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退伍军人
到一个行业发展的领头人
从零散养殖,到建立鹦鹉养殖公司
成为全国最大的鹦鹉养殖基地
左腊祥用自己的坎坷经历和不懈追求
成就了一番不凡事业
今天,让我们一起
了解云梦“鹦鹉大王”的故事
天天如春晓,处处闻啼鸟。11月初,鹦鹉大王”左腊祥的公司,清脆的鸟鸣悦耳动听。
湖北锐锋鹦鹉养殖有限公司位于云梦县隔蒲潭镇大徐村。一对虎皮鹦鹉,出厂价达到50元,利润约30元。
曾遭遇两次灭顶之灾,今年,左腊祥迎来行情最好的一年。
云梦曾是全国闻名的鹦鹉之乡,全县养鸟户一度达到3000多户。大面积疫病发生后,坚持下来的养鸟户只剩10多户。
两次劫后余生,
左腊祥是如何重攀人生的高点?
首战“乳多空”病毒
左腊祥和他养的鹦鹉。(视界网 陈保忠 陈群 摄)
左腊祥1955年出生于隔蒲潭镇。1977年退伍回乡后,曾在镇上画过广告牌,做过篾匠。
从做鸟笼起步,1986年他开始养殖鹦鹉。那时云梦正流行养鹦鹉。最初,他养殖了50对种鸟。之后不断扩大规模,到1992年养到了600对。
1993年,云梦全县共有3000多户养鸟户,饲养种鸟40多万对,年产商品鸟320万对,销往全国及欧美市场,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鹦鹉养殖基地。
好事多磨。1994年2月起,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重创当地鹦鹉养殖——幼鸟孵出15天后,开始成批死亡。北京、山东等地的鹦鹉养殖场,也感染同类瘟疫。
1995年,经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检测,发现元凶是一种名为“乳多空”的病毒。
面对无药可治的“乳多空”,专家也无可奈何。云梦养鸟业元气大伤,绝大多数养鸟户下马。左腊祥的养殖规模在云梦最大,损失也最惨重。好心人劝他改行,但左腊祥犟,铁了心要将虎皮鹦鹉养殖坚持下去。
看着家中仅剩的几十对鹦鹉,左腊祥精心呵护:不让别的禽鸟靠近,每天仔细检查饲料,喂最好的小米,饮消过毒的水。他一边养殖一边琢磨,终于研究出一套土办法。通过消毒、不断更新种鸟等方式,有效防控鹦鹉疫病。
亏损500多万元再次站起
2006年,左腊祥将一所废弃小学改建成新的养殖场。妻子、两个儿子及儿媳妇,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那一年,他的种鸟养殖规模扩大到3万多对,在国内虎皮鹦鹉家庭养殖场中数一数二。
2016年,左腊祥带领家人,投资1000多万元,在老养殖场的东边征地10多亩,新建起一栋6层养殖大楼,可养殖种鸟4万5千对。
2017年1月,他成立湖北锐锋鹦鹉养殖有限公司,在新鸟场引入种鸟2万多对。鸟舍内安装暖气片,笼里铺设自动饮水器,每天用精选的小米和自己种植的蔬菜喂养鹦鹉。
满怀憧憬,正当左腊祥准备大干一场时,刚引进的种鸟、幼鸟都因拉稀成批死亡。
养鸟30多年,头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左腊祥急得差点吐血。当时,左腊祥积蓄多年的家底全部掏空,还欠下外债,当年净亏500多万元。2017年底,从未向银行贷过款的他,被迫贷款100万元救急。他甚至想过将尚存的6000对种鸟、1000多对商品鸟全部卖光,不干了!
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左腊祥不知所措时,一位朋友提醒他化验一下鹦鹉的饮水。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超标。
原来,左腊祥在盖养殖大楼时,打了一口井,用井水养鸟。谁知井水受地表水污染,大肠杆菌严重超标。
他迅速接入自来水,有效解决了鸟儿饮水问题。
攀登高峰 永不言败
2018年起,左腊祥再上一招,对新老养殖场实行“轮休”,老鸟场休养生息,空置消毒。新老养殖场两年一换,以免疫病传染。
也是这一年,鹦鹉养殖出现重大转机——一对小鸟市场批发价高达40元,价格达历史最高。
当年,他的新鸟场养殖种鸟2万多对,出售商品鸟10多万对,产品畅销全国。仅仅一年,他就还清了上年银行100万元贷款。
今年,鹦鹉养殖再次站上风口。“我养鸟33年来,就数今年行情最好。原先批发价5元一对、10多元一对就很不错。今年一下涨到50元,而且供不应求。”左腊祥分析,鹦鹉走俏与林业部门加大对野生鸟贩卖的打击力度有关。同时,国内电商销量猛增,也是鹦鹉行情持续坚挺的重要原因。
10月24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受邀访问左腊祥的新养殖场,虎皮鹦鹉、牡丹鹦鹉五颜六色,暖气、水幕空调一应俱全。
养殖场可养种鸟8万对,目前实际存笼3万对。今年以来,他的鹦鹉已售出20多万对。预计全年可售出30万对小鸟,利润可达千万元。
养殖路上,跌宕起伏,
时有鲜花,时有荆棘。
33年来,左腊祥不屈不挠,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被人们称为“鹦鹉大王”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军人的精神就是永不言败。面对挫折,保持执着,勇敢前行,成功就在前方。”左腊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