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电 土地不只长庄稼。跳出农业抓农业,转出田地小圈子,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昔日毫无朝气的乡村,如今生机盎然——
县里富,农民也得富。城乡必须统筹发展。勃利县在抓富县的同时,打破旧框框,用新思维、新打法,把让25万农村人口致富的大事抓在手上,很快抓出了成效。
(一)
收获季节,来到勃利县永恒乡,总计近2万亩的黑土地上,展现给人的是花的海洋。2001年,永恒乡首次试种万寿菊258亩,去年发展到1.8万亩,今年已达2万亩。万寿菊每亩纯收入达500多元,“一亩万寿菊,两亩玉米棒,三亩大豆账”在当地成了农民的顺口溜。农民种“花”田,昔日不知为何物儿的东西,如今成了致富财源。
有人用一句话向记者描述几年前的勃利农村:“全县170万亩耕地,蔬菜几万亩,都是老三样:水稻、玉米、大豆。”而且,这里玉米亩产一般就400多公斤,大豆仅有150公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6亩。想致富,必须找出路。“耕地再少也是资源,土地上不应只是长庄稼,长出的粮食也不应一卖了之。”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创新思路,该县各级干部教育并引领农民在做足土地资源上下功夫:“调结构,上优质,大养畜”。
烤烟每亩纯收入近千元,县里有烟叶经销公司,他们引领农民种烤烟,近几年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今年这个县又对将新建的1300座烤烟房各给予1500元补助。全县烤烟面积持续增长,去年全县种烟2.3万亩,烟农收入2034万元,今年全县已落实烤烟4.5万亩,预计可收入5500万元。近几年全县还发展优质大豆28万亩、优质玉米40万亩,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已达到30多万亩。
利用大宗作物玉米及其大量秸秆的优势,这个县“主副换位”,积极发展牧业生产。目前,全县已有达标或具有相当规模的养殖专业村38个、养殖小区27个、各类养殖专业户2600多个。到去年,畜牧业已呈突飞猛进之势:牛存栏11万头,猪14万头,羊13.9万只;分别是四年前的1.6倍、1.5倍和2.5倍,年“过腹增值”转化玉米1.2亿公斤。县五方种猪场还发展成为全国六家绿色食品A级猪肉生产企业之一。
(二)
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不能仅靠其自身。跳出农业抓农业,实施产业化,让农民致富的路子更广。
近几年,勃利县全力打造农业龙头企业。2003年,县里引进上海客商成立沪勃利泰粮油经销公司,支持其做大,县里随后把制粉厂以较优惠的条件出售给这家有实力的企业。该企业投资800多万元建起精制米厂,今年已与农民签订玉米种植合同20万亩,大豆种植合同30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合同由上年的1.5万亩扩大到5万亩,带动起1.7万农户共同发展。
建起大龙头,龙尾舞起来。引进安徽客商建立的金鼎畜禽屠宰加工厂使全县大鹅饲养量快速增长:2001年还仅有3万只,去年达50万只,今年全县将有60万只大鹅经“金鼎”南飞上海、南京等地市场。几年来,该县已扶持、新建种养业龙头企业二十几个,在农民和市场间架起无数座桥梁。
城乡统筹发展,为农民致富打造“坚石”基础,几年来,这个县投入7550万元修筑通乡公路。去年,大四站镇到吉兴乡的30公里白色路面已建成通车,今年11月,勃利镇到常兴乡,勃利镇到抢垦乡的两条通乡公路将建成通车。三条路共90公里,均为白色路面,将连接起全县杏树乡以外的所有乡镇。
(三)
跳出土地,跳出农圈,打造新兴产业,把闲置的用起来,勃利县农民致富路更宽。
勃利县“五山一水四分田”,但这“五山”多年来除了能限量采伐一点木材,似乎别无它用。创新思维,他们把目光聚焦于此。2003年,保有较好的原始红松林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有水量充足、宜于休闲漂流的乌斯浑河的“西大圈”火了起来。该县经向上争取,采取集体投资和职工集资入股的方法,在红星林场迅速建起“西大圈森林公园”。原来只被砍伐利用的森林资源成了唱响旅游大戏的主角。这两年,红星林场的“闲人”开始忙了起来,青壮年防火、护路、清河道;妇女及年龄稍长者投资千八百元支起个烧烤棚、搭起个小饭摊,均获得不菲收入。原来,这里盛产的蓝靛果要等人到山里来收,每公斤只卖4元;这两年货物直接卖到游客手里,价格成倍翻。
勃利地少人多,劳动力闲置也多。跳出农圈、走出田园,上世纪60年代曾有400多名温州青年在勃利插队,利用这一优势,他们把一批经过培训的能人送到温州。一花引来万花开,目前,全县已有500多人到温州开饭店、当保姆、做服装,闯出一片新天地。2003年,58名勃利青壮年到浙江温州开起“大巴车”。
这几年,勃利县积极打造新型农民,把劳务输出工作真正摆上日程。他们建起县技工学校和县劳动培训中心两个培训基地,每年采取集中办班、下村入户办班、发放光盘和培训资料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培训农民。该县还在哈尔滨、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建起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去年,该县共转移输出劳动力5万余人,其中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的达3.7万人,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多元。县有关人士预计,今年劳务输出的情况更将好于上年。
勃利很多地方都在变,变得让人们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