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实验小学

建立“五步”管理机制,拓阔“课服”空间

一是统建构,筹划“精品课程”。整合优秀师资,建设“1+X+N”精品课程群:扎实的“1”即构建基础托管服务,丰富的“X”为多元课程个性选择,多元的“N”是学科课程补充服务。从“基础性、发展性、探究性”三个维度,构建“文化传承、艺术美育、体育健身、科技创新”四大课程体系。

二是细参谋,做好“选课顾问”。聚焦学生个性化需求,分析学生成长特质,给出选课建议,助力家长精准荐课,打好精准服务组合拳。

三是重监管,谋定“行动标准”。建立管理团队巡课群,通过定点巡视、场地检查、放学协管,加强每日课堂常规监管,对各类课程进行月抽样访谈,监管课程实施动态。

四是精规划,搭建“展赛平台”。注重“展示平台1对1”,为部分课程搭建“快闪、我要上六一、小小朗读亭、特色成果展示”等平台,为更多学生创造展示机会。

五是多举措,开展“过程评价”。开设校长信箱,常态开门纳谏,以“问题抄告单”形式,及时反馈授课教师。开展课程评价,坚持“客户选择”视角,无需求不开班,促进课后服务课程及队伍迭代更新。

泉州市晋光小学

打造“一四二”特色课程,活态传承“海丝文化”

一是秉持一个理念:素养为本,以文化人。南俊校区周边分布承天寺、开元寺、府文庙、清真寺等世界文化遗产点,东海校区毗邻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蟳埔村,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推进“海丝文化”与课程融合,研发“传承非遗古韵·绽放海丝风采”特色课后服务项目。

二是开设四类社团:自主选择,满足需求。语言类,以“海丝小导游”“学生自编作文集”“英语码书”,引导学生用声音、文字、视频介绍“海丝文化”;艺术类,用闽南舞蹈、南音、“蟳埔簪花围”、创意团扇、“妆膏人”手工制作,引导学生用艺术形式表现多彩“海丝文化”;文体类,创编功夫扇操、“狮舞晋光”,引导学生在发扬体育精神中创意传承“海丝文化”;科技类,开设“船模工坊”、“数字海丝”3D打印工坊,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科技进行“文创”。

三是沟通两个场域:里应外合,活态传承。校内“三个着力”激发传承活力,着力营造浓厚的传承氛围,着力探索高效的传承教学,着力创设多元的传承展台。校外“走出请进”提升传承品质,走出去调查、实地采风、走访,储备丰富课程资源,请进来非遗文化传承人,提高学生文化涵养和实践能力。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推行“五四三”课后服务模式,聚焦素养培育

一是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以多元培养满足多样化需求。除基础托管服务外,围绕文化传承、体育健身、科技创新、艺术涵养、劳动实践五类拓展性课程,开设六十多个社团,涵盖各学科及棋类校本课程,打造课后服务“营养自助餐”。

二是实施“四轮驱动”工作机制,以规范管理活化育人效益。自主选课,推出“总菜单”,教师协同家长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课程;专兼结合,本校优秀师资与社会专业人士共同担任指导教师,组织进校园演出、体育赛事;制度保障,建立指导教师签到制度和学生点名制度,安排巡课人员分工定点巡查,不定期对教师、学生进行个体访谈,实时反馈、解决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依托家校双向沟通、学生意见反馈以及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多维度评价服务过程和成效。

三是优化“三层递进”培育路径,以互联互通促进可持续发展。明晰课内与课后服务课程之间承接联通关系,制定不同学习层级要求,让课后服务成为课内课程的能力提升延续,一轴两翼,合力支撑,优化“合格学生-有兴趣特长的学生-高素质学生”的培育路径。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科技创新伴童年,不负课后好时光

一是突出“玩•趣”。每周二、周四开设“玩转百拼”社团,学生将电子元件进行组合,模拟、拼装和设计出各种有趣的电路,从简单的点亮一盏灯到复杂的三极管集成电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各种电路的装配,实现丰富的视听效果。

二是突出“思•编”。每周三、周四开设“AI编程”课程,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通过编程学习资源平台充分发挥创意,将程序逻辑与学科相结合,用数字和代码表达自我,制作交互式故事、动画、游戏、音乐和艺术等各种作品。

三是突出“创•动”。每周一开设“趣玩无人机”社团,学生在学习无人机发展史、构造讲解、飞行理论知识、组装、模拟器飞行练习等知识后,用无人机进行实际飞行练习,体验前所未有的竞速乐趣。每周二、周三、周四开设“人工智能俱乐部”,学生应用积木块、齿轮、电机和超声波等多种零部件,设计、制作机器人,经过不断编程、运行、调试让机器人作品动起来。

鲤城区实验小学

引进校外资源,丰富课后服务课程

一是健康榜首——“梯队建设”变“服务标配”。与泉州市体育学校深度合作,邀请体校优秀教练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以“低起点、易操作、年段制、普及化”四项原则,建设男女足球队,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年一次足球节,做到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

二是艺术立美——“遇见非遗”变“育见文化”。引入“非遗文化”,“小切口、微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社团活动,如金苍绣、木偶戏、梨园戏、剪刻纸,邀请项目保护单位、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到校授课,让学生零距离、亲身参与感受非遗魅力。

三是劳动加能——“空白领域”变“大有可为”。将劳动课程与社团活动互相渗透,劳动教育实践与教学学科有机融合,成立“百草园实践园”“木艺工坊”,聘请蔬菜基地专家、学生家长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多样化劳动实践,让学生成为实践基地主人,认识大自然发展规律,养成热爱劳动良好品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

构建“3+”课后服务模式,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3+”服务程序,即构建“学生自主作业+分层专题辅导+花样体育锻炼”三段式课后服务程序。学生自行对课内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拓展练习,老师针对问题辅导答疑,给予学生精准帮助。体育锻炼时间,毽子操、韵律操、五祖拳等花样体锻组合,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放松身心。

“3+”课程体系,即开设“发展课程+学科课程+趣味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开设多元化的“勤毅”课程体系,涵盖四十几门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养发展。

“3+”培养模式,即实行“自主选择+规划安排+分层培养”,助推学生个性化成长。推行“选课走班”制度,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建立“一生一课表”。根据学生选择和实际发展水平合理规划,科学安排合适的班级。如少儿编程分设基础班和提高班,零基础的学生安排在基础班,由本校信息技术老师教授基本编程知识,有一定编程知识的学生则安排到提高班,由外聘的专业老师教授编写代码,分层培养,因材施教。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

以“菜地”为载体,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是打造真实的科学情境。学校聘请专业团队,将学校墙体附近的绿化带改造成真实菜地,开发“绿芽”红领巾科学教育实践园地,由校长统筹规划,各年段分得一块“责任田”,班级间协商合作,带领学生植种各色瓜果蔬菜,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体验各科学知识的应用。

二是开设特色科学实践活动和课程。开设《菜地科学家》课后服务课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怎样防治病虫害、维持菜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三是建立家校社共育体系。邀请家长、社区服务人员、热心人士等指导学生植种,形成校内外结合、专兼职互补、多层次搭配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四是以“地”促赛。在课后服务中开设的steam课程中,通过以菜地为应用场景,让学生设计各种有利应用于菜地的机器人,如“播种机器人”“浇水机器人”等。

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

巧借科技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一是强师筑梦,助力教学相长。做好节前部署,师生提前设计筹划。内外联动,组建素质较高科学类社团教师队伍,定期培训教师,开足开齐科学课程;营造氛围,补充大量科普书籍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开展开幕式表演;用好社会课堂,让专业领域家长进课堂,让学生到科技馆、科技企业,体验科学奥秘。

二是丰富课程,保障学有所获。开设丰富科学社团课程,备战科技节,提高科学实践和思维能力。学生在C++社团用编程实现程序稳定运行,在3D one社团制作作品,在机器人拼搭社团创作机器人,在VEX社团开展机器人挑战赛,在电子百拼社团拼装电子积木,在科技小制作社团开展产品创作。

三是多维评价,促使行之有向。结合科技节各比赛,开展多维评价,使学生学有方向。如种养植物感受生命成长变化,科技制作激发无限创意,趣味实验玩科学,创意搭高体验结构魅力,设计科技节logo、3D模型、创意编程享受创造快乐,绘制科幻画畅想未来。

石狮市世茂实验小学

开展“家门口的博物馆”学科融合课后服务特色课程

石狮市世茂实验小学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距100米,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开展“家门口博物馆”学科融合特色课程。

一是学科融合,开设“丝路”特色社团。开设丝路导游、丝路美艺、丝路舞艺、丝路工艺、丝路考古等十余个社团,融合语文、美术、音乐、劳动、道法等学科元素,利用博物馆的场馆资源,精心设计实践性活动内容,约近百名学生参加。

二是馆校共建,实现区域教育协同。学校与博物馆签定“馆校共建”协议,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多维协作方式。社团成员可根据课程的需要免费步行进入博物馆内考察、观博、写生、实践,邀请博物馆工作人员定期到社团宣讲文物知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地域风情。社团活动成果以海丝馆为基地,开展红领巾志愿小导游、博物馆写生与工艺制作展览、大型丝路穿越剧演出、考古小探险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拓宽学习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博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石狮校区

构建地方特色科技课程

学校以“科技成就梦想”为办学特色,与高校科技教育团队合作,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科技课程。

一是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结合学校周边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展“走进大山屿”“走进石花膏”等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科学调查,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开展“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创新创意”主题小组调查体验。

二是开展科学影像拍摄活动。学生利用手中的摄像机,将具有本地特色的“紫菜”“渔船”“石狮海丝三宝”“舞龙舞狮”,整理拍摄成科学影像,普及科学知识,感受家乡文化。

三是创建乡村创客室。分年级开展社团课程,低年级Wedo智能机器人编程、中年级Enjoy-ai图形化编程、高年级Arduino创意编程,引进高校专家团队入校指导创客课程建设,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

四是开展科普活动。邀请专家名师开展各类专题科普知识讲座、指导科技创新项目、开展校园主题科技节,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晋江市潘径中学

优化利用资源,打造精品课程

一是服务资源“丰衣足食”。学校与晋江市艺达木雕美术有限公司、东石镇三福农场、东石镇龙江荟游泳馆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研学基地,校内外资源联动,一体化育人。

二是服务课程“赏心悦目”。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开设木雕、木版年画、木偶、足球、游泳等多种服务课程,聘请福建省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等名家名师,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课后服务指导。

三是服务菜单“精益求精”。学校形成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调整课后服务内容,阶段展示课后服务成果,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学校的木雕非遗项目获评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木版年画》在“晋江市乡村‘复兴少年宫’特色手工技艺项目展示活动”中荣获市一等奖。

晋江市实验中学

以科创赋能教育,用智慧引领未来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科创教育工作机制。对外借助毗邻科技馆优势,向内挖掘培养师资和培育苗子,每年组织选拔有科创兴趣特长的学生作为培养教育对象,推动地理、生物、体育等学科的户外科学研训、历史等学科的科普制作。配套长效激励机制,肯定科创教师的投入,让其安心钻研与提升业务能力。

二是潜心研训,加快科创课程建设步伐。加大科创校本课程研发力度,汇编社团活动优秀案例,打造适合校本化的科创教育课程,编程社团、人工智能社团均使用本校开发的相应校本课程。

三是统筹规划,多方搭建科创活动平台。以“科技文化体艺节”为契机,按学科为单位,展示学生独立创作的水火箭、火星撞地球、科普漫画、小制作等科普成果,定期举办科创社团展演活动,承办市级科技活动赛事。

四是聚焦素养,落实“五育并举”面向未来。将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开设创客教学、3D打印、激光切割、人工智能开源教学、无人机、机甲大师等系列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色发展。

南安市

升级暑期课后服务“配方”

一是多元服务更好选。跳出“学校带娃”单一路径,注重协调规模小、师资弱的小学,积极争取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乡镇、大学生志愿者及热心企业、乡贤支持,“拼团”提供“职工子女暑托班”“复兴少年宫暑期夏令营”“圆梦工程暑期活动营”等多种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学习、探索、实践多元需求,开设暑期服务点128个,参与学生2.4万人,参与服务人员1845人。

二是多样课程更好玩。要求各校(点)建立“作业辅导+素养提升+特色项目”课程体系,在满足作业辅导和艺术、文学等素养提升的基础上,开发蛋挞饼干DIY、竹竿舞、机器人拼装、魔方等富有童真、童趣、童味的课程,开展特色项目100多类。

三是多维调控更好评。要求各校(点)运用5W2H分析法,即WHY为什么开设服务,WHAT开设服务是什么,WHO服务的主体和客体是谁,WHEN服务时间是否合理,WHERE服务地点是否安全,HOW服务如何开展与提升,HOW MUCH经费来源与分配,对暑期课后服务进行全盘规划、全程监控。建立市、校、点三级暑期课后服务监督体系,开展随机督导、访谈,确保服务安全、公益、普惠、优质。

南安市蓬华中心小学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放飞学生科技梦想

一是做好科学启蒙教育“加法”。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校园科技节、小小发明家、变废为宝等科普活动,主动邀请科技协会、公益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表演,泉州市“启梦者”基层科普巡展走进学校带来一场科学盛宴,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是做好学生素养拓展“加法”。依托课后服务、乡村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教学点三个平台,开设“机器人拼装”“无人机编程”“航海模型”等科学课程,通过教学、竞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无人机社团与航模社团成为最受欢迎的科学社团,培养了一批科技小能手,曾多次参加南安市、泉州市乃至全国性比赛。

三是做好教师业务提升“加法”。对内选拔优秀老师进行系统培养,充实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对外邀请专业人士进校支教、送教,双管齐下,形成“内育良才,外引名师”的良好机制。

永春县实验小学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做好“双减”之加法

一是加一个馆——“走近名人”,培育家国情怀。在校史馆开辟专栏,开展“走近名人”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收看纪录片,学习杰出校友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将军的先进事迹,感受马兰精神,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二是加一条街——“玩转古街”,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定期组织五里街古街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寻访古街景点,感受古街悠久的历史,现场体验纸织画、香道、南音、提线木偶、布袋戏等传统非遗文化魅力,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古街当志愿者讲解员。

三是加一套拳——“鹤拳健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作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利用地处白鹤拳发源地优势,以大羽村白鹤拳武馆为实践基地,把永春白鹤拳引入校园,创建白鹤拳文化长廊,编写《永春白鹤拳》校本教材,编改成适合小学生训练的白鹤拳操,组建白鹤拳社团,聘请专业教练传授拳术。

四是加一本书——“亲子阅读”,走进书店浸润书香。推广家庭阅读,与永春县新华书店定期联办亲子阅读活动,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共享亲子阅读之趣,开启幸福书香旅程。

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科学社团趣味浓,课后服务有“温度”

一是开辟种植园,体验科学种植。在天台开辟种植园,种植大棚蔬菜,以班级为单位,划分种植区,学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到菜园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生长。通过校内教师指导、聘请校外种植员、邀请家长志愿者教学,开展“丰收菜园”评选活动,让学生体验种植乐趣。

二是结合养殖池,学会科学养殖。利用“最美庭院”中的“溪舟池”饲养金鱼,老师教授学生科学养殖方法,习作社团让学生做观察记录,写成作文,把科学与语文学科相融合。

三是走进科技馆,点燃科学梦想。设置科技馆,摆放“水力发电”“磁力线”“雅各布天梯”“静电乒乓”“米压风筝”等器材,学生动手操作,感受科技力量。

四是学习编程课,体会创造乐趣。结合不同学段开设少儿编程、机器人等课程,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制作动画、绘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点亮“星标”★

精彩推文不再错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