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陇城镇党委、镇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立足县委县政府打造“一地双城三中心”的总体部署和东部文旅新城建设的美景蓝图,按照“文化立镇、产业强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生态美镇”的工作思路,落实“早、快、好”的工作作风,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在狠抓生态建设的同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陇城镇经济向更高方向迈进。
为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单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的面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党支部带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形成了“党建+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陇城镇张沟村党支部党员杨新奇建成秦安县娲乡乐园乡村旅游示范园,通过村民合作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入股土地50多亩,着重发展无公害绿色果蔬种植和休闲农业,以采摘体验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打造女娲故里传统文化体验馆,建成村级老年康养综合服务中心,利用闲置民居,改造特色农家民宿,探索文旅农康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合作社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分红,即示范园、村委会和农户各分三分之一,从而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陇城镇北山流域坚持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原则,大力推行“党建+生态治理”模式,将地域相邻的张湾、许墩、凤尾等8个村党支部有机联合,成立党员先锋队、划分党员管护示范林,筑牢了北山流域生态屏障;推行“支部+联合社+农户”模式,由许墩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负责金银花、菊花等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指导、加工、包装和销售,秦安县百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柴胡、黄芪种植的技术指导,龙泉村股份制经济合作负责中药材的日常管护,形成分工负责,相互协作,抱团发展的经营模式;同时在寺坪山一带,以寺坪山为中心,成立秦安县风台梁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400亩,种植金银花、菊花、艾草等中药材,收入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分红,即合作社、村委会和农户各三分之一,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通过合作社购买大型农具,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由陈村的农机合作社提供农机具,有效盘活各类资源,联合推动了示范点建设。利用撂荒地整改政策,开展连片撂荒地整治工作,在寺平山流转土地350亩,种植玉米和油菜籽,由秦安县风台梁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日常管护。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600亩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中药材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许敦、陈村、龙泉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增加10万元以上,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收入普遍提高;建成了中药材和粮食作物一体种植的北山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收益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给合作社、村委会和农户分红。示范园建成后,由秦安县风台梁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和日常管护,秦安县许墩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中药材加工和销售,秦安县百穗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形成分工负责,相互协作,抱团发展的经营模式。通过典型经验推广,辐射带动其他村,力争未来3-5年内,形成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乡村特色产业。
下一步,陇城镇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不断总结北山综合治理经验,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将全镇5006.44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在全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00亩,稳步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守住粮食生产安全线;发展900亩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不断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陇城镇将以加快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和“甘肃省乡村建设行动示范镇”为主线,发挥文化资源和品牌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东部文旅新城,让陇城的气象更新、面貌更美、前景更好、百姓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