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行走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皇后乡天桥村辛夷路上,无论田园路边,或是山坡丘陵,随处都能看到大大小小、成林成片的辛夷树在风中摇曳,一颗颗、一串串毛茸茸的辛夷桃挂满枝梢,辛夷毛桃成熟后饱满的花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群众三五成群在辛夷林中采摘辛夷毛桃。

在南召县皇后乡天桥村一处山坳里,种植大户段召德攀爬在辛夷树间,腰间系着一个箩筐,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双手在枝头不停的采摘着鲜辛夷桃,约半个小时,摘满了一大箩筐带着露珠的辛夷桃。“今年的辛夷价格还不错,我家1000多棵辛夷树能采摘3000多斤,按现在每斤14元的市场行情计算,预计今年辛夷桃能卖4万多块钱。”

“群众要想代代富,年年都栽辛夷树”。南召县皇后天桥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768户2437人,面积42平方公里。皇后乡天桥村党支部书记宋天增介绍,天桥村有1000多年的辛夷栽种历史,种植面积2万多亩、100余万株,年产辛夷药桃300多吨,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山区气候适宜,辛夷长得好、药效好,品质上乘,是天然的道地中药材,有价有市,十分走俏,成为群众致富发家的“摇钱树”,被群众亲昵的称之为南召“吉祥三宝”之一。

南召县皇后乡是“中国辛夷之乡”辛夷种植的核心主产区,全乡种植面积6万亩、500万棵,年产值4000多万元,3000多户群众从中受益。皇后乡天桥村是以辛夷种植为主的特色经济专业村,多年来群众靠着艰苦奋斗、靠山吃山的信念,克服山高坡陡地少的现状,坚持挖石掏穴、取土栽树,在贫瘠的山坡山沟里栽种下了100多万棵辛夷树,一年能带来800万元的收入,成了乡亲们的“摇钱树”“致富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南召县皇后乡辛庄村香菇基地内,一棚棚、一架架、一袋袋香菇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我们今年种植柞木袋料香菇3万袋,每袋成本3块钱,能再赚3到4块钱,差不多净落10万块钱。”皇后乡辛庄村香菇种植户张小涛说,“第一茬香菇正在出菇上市,价格不错,上门收购,平时虽然苦点累点,但这心里很快乐很高兴。”

南召县皇后乡多属浅山丘陵地貌,拥有柞坡柞木资源10万余亩,发展袋料香菇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南召皇后乡坚持可持续发展,把柞树间伐采伐、修枝抚育的废枝废料利用起来,经过粉碎加工处理,供给农户作为种植袋料香菇原料,解决了发展瓶颈,培育了年发展500万袋、产值近5000万元的特色产业,300多户、2000多人在制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上实现创业就业增收。

近年来,南召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地理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禀赋,着力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上布新局、谋新篇,念好产业“致富经”,奏响乡村“振兴曲”。结合山区实际,连片种植55万亩中药材 ,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0家,带动3000余户参与发展中药材产业。全县艾草种植面积1.2万亩,规模以上艾草加工企业年生产规模2万吨,产值1.8亿元,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培育种植1.78万亩野菊花,实现野菊花产业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以特色产业大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民。

南召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党建引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县里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群众发展辛夷、柞蚕、苗木花卉、食用菌、艾草、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培育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125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55家,以产业旺带动乡村兴,绘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通讯员 廖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