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又称鳝鱼,营养价值高,可作上等佳肴,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昂贵。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建池进行人工饲养。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池。在向阳并有一定水源和土质较坚实的地方建养殖池。养殖池有泥土地、水泥地和泥结构四周砌砖等三种类型。如面积较大的养殖场,则以水泥池最佳。面积可10—15平方米,深0.8—1米。池壁设置小洞穴,池塘铺塘泥30厘米,以利鳝鱼钻洞休息。蓄水10—15厘米。水面处设置进出水口,用聚乙烯细网防逃。池面用一半面积种植慈菇或养殖浮萍、水葫芦水生植物,作为鳝鱼遮荫潜伏栖息防暑之用。黄鳝养殖池池壁至少高出水面30厘米,以免黄鳝在雨水冲刷时逃逸。
二、放养。每年4—8月是鳝鱼产卵季节,5—6月是盛期。鳝产卵期间,到鳝鱼生活的地方寻找鱼卵,用纱布捞取受精卵或幼苗,然后将鱼卵放入小池或瓦缸中孵化、育苗。幼苗投喂鸡蛋黄、碎肉、麸饼粉等。当年或翌年长至尾重20克,即可放入大池中养殖成鱼。另外,还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幼鱼投入池中这样周转更快。鳝鱼投放的时期,以早春为宜,养到10月份,大鳝可超过150克,小的亦在100克左右。鳝鱼规格大小以放养每公斤30—40条为好,切忌大小鳝鱼混养,避免相互残杀或吞食。每平方米可养1—2.5公斤。鳝鱼具有较强的自行交配繁殖能力,一般第一次放养后不必再投入鱼苗,但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
三、喂料。黄鳝喜欢吃活食,也非常贪吃。人工饲养黄鳝,蚯蚓、蚌肉等均是好饲料,还可用灯诱杀飞虫入池,或用猪血引苍蝇产卵生蛆作饲料。以蚯蚓最佳,每7—8条蚯蚓可增加鳝肉1克。黄鳝对食料的选择性严格,长期投喂一种食料后,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其食性。因而在改变投喂饲料品种时,须在前2—3天内不投饵,以使其因饥饿而不择食,食用新的饵料。黄鳝习惯昼伏夜出,因此,初放养时给饵的时间,宜在每日下午4—5时,或在傍晚天黑以前,然后逐日提早喂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驯饵,即可每日上午9时或下午2时给食。亦可采用隔日投饵法,以增加其摄食量。饵料可投在木框或聚乙烯网布做成的饵料台上,投饵的地点要固定,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7%。投饵后的第二天,应调换新鲜水,保持池内水质新鲜,溶氧量多。
四、管理。黄鳝生长很慢,适宜的水温是15—28℃,水温低于15℃时影响黄鳝摄食,10℃以下完全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水温超过28℃时,黄鳝的摄食量也会降低,这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黄鳝从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管理,喂足喂好,定时定量,使鳝鱼能加速生长。对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清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饲料。入冬后必须将池水放干,并用稻草覆盖,厚度以不使黄鳝窒息死亡为度,以保护池室,不致使黄鳝因低温而冻死。春后再适时复水。
五、病害。天敌防治。在黄鳝生长期,尤其是刚放养的鱼苗和黄鳝繁殖季节,绝不能让鸭子进池捕食。夏天,有时因气温太高,黄鳝会出现中暑昏迷现象,此时应换清凉水或遮荫降温,再喂新鲜的蚌肉。黄鳝主要的病害,是梅花斑状病,症状是在黄鳝的背部出现黄豆粒大小、黄色圆形病斑。治疗方法:可在池中经常放养一些蟾蜍(癞蛤蟆),由于蟾蜍身上的蟾酥有防治和治病作用,可减少发病。如发现已经发病,可用剥去皮的癞蛤蟆的头部,用绳子系好在池内来回拖几次,1—2天内可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