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搜狐旅游美食【万物之乡】系列报道之-涪城麦冬。关注搜狐美食,溯源万物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涪城麦冬千金宝,本草遗株万国珍”,4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伴着和煦的春光,四川省三台县涪江两岸的河滩地带,6万余亩麦冬相继成熟进入采收时节。行走在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满目葱茏,麦冬地里一片忙碌,随处可见采挖麦冬的村民,大伙儿都满心欢喜忙着“淘金”。

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

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生产加工工艺繁杂

川麦冬的加工总体分为三个过程、十个步骤,前期为摘果、清洗,中间是干燥,最后是精加工,完善的加工工艺是保证川麦冬品质稳定的重要因素。

采挖麦冬时,用特制的钉耙插入土层,摇松土块,拔出麦冬植株,抖掉泥土。采挖摘果的过程要小心翼翼,因为麦冬含有大量多糖物质,若碰撞受伤,糖分溢出产生氧化,产生坏果,干燥后的麦冬就会出现黑块,商品流通中称为乌花,品质就下降了。麦冬采挖后要摘掉块根,拿去清洗加工,余下的苗拿去剪苗栽种,摘下的麦冬要及时清洗,可以在河水里淘洗,也可以用滚筒冲洗。

其中干燥是关键环节,干燥方式又有晒干和烘干两种。自然晒干是川麦冬传统的加工工艺,晒干过程中反复地揉搓对于品质形成至关重要,这也是川麦冬独有的加工工艺。采收好的大片麦冬铺洒在太阳下,被春季已有些火辣的阳光炙烤着,蒸发水分,自然晒干的麦冬形体饱满、气味清香、质地沉实,是真正的高品质麦冬。

但麦冬晒干费工费时、效率较低,天气变化也难以把握,现在普遍是烘干。烘干有两种方式:平炕和滚筒。不管是晒干还是烘干,麦冬都需要进行精加工,主要包括去须根、分级、挑选三个步骤。

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麦冬的收获季也是栽植季,过早或过晚采挖麦冬颗粒干瘪,品质降低。采挖收割过后,马上就要忙着翻地、平整,然后再次种植。

麦冬早已深入三台人的日常生活,每年春节大餐的菜单中,麦冬炖鸡必不可少,还会端出热腾腾的麦冬茶招待亲朋好友,大家一起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一方水土养一方麦冬

涪城麦冬是中国名贵传统中药材之一,药食两用,有“涪城冬千金宝,本草遗株万国珍”之说。因西蜀古都涪城县曾建于今涪江流域三台境内,元末明初,当地人民培育野生麦冬为家麦冬,故得名“涪城麦冬”,又名“川麦冬”、“绵麦冬”。“麦门冬, 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这是《神农本草经》对麦冬的记载和描述,麦冬气微香,味甘、微苦,药用价值很广,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是中药里常用等药材。

因受气候、温度、土质、加工技术的影响,各地所产麦冬品质各有差异,据《中国药典》记载,位于东经104°56′、北纬31°15′四川绵阳所产麦冬品质最高。

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

明嘉靖时期《潼川志》(1522年—1566年)抄本卷五赋役志·物产谷·药中罗列出潼川产的33种中药材,其中就有麦冬; 乾隆《潼川府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刻本)卷三、土地部三载中记载:麦冬又名“麦门冬、禹余粮、禹韭、阶前草。肥地丛生,叶尺余,四季不凋,有须者,根如莲珠。形古人,惟用野生。后世多是种莳(移植、栽种)并采根为果,陶宏景称为断杀,要药,固有余粮之名,潼产有甘、苦二种,亦近年始见之。”清嘉庆《三台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刻本)卷八物产志记载:麦门冬,禹韭、阶前草,叶青如韭,肥地丛生长,四季不凋,为四川著名川产地道药材之一。

三台县古为郪国,唐为梓州,在历史上一直为四川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1160年前,梓州药市已是全国最大的药市。中国药业史记载,在中药材集散地形成定期、大型药材交流会兴起于公元859年蜀地梓州(今三台县),唐末传到成都,形成官、商、民共庆局面。梓州药市虽历经千年不再繁荣,但是三台中医药文化和产业从未断代。

三台县涪江流域九个镇(乡)是“涪城麦冬”的主要产区,是全国最大的麦冬产销基地、川麦冬集散中心,享有“中国麦冬之乡”美誉。涪城麦冬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6万多亩,总产量1.5万吨以上,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麦冬出口量的80%以上,远销至东南亚、欧盟以及日本、韩国。为三台这个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县城贡献近40亿元产值。

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

涪城麦冬,一直是三台县一张靓丽的名片。2005年,“涪城麦冬”成功注册地理证明商标;2006年0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涪城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10月,涪城麦冬顺利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同时获得“四川省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在全国中医药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2020年7月,中国和欧盟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涪城麦冬”被列入首批双方互认的“100+100”地理标志名单。

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医界也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作为中药材大省,四川中药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主要体现在中药材种类数量多、重要品种多。道地药材因为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等特征为中医药区别于其他民族医药的特色之一。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西北部,四季气候分明,因其毗邻涪江沿岸,水源充足、灌水方便,沙泥质土壤潮湿且肥沃,十分利于麦冬的生长生产。当地以三台县芦溪镇涪城村及涪江两岸为“涪城麦冬”主要种植基地。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猪粪是最好的肥料

别看小小的麦冬,丰产丰收可是大有“诀窍”。三台县坚持“以种定养”,推行生态循环种养种植模式,因为牲畜产生的粪污就是麦冬最好的养料。通过粪污循环利用模式,将产生的猪粪、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利用、固体粪渣利用以及沼液综合利用等多道工序,形成“猪—沼—肥—药”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养殖业—能源—种植业”的自然生态转换,大大提升涪城麦冬的品质。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

三台县紧紧围绕麦冬、生猪等主导产业,以芦溪镇、永明镇2个镇20个村为主要阵地,全力建设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园区内1631口6.2万立方米沼液储存池星罗棋布,4.1万余米沼液管网铺设田间,管网未及之处,1694辆沼液运输车辆穿梭乡间,园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粪污经过沼气发酵后,通过管网直达每颗麦冬根部,这既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麦冬品质。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

同时,当地还成立麦冬“三沼”综合利用合作社1个,负责设施维护、粪污收集处理、还田利用运营。充分利用麦冬生长特性,探索总结了“药—粮—菜”复合种植模式。生猪养殖小区里,绿树成荫;四面坡地上,柑橘长势茂盛……简单来说,在养殖场边建沼气池,畜禽粪便成为沼气原料,利用沼气煮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种植无公害蔬菜、麦冬和果树,既解决了污染源的问题,美化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涪城村恰好位于园区核心地带,全村大力推行三沼综合利用,实现生态种养循环,如今,涪城村早已是“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沼液存储池和管网布满田”的产业新景。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近年来,三台县坚持立足绿色生态、品质优先发展战略,将麦冬列入“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麦冬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建设,通过全县粪污收集、预处理、转运、生产、销售一体化市场运行,实现全县大循环,不断提升麦冬品质。

如今,全县麦冬大健康产业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化发展“快车道”,成为了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下一步,三台县将把涪城麦冬建设成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

深耕细作麦冬价值

麦冬浑身上下都是宝!麦冬块根用于制药、须根可用于开发衍生产品,四季常青的麦冬苗不仅是中国各地常见的绿化植物,更是品质上佳的家禽、牲畜饲料。 为了更好地发挥麦冬价值,当地还组建了四川省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聚合各方资源,积极打造生产企业集群,推进一二三产及科研的高质量创新联动发展,并邀请土壤、种植、药学、食品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智囊团”,进行麦冬全产业链攻关。目前,三台县麦冬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近几年,三台县致力于推进麦冬精深加工和提升其附加值,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实力科研院所,构建川麦冬全产业链研发平台,研发符合国家政策标准的衍生产品,成功打通了麦冬须根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综合开发利用之路。

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_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

目前,领旗食品、中兴药业等麦冬饮料、饮片生产线相继投产,精深加工率58.3%,形成了麦冬高端饮片、麦冬食品、麦冬日化产品三大衍生产品系列。依托2019年四川省通过的麦冬须根可以作为食品综合开发利用政策,研发生产出“唛咚润汇膏”和膨化麦冬产品,打包成三台自己的地方特色伴手礼,突破麦冬精深加工瓶颈。

猪粪利用栽培平菇技术_致富经用猪粪种蘑菇视视频_猪粪种蘑菇技术视频

作为药材,它为千万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作为商品,它给三台县老百姓带来了幸福美满的优越生活与传承了五百年的浓厚记忆;作为食品,它或被冲泡成一杯茶水,润人脾肺,给人清香,或加入浓浓鸡汤,为鲜美再添一道营养;作为金字招牌,涪城麦冬以一张闪耀的名片,正为道地川药大军打通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

关注搜狐美食,溯源万物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联系我们:xiaolisun@sohu-inc.com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