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260万亩,粮食单产增幅1.8%、位居全国第五,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183.1万亩、总产量1114.6万吨,均超额完成任务。推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持续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9万家,家庭农场达3.5万家。农业在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着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作样板,在拓展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上作样板,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上作样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围绕贵阳贵安如何做好“三农”工作这一话题,省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乌当区观溪路街道环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开英:
整合资金力量资源 多举措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近年来,贵阳贵安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聚焦责任落实、单产提升、农田建设、农业机械、主体培育、防灾减灾等重点工作,为主销区粮食生产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贵阳贵安粮食生产仍存在农业生产用工难、农民种粮意愿不强、基础水利设施薄弱三方面问题。
建议
一是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部门以“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资源”的方式,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库、小型农田水利等建设资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基础水利设施薄弱问题,提高土地产出率。
二是进一步加大实际种粮农民补贴、粮油生产项目力度,加大实施稻油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质高效、绿色高产高效、示范责任田建设力度。同时,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监督,积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降低农资生产成本,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增加适宜山地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进入农机补贴目录,通过提高农机化水平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宜机化水平建设,推动宜机化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培育力度,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水平,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省政协委员、贵州民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科亮:
在贵阳周边快速布局
农产品加工园区及集群
贵阳市是贵州省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枢纽城市,是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地,能支撑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在贵阳市周边快速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区,可从多个产区同时采购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有利于形成集群效应、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建议
一是在贵阳市快速推进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核心区和聚集区行动,建设“黔货出山”总部制造基地。目前,贵阳市下辖清镇市毗邻主城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已建有现代物流园、元宝枫创新食品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具备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的基本条件,可作为“黔货出山”总部制造基地进一步进行扶持。
二是由省工信厅牵头,整合各级部门的政策,对入驻贵阳市周边食品加工园区的企业,在厂房装修、设备引进、厂房租赁、劳动用工、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筑巢引凤,优势叠加,尽快形成集群效应。
三是省“四化”基金出资人代表省金控集团对贵阳市打造全省农产品加工核心区和聚集区给予支持。既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在设备引进、生产运营方面所需的资金进行支持。通过基金支持,发挥先行效应,带动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
省人大代表、修文县六广镇新明村远教管理员项秀美:
加大农用地保护 强化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对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进一步加大农用地保护力度,强化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工作。
建议
一是由税务部门牵头,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对近年来非法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进行专项排查,核实税收征收情况。对于未依法征收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期限,强化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确保同类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耕地占用税征收到位。
二是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机制。目前我省尚未就耕地占用税制定相关协作机制,建议省政府制定耕地占用税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耕地占用税的源头控制,确保耕地占用税规范管理。
三是完善涉税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建设。建议将更多涉税信息部门的数据纳入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和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统一信息系统接口,规范涉税信息采集标准,实现税务部门、第三方部门以及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信息方便、快捷、无障碍沟通,实现数据大集中。同时,利用信息应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科学归集整理各种渠道的涉税信息资源,将其与现有税收征管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最终转化为有价值的指向性税源信息,将税收征管延伸到各个领域和方面。
省政协委员、修文县统计局局长安镇海:
推广“反租倒包” 促农增收致富
当前,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的农业村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市场导向不足等问题。
建议
一是省级层面加强对“反租倒包”推广工作的统筹。在全省范围内选择2至3个农业水平中游、具有代表性的市州,以村为单位优选1至2个“反租倒包”试点,在模式创新、政策倾斜、经验总结等方面予以支持,争取在2023年贵州省“反租倒包”推广工作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
二是省级层面加强招商引资。省投促部门及农业部门形成合力,以东西部粤黔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驻粤招商队伍的前沿阵地作用,在金融扶持、风险担保等领域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到“反租倒包”模式的推广中来,形成“贵州产地+粤港澳大湾区销地”模式。通过引入优质企业解决在“反租倒包”中“该种什么、该怎么卖”的市场端问题;通过保底定价、按量计价等利益分配机制,促使农民的生产收入与生产效能直接关联,提升农民的积极性。
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关于“反租倒包”的宣传动员,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具体做好做实业务指导及专业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提升农民自身的农技水平,为“反租倒包”模式推广打好基础。
部门声音
市农业农村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此次省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两会,是在贵州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骁说,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系统将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乡村建设。
“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系统将坚决贯彻实施‘强省会’‘强三农’,铆足干劲,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贵阳贵安力量。”马骁说。
接下来,贵阳贵安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深入开展“五个示范”,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奋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引领区为抓手,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强化“3+1”保障,用好衔接资金,抓好产业就业,持续推进“五个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六大协作工程”助推罗甸县乡村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把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好。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盯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狠抓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五个一”,突出“四块地”改革,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四大主体”,做优做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都市农业,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全省种业高地。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促进农民增收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以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抓实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市科技局——
政院合作出新绩 科技创新助“三农”
“2022年,市科技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紧紧围绕‘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依托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月13日,市科技局农业农村科技处副处长龙颖丽介绍,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创新。2022年,市科技局农业科技资金总投入1935.1万元,其中一般项目34个,投入1326.1万元,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3个,投入609万元。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平台,围绕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升农产品产量及品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接二连三”,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指导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一方面做好省级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和协调技术服务等资源优势,以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技术培训和创业带动为主要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完成首次市级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选派34名市级科技特派员赴基层提供服务,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切实发挥了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强化高校院所科技支撑,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科技工作上积极与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合作。重点开展蔬菜、茶叶、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收集、繁殖、鉴定和新品种的选育、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为贵阳市乃至全省农业产业提供优质新品种和新技术。
“2023年,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行动,以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围绕我市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特点,解决20个以上技术难题,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与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贵州大学的合作,在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和山地农机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行动,加强省、市科技特派员联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的优势,深入基层开展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工作。”龙颖丽说。
一线见闻
贵阳农投集团——
做强“种业芯片” 助力农业现代化
一键启动、自动化施肥、智能控温控湿……1月13日,开阳县楠木渡镇的蔬菜种繁中心内,一名工作人员启动玻璃温室大棚内的自动化喷灌机,通过该设备一次性大面积、全方位地为棚内种苗浇水、施肥,一改耗时耗力的传统管理模式。
“这一批是供应给贵阳市菜篮子集团有限公司的401万株辣椒苗,通过前期的自动化播种、智能催芽后,种苗通过自动化的物流系统,转运至玻璃温室育苗车间,再通过对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进行调节,待种苗生长到五叶一芯至六叶一芯时,将砧木和接穗种苗进行嫁接,再经过十多天的愈合管护,最后将根系发达、健康粗壮的嫁接苗交给蔬菜生产基地移栽进种植大棚。”贵阳农投集团旗下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人李诗利介绍。
该蔬菜种繁中心由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行,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内含1.9万平方米轻钢结构玻璃育苗车间和0.6万平方米自动化育苗作业车间,配备育苗基质自动供应、全自动点播的播种线,以及智能催芽室、嫁接愈合室、自动潮汐灌溉系统等现代化育苗生产设施设备,是目前省内最先进的现代化育苗生产中心。
“除楠木渡的蔬菜种繁中心外,公司在开阳县南江乡还有1个现代化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并在清镇、长顺、榕江等地建有6个育苗分中心,形成‘2+6’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种苗繁育体系。”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显溦介绍。
近年来,贵阳农投集团主攻辣椒、PIC种猪、鲟鱼鲈鱼、羊肚菌、草莓五个种业重点,建成2个高标准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成功实现辣椒嫁接苗生产,改写了过去贵州蔬菜嫁接苗只能从省外购买的历史;在罗甸县建设的曾祖代种猪场,引进3000头美国PIC种猪,每年可带动50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建成渔业种业基地2个,年产鱼苗5亿尾;羊肚菌菌种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农投1号”品种试验测产达到477公斤/亩,正在逐步推广种植。
下一步,贵阳农投集团将持续联动抓种业、加工业、流通业“三篇文章”,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按照“一体两翼五强”发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来源 | 贵阳网
编辑 | 赵子滟
统筹丨吴亚鹏
编审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