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香菇合作社的股东由原来的13户增加到56户,其中贫困户就有43户。社里年生产菌棒30多万棒,产值能达到300多万元呢。”说起发展香菇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安塞区建华镇创新香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卜海升说,“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脱贫致富有了盼头。”
近年来,安塞区建华镇立足镇情实际,大力发展香菇种植,新建园区扩规模,示范引领抓辐射,调整结构兴菇业,助推脱贫上台阶。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发展香菇时间早、巩固保持好、菇农效益可观、带动贫困户脱贫快、菇农发展产业积极性高”的“建华特色”。
菇农正忙碌地装菌棒
为进一步加强香菇种植与推广,不断发展壮大香菇产业,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努力将香菇种植业打造成为继棚栽业、林果业、草畜业之后的又一项主导性农民致富产业,安塞区委、区政府通过“政府搭台、合作社引领、农户参与、保底回收、全民共富”的发展思路,扩大“建华效应”,大力发展香菇种植,助力精准脱贫。
“充分发挥香菇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示范引领以及加强技术服务培训等作用,将香菇种植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和解决产业空白村增收致富问题的重大举措,全力推动安塞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安塞区委书记吴聪聪说。
来示范园考察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让菇农吃下“定心丸”
5月3日,在安塞区建华镇肖官驿村的益播香菇示范园内,菇农们正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在用铲车推料、拌料,有的在用装袋机装菌棒,有的在用锅炉给菌棒高温灭菌,有的在大棚给菌棒接种,前来示范园内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已经生产120多万棒了。我们现在一天能装2万棒,一棒能卖4块5。”该示范园负责人刘涛高兴地说,示范园已经接了80万棒的订单。现在香菇批发每斤售价为7元,市场前景不错,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益播香菇示范园是集菌类生产、加工、销售、新品种的引进、技术推广和培训于一体的香菇示范园区。该示范园计划每年春秋两季制棒160万棒,出 4000万斤,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笔者了解到,在安塞区建华镇郝家坪村、坪桥镇等地还有多个香菇生产基地,以满足全区各镇发展香菇的需求。
来示范园考察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示范园还成立了香菇专业合作社,按照“低价售棒、技术支持、保底回收、利润分红、进出自由”的模式,广泛吸纳群众入社。目前,已吸纳社员97人。凡是入社的社员,以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不计盈亏,每年每户保证分红至少1000元。对资金缺乏、没有启动资金的贫困户,合作社实施“借棒还菇”,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菌种,收菇出售后再还钱。在示范园拿菌棒的菇农,出菇后能卖高价的自由出售;因出行不便、市场疲软等因素无法销售的,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保证全部回收,确保农户销路。整个过程,菇农不承担任何风险,给菇农吃下了“定心丸”。
“菇农从示范园拿到手的菌棒都是已转色、成活率100%的。回去后,只需要直接注水和调控温度,管理得当的话,15天后就能出菇销售了。”合作社副理事长王美珍说。
示范园内菇农正在给菌袋接种
香菇产业助脱贫
“香菇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劳动强度低的优点,是农业发展的好项目,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说起种植香菇,建华镇郝家坪村种植能手卜海升说。
卜海升是建华镇发展香菇致富的带头人。2012年秋,在建华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建起了第一座香菇大棚。之后,他发动村干部、党员、群众发展香菇产业,将懂技术、会管理的党员、群众带到河南西峡、神木、西安等香菇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同时,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菇农进行实地培训学习,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次,使每户菇农熟练掌握香菇种植管理技术。
贫困户卜政刚的妻子是残疾人,夫妻俩没有其他致富门路,生活过得极为艰苦。种植香菇后,卜政刚不仅在合作社入股分红,平时也在社里打工,挣得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去年,夫妻俩还在镇上买了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卜海升说,去年,郝家坪村依靠种植香菇,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今年,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郝家坪村周边的3个行政村的群众也积极参与,人数达50多户,吸纳贫困户43户。
今年59岁的张世俊是新窑坪村的贫困户,患有糖尿病多年,不能干重活。去年,他在自家房前的空地上建起一座弓棚,老两口种了1200棒香菇。截至目前,出了5茬菇,收入8000多元。“我的棚还能收3茬,预计一共能收入1万元左右。今年我又订了7000菌棒。”张世俊高兴地说。
如今,安塞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香菇模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断给贫困户“输血”“造血”。让贫困户在合作社经营管理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入股,按股分红,学习经验,增收致富。该区趟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支部引领、能人带动、合作社帮带、群众参与、共同发展”的香菇致富新路子。(周建东 马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