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态环保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一些疑问也随之而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究竟是不是一对矛盾体?搞好生态环境是不是一定就意味着牺牲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产业集群逐渐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如何避免重蹈东部覆辙,不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也成为当务之急,西部地区亟需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道路来。
9月10日,赤水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负责人正在展示污水处理效果。
在这些方面,贵州省赤水市已经率先开展了一些实践。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赤水积极推进特色生态农业、五百亿生态工业集群和生态旅游模式,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1324元和12303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4%,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的县市,并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朱建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赤水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两山”转化,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赤水的生态产业还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广泛参与,实现了“共建共享”,这更加难能可贵。
“卖竹子可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
赤水市凯旋村党支部书记陈相友至今仍然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村里的生活状态:每家每户都要种一两亩水稻,粮食供自己吃。再种上两三亩玉米或红薯,用来喂猪。大多数人家会养两头猪,过年前杀掉,一头自己吃,一头卖了换钱买新衣裳,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盈余。
1998年南方大洪水过后,国家推出了“退耕还林”政策,山上的边坡地逐渐变成了漫山遍野的竹林,赤水的生态环境也明显有所好转。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这里是地质灾害的重灾区,每年夏天一到下大暴雨的时候都不敢在家住,但退耕还林以后这种灾害就很少发生了。”陈相友说。
不过,村子里的生活依旧艰难。由于不通公路,山上的竹子运不下来,无法转化成金钱。年轻人开始出去打工,村子里留下的都是“三八”、“六一”和“九九”。
直到2008年,贵州提出“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并于2015年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7年又成为西部首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省份,赤水丰富的竹资源才开始变现。
“没通公路以前,山上成片的竹子弄不下来,一天只能收运100块钱的竹子,村民们都不愿意干。有了公路以后,汽车能开上去了,一天能拉300块钱的竹子,村民们也都愿意干了。”陈相友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村人均大约有20-30亩地,一亩地每年可以采伐2吨左右的竹子,一个壮劳力2个月就能够完成,卖给合作社大约是500元/吨。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2万-3万元的收入,这就保障了最基本的生活。
如果是家里没有壮劳力的,还可以包给外来打工的人干,给他们250元/吨的劳务费,村民自己还能有250元/吨的收入。
除了可以卖竹子赚钱,退耕还林还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生态好了,来赤水旅游的人多了。
在距离凯旋村15公里远的黎明村,村民王鸿滔已经成为附近“赤水大瀑布”景区的摆渡车驾驶员,每年在景区工作6个月,就能有1.8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在村里担任监委会主任和计生专干的工资2000元/月,做护林员工资1万元/年,以及集体经济分红3000元/年,还有卖竹子的收入,各项收入加起来每年能有7万-8万元。
“我17岁就出去打工,在广东、成都呆过,26岁父亲去世的时候从外地回来继承家业,但打工赚的钱连一辆摩托车都买不起。如今在家里工作6年,4万多元的面包车也买了,养活两个孩子也没有问题。”王鸿滔说。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河告诉记者,旅游景区需要很多服务岗位,很多都是就近从附近村子里招聘的工作人员。以“赤水大瀑布”为例,就雇佣了48名黎明村的村民,每人每月的工资大约是4000元,让村民实现了“上班不出村”,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现在村子里外出打工的很少,都是在本地务工,大多是在附近的2个4A级景区,即燕子岩和赤水大瀑布。”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表示。
“种植金钗石斛一年净赚80万”
除了卖竹子和去旅游景区打工,还有的村民借助赤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搞起了生态种养。
赤水有一种地方特色家禽叫“乌骨鸡”,跟其他鸡类不同,这种鸡从内到外都是黑色的,其肉质具有增加人体红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批发价格能够卖到17元-18元/斤。
贵州竹香鸡养殖有限公司宝源回龙养殖基地,几只“乌骨鸡”正在觅食。
乌骨鸡对于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而赤水市宝源县则是有名的“长寿之乡”,超过一百岁的老人就有200多名。贵州竹香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宗贵在这里饲养了大约15000只乌骨鸡,利用竹林下面的空间,搞起了“林下养鸡”。
这些鸡散养在竹林里,吃的是粮食,喝的是山泉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肉质和口感都比较好,所以深受市场欢迎,贵州、四川、云南、广东、上海等地都有客户前来购买。司宗贵表示,他们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4000万元,其中纯利润至少有1200万-1500万元。
除了竹林下面的空间可以用来养鸡,那些不长竹子的碎石地也被拿来开发利用,种起了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又名“还魂草”,性味甘淡微咸,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而赤水高温、高湿的气候则正好适合金钗石斛生长。
袁图会是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村民,从2008年开,她贷款1.2万元跟着村里种植金钗石斛,第一年收入了6万-7万,成功还清了贷款。随后又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到现在已经达到200亩。
“我是从别的村嫁过来的,公公很早就去世了,婆婆岁数又比较大,所以家里比较穷。以前也试过卖菜、挖鱼腥草等,但都不赚钱。直到开始种金钗石斛以后,家里的收入才有了提高。”袁图会说。
她告诉记者,一亩地大概年产金钗石斛30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在60元左右。再加上石斛花每亩年产还有50公斤,每公斤100元,两项加起来每亩地一年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他家种植了200亩,一年的收入就有400万,其中纯利润也能有70万-80万元。如今家里已经盖了新房,买了车,还在赤水市里也买了房子。“金钗石斛是长在石头上的,过去这些碎石头地都没人要,现在大伙则开始争着抢着要。正是因为种植金钗石斛,红花村已经成为赤水市最富裕的村子之一。”袁图会说。
两种发展方式的选择
无论是竹产业、旅游业,还是林下养鸡和金钗石斛,依托的都是赤水良好的生态环境。
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告诉记者,过去赤水在选择发展方式时也曾经面临纠结,部分乡镇有上项目的冲动,有的想引进电镀产业,还有的希望投资太阳能和电池项目。
不过,最终赤水市还是决定从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把那些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最能体现赤水市“生态路线”决心的,是从2016年开始,赤水市弱化了对下面乡镇GDP、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的考核,采用市级财政“大包干”的方式,统筹解决乡镇的财政问题。
“乡镇主要就是做两件事,生态和脱贫。我们在领导干部考核中弱化了GDP的占分比重,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占分比重,这样乡镇就不用再去考虑上项目的事了。”赤水市副市长余家学说。
同时,赤水市还对重大生态破坏实行“一票否决制”,下面乡镇只要发生了重大的生态破坏事故、森林火灾,或者重大环境违法事件等,在年终的领导干部考核中就会被列为“末等”,整个乡镇的绩效奖励上就会有所减少。
有了决心以后,在具体方法上,赤水市实行的是“十百千万”工程,即“种植10万亩金钗石斛,培育100万亩丰产竹林,出栏1000万羽竹乡乌骨鸡,发展10000亩稻田养鱼”,以金钗石斛、竹子、乌骨鸡、生态水产养殖、花卉苗木为赤水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除了赤水市自身的努力,贵州省的“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也给赤水帮了大忙。陈相友表示,2016年他刚开始当村支书时,下乡办事还要在车里准备雨鞋、雨衣,因为有的地方不通公路,必须步行过去,而现在则不需要了。
如今,生态环境已成为赤水的“第一竞争力”。2018年,赤水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6.36亿元,增长10.04%。其中生态产业的产值占比为75%,高达四分之三。
“赤水市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02%,在生态红线占比这么大的地区,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是比较少见的。”朱建华说,同时,发展生态产业,最显著的效果还不是政府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是老百姓收入的显著提高。生态产业是一件“富民”的事,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