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南通263”关注,六一燥起来!
海安大公,南通市的北大门,多年来,在环境考核失分点上,水污染总是处在最为醒目的位置。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发觉这里的水环境不容乐观,乡村河流往往是一条条臭水沟。每当夏季来临,走近河流常闻到一阵酸腐臭味,在河里摸鱼捉虾已是历史记忆,更别谈能在水中浣衣洗菜了。
为挽救水环境,重现清澈水质,大公镇政府痛定思痛,三年磨一剑,带领广大群众打了一场治理水环境的人民战役,还水一个“清白”。
污水管网进村入户
01
早在2018年7月,大公镇就开始着手铺设污水管网。为全面落实“263”黑臭水体整治任务,进一步扩大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范围,大公镇提早谋划、科学安排,于2018年夏召开了2019-2020年度村庄生活污水管网设计工作推进会。在推进过程中,各村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扩大这一惠民工程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好涉及接管的农户思想工作。目前大公镇15个行政村已有九个村建成村庄污水管网,实现农户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根据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任务安排计划,到2020年将实现15个行政村全覆盖。
禁养区养殖户关停
大公镇是全市有名的养殖大镇,农民传统的致富途径就是养殖畜禽。但是,大量的养殖户导致了粪污无序排放,特别是处在沿河两岸禁养区的养殖户数量众多,导致的河体污染不容忽视。
为改善全镇畜禽养殖污染现状,早在2017年5月,大公镇就召开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题推进会。会议成立了四个督查推进工作小组,对通榆河、北凌河两岸四个村重点户进行跟踪督查,确保相关养殖户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关停协议。并要求各村按照水美乡镇创建要求,结合263专项河道整治细排急需疏浚类黑、恶、臭河道沟塘等不易关注的死角,并及时跟踪督查,各村主要负责人递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责任书。截止2019年5月,计划关停的184家养殖户已全部签订关停协议,其中已有123家养殖户去除了养殖功能,关停到位。
禁养区养殖户关停工作公平公开,按文件规定丈量关停面积,一村一户一档,一表一图进行管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关停户的补助到位。关停后期,不少养殖户都表示支持,凌东村养殖大户储开桂说:“养殖行业不稳定,也存在一定风险,再加上全国都在宣传河长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群众也应该积极配合,打算把养殖场收整干净后重新装修,留作他用。”
随着禁养区养殖户的逐步关停,附近的河流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提升,河水重新焕发了生机。
推进河长制多态管理
04
随着南通市河长制的推行,大公镇加紧落实河长制制度,让每一条河都有河长,推行河长制,实现河长治。为了增强河长制的社会效应,2018年12月,大公镇政府举办了名誉河长、河道巡视员聘任仪式。受聘请的名誉河长有镇明星企业家、老干部代表、教育精英和农民体育达人。名誉河长们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宣传优势,特别是素有“南通飞毛腿”之称的体育达人陈进同志,负重40斤跑百场马拉松迎北京冬奥的行动,让“海安河长”精神传名世界。
各河河长均充分发挥了乡贤示范带动作用,在履职尽责的同时做好“宣传员”,带动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投身治河、护河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与此同时,各村组织保洁员队伍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打捞;组织环保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护河养河的重要性。在持续性的宣传带动下,沿河村民逐步改掉了向河坡倾倒垃圾的习惯,能够做到垃圾入桶,自觉维护周边河道的清洁。甚至有的农户主动投放草鲲、花鲢、白鲢等清淤能力较强的淡水鱼,达到“以河养河”水常清的目的。其中行动较快的几个村,去年年底已经获得了鲜鱼大丰收,体会到“分年鱼”的乐趣。
通过近三年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大公镇的水污染治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硬件设施到理念宣传,大公镇都有力诠释了系统治理水污染的真谛,黑臭水体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清澈无味的活水。
今天的大公人更愿意亲近河流,因为水质的改善,今年河中野生淡水鱼、河蚌、河虾、螺蛳等河鲜普遍增多,大伙儿“靠河吃河”,享受着水质改善带来的自然馈赠。现在的大公,随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的田园风光,为维护这得来不易的优美环境,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大公镇将持续发力,长效管理,将系统治理水污染推向纵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