用。丁敏健说,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这种方法使得师傅更像师傅。
“点子校长”的点子远不止这个,蔡塘学校的老师甚至认为,他们校长办学的好点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其实源自他爱教育的心。
他还是一位温暖的校长。现在很少有学校为学生提供点心了,课后服务时段,丁敏健担心孩子饿肚子,他买来包子机,千方百计提供点心,而且品种还不断增加,达到二十几种。
在到蔡塘学校之前,丁敏健在禾山中学任职,在他领导下,两所学校都蜕变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丁敏健
任职:厦门市蔡塘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获奖: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美美老师
不“纸”是美
张兰英是小学美术老师,从教32年,最近十几年以开发衍纸课程闻名。
衍纸存在了数百年,它其实是卷纸作画,是纸艺的一种形式——孩子们运用各色纸条,通过卷、弯、折、捏、压、粘贴等方法,作出造型,达到浮雕的效果。
十几年前,张兰英将衍纸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她认为,衍纸艺术不仅能培养孩子细心、耐心和专注力,通过各色纸条配色,孩子们还学会审美。
不过,怎么教孩子衍纸,刚开始时谁也没有经验。张兰英在实践中探索,最初连纸条都是她去印刷厂割的,纸的材质、宽度、色彩都有局限,制作衍纸的用具也只有小牙签。张兰英说,现在轻松多了,衍纸有100多种颜色,最窄的纸条有0.1厘米,最宽的有10厘米。
张兰英一直在创新,譬如说,立体纸艺,为了将纸立起来,她不断尝试折、叠、剪、刻、插接等方法。再譬如,为了制作圆球,她尝试着吹气让气球膨胀,用废旧报纸撕块、泡水、加入糨糊,再贴片、晾干、戳破。她就这样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地试验,在实践中积累到足够丰厚经验,再将经验传授给学生,她连续出版了三套纸艺教材。
这位美术老师还在衍纸教学中渗透教育。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张兰英带领着孩子和家长创作了5个主题的大型衍纸艺术展。红船、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万里长征、开国大典、大国崛起……他们还用一条条小纸条,定格一个个闽南传统文化场景:划龙舟、拍胸舞、足球队、送王船、歌仔戏、闽南童玩……
这位给学生美的启迪的老师,被学生叫作“美美老师”,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为学生的快乐而快乐着。
张兰英
任职:厦门市金尚小学美术老师
获奖:福建省优秀教师
在学生心中
种下公益种子
丁雷除了是优秀数学老师之外,他最突出的是:近四年来,他坚持带学生志愿者参与周末公益活动,帮助孤独症患儿。
丁雷自己先投身公益,但他很快意识到,如果他能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效果可以翻倍:既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还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公益的种子。
他在厦外湖里分校招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加入两项关爱孤独症儿童活动,一项是为孩子上音乐课,另一项是“喘息计划”——照顾孤独症孩子,让孩子的父母可休息一天,获得“喘息”。
丁雷告诉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意义:你不能只是埋头读书,人总要有点社会责任感,要为社会做点事,如果只想着赚大钱,那没有意思。他特别希望“学霸”和男生们加入这项活动。
他告诉学生志愿者,如果我们带着帮助人的心态,很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你付出努力帮助他,他没有回应你,你很可能失望和着急。所以,他在学生志愿者中倡导一个观点:不要带着怜悯去从事公益,孤独症孩子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单纯、善良,公益活动是一项同行者活动。
这位数学老师看上去“不务正业”,其实,他在育人方面,看得更远。
丁雷
任职: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数学老师
获奖:厦门市师德标兵
将美术教育
关联人生幸福
于文慧工作四年,已经是获奖专业户。厦门教师有三大赛事,她在其中两大赛事中都获得过市一等奖——厦门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评选活动,获市级一等奖;厦门市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比赛,获市级一等奖。
去年,于文慧挺着大肚子备战市级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比赛。她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她的丈夫也是老师,夫妻两人共同参加比赛,都得了奖。
频繁参加比赛,也有客观原因。金林湾实验学校是新办学校,本来老师就不多,她被委以重任,从小学教到初中,横跨三个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和八年级。她开心地说:“好像全校的学生都认识我!”她认为,作为一个老师,你首先要爱孩子。
在学校里,美术是“小学科”,不过,于文慧并不认为美术不重要。在她看来,美术教育和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密切相关:从衣食住行,从穿衣打扮,甚至是家里装修,如果懂得美,那是不一样的。每个年级的第一堂美术课,她会告诉孩子们学习美术的意义,而且从细节上帮助他们认识这种意义——例如,将美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于文慧说,孩子们会明白,他们所学,是现实中能用得上的,他们就会更爱美术。
于文慧
任职: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美术老师
获奖:厦门市新秀奖
这位班主任
擅长“加减乘除”
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愿意当班主任。黄婷婷教了12年书,当了12年班主任。她认为,班主任工作的确是琐碎,会遇到“非常多非常多”的事,但是,当所有事情都完成了,听到学生说“谢谢老师”,家长说“孩子就听你的话”时,她会觉得班主任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黄婷婷说,班主任会比普通老师得到更多满足感。
这位班主任还经常给自己“加餐”,到班级刷存在感——看到哪位孩子头发松了,替她扎上;哪位情绪不对头,赶紧和他(她)开个秘密茶话会……黄婷婷的一个学生,因为她课间帮捡了落在地上的橡皮,把这位班主任记在心里。
在黄婷婷看来,班主任要学会做“加减乘除”,譬如,对于学习困难生,要学会做“减法”,减少高期待。黄婷婷曾经有个学生小E,似乎怎么学都学不会,家长都觉得自己孩子好笨。但黄婷婷并不愿意这样放弃。她说,每次和孩子对话前,自己先做好心理“除法”,把后进生的固有偏见除去,降低期望值,告诉自己: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是他遇到的拦路石,比别人更大、更高。可是,那又怎样?她有信心做好他的“踏板”。
因为黄婷婷的“减法”和“除法”,小E最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上也有了进步。
黄婷婷
任职:厦门市华昌小学语文老师
获奖:厦门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用“厦门”
激励闽宁孩子
去年,53岁的湖里实验中学老师潘美萍主动申请到2000公里之外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中学支教——不是为了评职称,是因为“同一片蓝天下的教育公平”。
这是这位历史老师第二次支教。2019年,潘美萍主动要求到甘肃东乡县支教。最初,条件的落差让她吃惊,操场尘土飞扬,饮食也和厦门完全不同,素菜、米线一锅煮。
不过,当地对支教老师的渴望,让她忽略了这些困难。潘美萍说,他们认为支教老师都是专家,这也使得潘美萍爆发出强烈责任感。
支教老师晚上都到附近饭店吃饭。有一天,他们点了浆水面,但老板说,没有了。这时,在饭店吃饭的一位干部模样的人站起来告诉老板:他们是来支教的老师,他们想吃什么你们要尽量满足。后来潘美萍才知道,那位站起来的人是当地教育局的李书记。
第一次支教历时一个月,潘美萍意犹未了。去年,她再次要求支教。
第二次支教,潘美萍的主要任务是带好教闽宁中学历史组的三位教龄三年以内的老师。走进课堂听课,潘美萍倾尽全力,她认为这些老师的坚守,点亮了闽宁孩子学好历史的梦。
由于当地老师病假,潘美萍先是承担六个班历史教学,后来又分担了两个班的教学和住校生晚自习管理。潘美萍用“厦门”来激励孩子们,她带去厦门明信片,学生们回答对了,就奖励一张。
潘美萍说,有个学生在集齐明信片过程中爱上厦门。那个学生这么说:“老师,几年之后我一定要去厦门,我一定要去厦大,你等着哦。”潘美萍认为,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也是支教的意义。
潘美萍
任职: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历史老师
获奖:厦门市支教奖
让学习困难生
担任课代表
魏晓雪工作才两年——2021年,她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以高分考入厦门三中。不过,她看上去富有经验,这缘于她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她的乐观。
魏晓雪认为,厦门三中每年新引进的老师不多,她因此获得更多机会。她被推荐参加厦门市、区、校级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都取得了不俗成绩,例如,在厦门市五项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市级二等奖,在厦门市高考学科优质试题征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厦门三中的普高生入学成绩并不理想。魏晓雪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一些孩子不懂得学习方法。这位生物老师凭借过去家教经验,教学生学习方法。魏晓雪说,普通孩子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只要老师给予关注,学生进步很快就能看到。
魏晓雪的眼中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她的生物课代表是生物的学习困难生。她认为,课代表距离老师最近,老师反倒可以给学生更多指点。她班上的班长,原本学习平平,但魏晓雪看到他的闪光点,把班长重任交给他,发现他对管理富有天赋,做事井井有条。得到老师信任后,这位班长开始在学习上发力,一下子进步了五六十名。
魏晓雪还创新班级管理体制,将班级分成小组,通过小组量化加分制来规范学生各项行为,并及时对学生各项情况进行反馈跟进。她所带班级八项评比综合成绩优异,所带班级生物均分位于年段第一。
魏晓雪
任职:厦门市第三中学生物老师
获奖:湖里区优秀老师
和小朋友
产生共情
厦门教师三大赛事,廖水连在三年内参加了两项并获奖——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市青年教师岗位练兵一等奖。
这类比赛压力大,强度高,不少老师退避三舍。但是,廖水连却认为,参加比赛,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每一次的比赛,都会使自己提高一点,连周围的人都可以看到。”廖水连就这样从普通老师提高到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当然,虽然职务进步,但她依然要带班。
廖水连说,只要你态度转变了,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这位幼儿园老师,谈起孩子,滔滔不绝。她的心里藏着很多孩子的案例,譬如说,有的孩子会在她咳嗽呛到时,跑去倒水递给她。新生入学,幼儿园经常是“听取蛙声一片”。廖水连的方法是先去家访,记下孩子习惯,例如,有的孩子需要摸着妈妈嘴唇入睡,有的要摸着耳朵。开学后,这些特殊孩子会被做“记号”。廖水连说,并不是也要让他们摸着老师的嘴唇和耳朵入睡,而是照顾的老师会相对固定,让孩子和老师产生共情,慢慢地,就会减少分离焦虑。
不少人认为,幼儿园老师是最没有成就感的:孩子年龄还小,通常不会记得幼儿园老师。但是,廖水连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和孩子在一起,幼儿园老师一辈子都是天真的,幸福的。
廖水连
任职:厦门市金林湾花园实验幼儿园
获奖:湖里区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