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城关镇,因峄县县治所在地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更名坊郭社。 民国初年至中后期先后改称坊郭区、 峄县第一区,1946年改称峄城镇。194 9年底称峄县第一区。1959年改称城关共产主义人民公社。1963年改称峄城公社。19 84年改称峄城镇。 (2001年4月在乡镇规模调整时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坛山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峄城镇位于峄城区中部偏北,镇机关驻地距枣庄市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界吴林乡,西接王庄乡,南邻肖桥乡,北抵枣庄市市中区。是峄城区治所在地。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宽4.7公里,南北长7公里,总面积2060公顷。主要山脉有仙坛山、裴山、九龙山、锅其山、白马山,其中仙坛山最高, 海拔275.8米。主要河流有峄城大沙河,发源于枣庄以北山区和峄城区西部山区,境内流长5公里。峄城镇为蔬菜生产大镇,有500多年的种菜历史,除北部几座山岭外,全部为菜田,现建有高标准大棚5000余座,其余均为保护地栽培面积。主要种植品种有辣椒、蕃茄、半架芸豆、夏阳白菜、芹菜、甘蓝、菜花、大葱、豆角等。全镇植被面积800余公顷,覆盖率达83%。

全镇辖20个行政村, 11个居委会,总人口6.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7‰。全镇有孙、刘、李、王、赵、吕、韩、马等49个姓氏,其中孙姓最多。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总数为13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0.2%。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04万元, 1978年为420万元,200 0年为10.2亿元。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60万元,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1.2亿元。 该镇充分发挥城区优势,工企业发展较为迅速,1958年以来境内先后兴建投产的市属工企业有农机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区属企业有毛纺厂、毛巾厂、水泥厂、面粉厂等,镇属企业有重型机械制造厂、水泥厂、制锨厂、电器厂等。它们促进了峄城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经济门类的快速发展。

强镇由来 该镇经济总收入名列全市十强乡镇第8位。 是汉丞相匡衡、明兵部右侍郎贾三近的故里,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镇获得主要荣誉称号有:山东省先进基层党委、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文化先进镇、山东省体育先进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国家级模范敬老院等。连续十年被枣庄市委、市政府评为突出贡献单位、精神文明先进集体,是枣庄市首批小康镇之一,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九年居全市先进行列。1986年枣庄市政府把峄城镇确定为全市重点蔬菜生产基地。

大事记

1949年10月,山东省台枣乡村师范学校在峄县城区设立,校长张捷三。

195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峄城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78年6月, 筹建峄城镇水泥厂,共占地50亩。于次年投产。2000年年产达30万吨。

1986年3月,峄城镇党委组织6700名青壮年劳力进行坛山旅游区开发会战,至3月13日共修整环山路2500米,开挖排水沟1000米,运土2200立方米。

1991年,峄城镇电器厂引进开发的D?B电子式电机多功能保护器,开始批量生产,并添补了省内空白。

1992年初,峄城镇在南关建煤矿一座,于次年6月投产,年产原煤10万吨。

是年2月, 峄城镇装饰工艺厂与台湾科诚有限公司合资兴办枣庄市真空镀膜有限公司。

1996年6月, 在镇驻地召开女娲文化与地方旅游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参加了研讨。

199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来峄城镇视察蔬菜种植。

是年12月,峄城镇投资200余万元规划开发了50亩的南关蔬菜高科技园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46年粮食总产仅为78万公斤。1950年夏实行土地改革以后,粮食总产量达117万公斤。 1962年,蔬菜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至1978年,蔬菜种植面积约8700亩,各种蔬菜总产达2500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菜,引进优良品种,实行应用保护地栽培 (包括薄膜小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 ,蔬菜生产得到空前发展。截至2000年,全镇蔬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5%,蔬菜亩产达5000公斤,总产量达8000万公斤。

1990年以来,实行种植结构调整,菜园面积发展到6000亩,塑料温室大棚开始普遍推广。先后建高标准蔬菜大棚5000座,其余全部为保护地栽培。主要有西红柿、黄瓜、芹菜、芸豆、茄子、蒜、豆角、莴苣、蒲菜等30多个品种,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5000多万公斤, 亩产值1.2万元。1999年,南关蔬菜园被命名为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该镇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1999年后,养殖规模迅迅速扩大,全镇养殖户发展到2500户。2000年,建立徐楼特种养殖小区,发展养殖专业户24家,主要养殖狐狸、海狸鼠、“落地王”鸽、珍珠獾、小尾寒羊、金鱼等品种。

该镇高度重视植树造林, 保护生态环境,西北部山区大力发展林果业,形成了100余亩的石榴园及苹果、山楂园,南关蔬菜园区密植林网,既绿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2000年底, 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种植业0.78亿元,养殖业0.39亿元,林果业0.13亿元。

第二产业 建国前,仅有传统的铁、木、石、泥瓦匠人以及磨坊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后,手工业获得较大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以经营建筑、农具修配、缝纫等为主的综合厂,为直接服务型手工业。

1970年后,开始创办一些小型的工业企业,如农机厂、制锨厂、煤矿等。1977年,社办煤矿成为骨干企业,从业人员达138人,年产煤30万吨。

1978年后,镇办企业迅速发展,先后建起了水泥厂、恒温库、木雕厂、桑尼公司、亚宝公司等,村办企业也得到发展,先后建起了编织厂、纸箱厂等。

1978年, 镇办企业总产值达183万元,村办企业达21万元。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队社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及户联户等多种形式企业。是年,镇办企业总产值达312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达67万元。

90年代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外引内联,逐步形成了以建材为龙头,以机械、 玻璃、玩具、煤炭为骨干的工业发展格局。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20家,从业人员19800人, 产品品种145个,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8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9亿元,创利税8900万元。名优产品主要有“科诚”钢化玻璃,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被列为省首批星火计划项目;“天柱”鞋材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指定为“定购产品”。

第三产业 由于地处城区,建国前,已有固定集市,商业、饮食业、服务业、钱庄等店号比较多,仅中心街就有各类店铺30余家。建国初,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53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数纳入合作化轨道。1978年后, 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8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国营商业单位7个,从业人员324人。 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商业服务网点大多实行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近年来,镇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建起了鲁南蔬菜批发市场、 枣庄绿色蔬菜批发市场和两处商业街,扶持发展了8个专业村和两处民营经济园区。 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3809户,个体运输户650家。被峄城区委、区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0年共引进大型项目12个,其中,沈阳客商投资1345万元兴建的绿色蔬菜批发市场,集生产、贮存、销售、加工蔬菜于一体, 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864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2亿元,实现总产值1.29亿元,创利税25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 1902年, 境内有私塾4处、书院1处、义学4处。1912年之后,民国政府限制私塾,推行学校教育,1942年,峄县城镇普遍办学校,至1947年私塾被完全取缔。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1950年,创办镇中心小学,设1个班,学生33人,教师1人。1954年,在徐楼村建镇办徐楼小学,1978年,迁入峄城西郊至今。1955年,建南关小学。1976年春,建峄城公社“五七”高中(二年制),于岳庄村北施工建房24间,占地32亩。1980年,高中停办,学校改名峄城镇中学, 设10个初级中学班。1987年4月,镇党委在峄城大沙河之东筹建新校,共设24个教学班。 1980年创办刘村张店联办小学, 建瓦房30间, 设10个教学班,1993年迁入枣峄路西侧刘村的两座三层新楼房, 仍设10个教学班。是年,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笔为其题写校名,并写下“立足峄城、走向世界”八个大字。1983年,侯桥小学建立,1989年迁入裴山路南新校址至今,共设12个教学班。1983年,创办成人教育中心, 培育农村各类技术人才累计878人。自1983年至2000年底,镇政府先后投资近千万元用于校舍校貌改造和内部设施配套完善,目前均达到国家Ⅱ类以上标准。1997~1998年,又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为教师解决住房110套。1996年,镇成教中心通过“省级示范成教中心”验收。

1999年, 全镇6所中小学被评为“市级德育化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2000年,刘村张店联小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是年,枣庄市英华园中学在峄城镇(原侯桥小学)揭牌成立,成为全区第一所民办中学,由济宁市嘉祥四中退休老校长陆习慎投资创办。 2000年,全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2228人,设67个班;中学1所,设32个班, 在校生1808人;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所;幼儿园10所;教职工424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1879名,其中本科123名、大专556名。

2000年,全镇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774人,自1984年以来,共取得各类成果16项。

峄城镇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如民间舞蹈、曲艺、杂技、魔术、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代代相继。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丰富。1969年建电影队,1971年建广播站,1975年建文化站,1976年建图书室。1984年,刘村成为全区第一个电视村。70年代,峄城镇北关大队业余剧团较有名气, 主要演唱柳琴戏、豫剧、曲艺、歌曲等,多为自编自演。80年代成立了120余人的狮子、龙灯、高跷、旱船、独竿轿等综合性民间艺术团体,每逢春节进行汇演,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1980年以来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由镇文化站站长邵明思创作的《三岔碑》《挎菜篮子的人》《平妖记》《匡衡进京》等20多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先后在省内外报刊发表。1986年,邵明思创作的大型历史剧《匡衡进京》参加苏鲁豫皖四省首届柳琴戏会演及山东省戏剧汇演,均获大奖。随后,由省电视台拍摄成5集电视剧, 于1995年在中央一台及省、市电视台播映。另有汇演作品《榴火燃情怀》,被枣庄市电视台录制,于1988年参加了全国汇演。1994~1995年,峄城镇连续二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文化乡镇”。

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只有10名乡村中医,几家中药铺。1956年,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联合诊所转为公社卫生院。1962年城关公社成立了地段医院,即峄城区人民医院城关分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89年,建镇防保站,医务人员3人,以打预防针为主,1992年,开办门诊部。2000年,有医务人员31人,病床10张,诊治病人6400余人次。另有村居卫生室16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3人,病床70张。全镇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

境内群众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各种体育竞赛形成制度。镇、校、村及镇办企业多设有体育场、文化活动室等。1999年,峄城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峄城民间武术源远流长, 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1962年秋,境内成立业余武术队,1985年成立武术协会。从1983年到1999年,为省市输送了不少武术人才。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年人均粮食78公斤,经济收入42元。建国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0年代,居民多以高梁掺豆子烙成的煎饼为主食,60年代,多以瓜干为主粮,70年代多以玉米为主粮,80年代基本以小麦面粉为主食,90年代以面食、大米为主,餐桌上的菜肴多以蔬菜、肉蛋为主,开始讲究营养饮食。80年代末以后,服装追求款式多样,时髦新奇,逐步向流行化、高档化发展。居住方面,五六十年代,城里住房多草房;70年代盖瓦房的渐多;80年代,90%的居民建起砖石结构的瓦房或平房;1996年,邵楼街、坛山街等村街建起小康楼, 年底经上级验收达到小康村标准,667户村民住进二层高档小康楼。2000年,城内二、三层的小康楼住宅已较为普遍。全镇人均住房面积11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6780余部,移动电话4446余部,闭路电视普及率达63%。70年代,境内公路交通网络逐渐形成,长途客运、市郊客车通行。70年代末,自行车已成为居民主要代步工具,80年代,自行车普及,少数农户购买拖拉机,90年代,摩托、机动三轮、汽车逐步成为代步工具。1996年底,全镇已实现“四通” (户户通电、通自来水,村村通程控电话、通水泥路) 。

由于机械化、电器化的实现,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从1995年以来,许多农村妇女利用冬夏农闲时节发展庭院经济,主要从事珍珠獾、海狸鼠、肉鸽、北极狐、肉食兔、花卉、观赏鱼等养殖项目,收益可观。2000年,以徐楼养殖专业村为中心发展特种养殖小区一处, 占地面积39600平方米,52户从事养殖业;发展蔬菜种植专业村18个;2000余名妇女依靠庭院经济脱贫致富,占全镇妇女劳力的80%以上。 男子作为剩余劳力投入工业和第三产业。峄城镇敬老院始建于198 5年, 占地16亩,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6.5万元,自1989年始连续十一年被评为省级模范敬老院, 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敬老院。1999年底有五保老人43人在此安度晚年, 入院率72%。是年投资20多万元新建老年公寓一处。敬老院多年坚持以副养院的路子,院内种花和饲养猪、羊、牛、鱼等,1998年底,全院副业收入达58.6万元,纯收入5.2万元,用于院民生活的费用每人每年650多元。特别是院内培植的花卉品种多达120多个,年出售各种盆花盆景达8000至10000多盆。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180元。

镇村建设 峄城镇驻地紧邻城区主街道承水路。承水路于1958年修建,长1720米,宽22米, 是连接台枣公路、枣兰公路的主道,也是城区主要商业区。现城内有4条主干道,东西走向的有承水路、坛山路,南北走向的有宏学路、仙坛路,其余城内支干道6条。 1984年,峄城区对该镇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编绘了现状图、规划图、道路图、排水图、电力电讯图,从此,该镇驻地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自1995年以来,投入城镇建设资金3000万元, 新建坛山小区、榴园小区9幢楼房,拓宽改造15条街道,总长29公里。近年来,该镇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做好“为城服务、沿路致富、以城带商、以商活城”的文章,1998年新开发了枣峄公路侯桥村至立交桥两侧的商贸经济带,拓宽硬化坛山东路、丁桥路、北关东路等城区内外道路,通过加快城镇建设,在全镇形成了城区带城郊、城郊带村庄、城乡一体、 共同发展的个体经济格局。 镇驻地的街道环境卫生,采取“门前三包”“属地管理”的有效措施,保持了上级多年认可的健康教育一条街、无鼠一条街标准。1995年, 该镇总投资500多万元,总投工15万多个,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城活动,历时半年,取得显著成效,被市、区评为创城先进集体,是年底,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3年,中共峄县县委建立以后,峄县第一区农村党员得到发展,1938年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参与组建了抗日武装--鲁南抗日民众自卫军,1939年9月建立峄县第一区委员会。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国家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组织也迅速发展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峄城镇党组织得到加强。至2 000年,共有党总支7个,党支部46个,党小组86个,其中村(居)支部31个;全镇共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7个,联合支部1个,个体户支部1个。同时,在8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工会组织、 共青团组织和民兵组织。1986年7月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称号,党校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基层党校”荣誉称号。1996年镇党委书记李为臣被省委授予全省“百名优秀党委书记”称号。至2000年,全镇共有党员6 73名。

基层政权建设 1939年11月,一区抗日民主政权成立,下辖城关、棠阴、卜村、山阴、土楼河、左庄等乡村。1949年底,峄县第一区人民政府成立,下辖城关、土楼河、王庄等。1959年改称城关共产主义公社,行政机构称城关公社人民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1961年称城关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称城关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改称峄城镇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一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工人团体为一区职工抗日救国会,建国后改为一区工人联合会,简称工会。农民团体在土地革命时期有一区农民协会,抗战时期称一区农民救国会,简称农会。1964年成立峄城镇公社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妇女团体在抗战时期有一区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建国后称民主妇女联合会。青年团体在抗战时期称一区青年抗日救国会,简称青救会, 1949年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峄县一区委员会。1952年4月成立峄县一区工商联合会,1983年成立峄城镇个体劳动者协会。近年又成立峄城镇计划生育协会。

现任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刘保德

现任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波

人物简介

匡衡(?~?) 宇稚圭,西汉东海郡承人(今枣庄峄城),西汉经学家。他自幼刻苦好学,才智过人,博古通今,敢于抗疏。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来。公元前48年,任“郎中”,后又迁“博士”“给事中”,掌管经学教授,又兼典中顾问,参与议论政事。公元前47年升为太子少傅,后晋升为光禄勋。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公元前33年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后病故于家乡。

贾三近(1534~1592) 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年间进士。贾氏祖籍山东博平县,为避乱,贾三近随父迁至峄城北贾楼村(今坛山村)。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24岁的贾三近举山东乡试省魁。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吏科给事中。贾三近自幼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一入仕途就注意兴利除弊,专门“抄发章疏,稽察违误”,痛斥那些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的无道贪官。一生著有《东掖奏疏》二十篇,《西辅封事》两篇,还有《煮粥法》《左夜漫录》《救荒檄》《宁鸠子》《峄县志》等,另外还有奏疏、杂文三十余篇,诗词碑记十余篇。

张文源(1868~1912) 字仰青,峄城北门里人。1907年,为维护百姓利益,反对知县谢曦提价坑民而被囚押。狱中,张结识了潍县杜紫亭,加入了同盟会。1912年,张与山东省议会副议长刘冠三议定,成立中国同盟会峄县分会部,张任分会理事长。同年10月,张与李麟阁赴济汇报工作,返乡途经兖州被军阀所扣,旋遭杀害,时年45岁。

常德善(1912~1942) 今枣庄峄城区人。1929年夏参加红军,先后在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排长、连长、警卫队长、营长、团长和师参谋长等职。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任冀中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在粉碎日军“大扫荡”中,英勇牺牲在河北省肃宁县。建国后,遗骨移葬在河北省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贺龙元帅为其撰写了碑文。

张宜轩(1902~1943) 字元成,又名张中人,今峄城镇岳庄村人。自幼读私塾,北伐战争之前,进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冬,张宜轩负责峄城党的工作,不久组成了中共峄县城市工作委员会,任工委书记。1942年初,返回鲁南区党委, 随即根据区党委的指示对峄城党组织进行恢复和整顿。 1943年日军“扫荡” 抱犊崮山区,他被困在亲戚家中,因患病不治于同年8月与世长辞,时年41岁。

张捷三(1893~1984) 原名张景凯,枣庄市市中区人。1911年参加同盟会,1915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毕业后任教于峄县韩庄小学。1922年夏,在峄城完全小学任教导主任,1928年任县教育局代局长。抗战胜利后任鲁南第三中学校长。曾任山东省政协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委员。1972年离休,1984年逝世。

邵明思 生于1949年。1976年参加工作,在区文化馆从事文艺创作,1982年调到峄城区豫剧团任编剧,1984年调入峄城镇抓群众文化工作。1986年入党,同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剧作家,现为枣庄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峄城区作协副主席。多年来共创作发表戏剧、小说、曲艺等作品90余篇 (部) ,其中《榴火燃情怀》《冤家路宽》《匡衡进京》《沉醉者》《三岔碑》《雨过天晴》等16篇(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另有市级获奖作品20余篇(部)。曾两次受到省文化厅表彰,并获“农村文化工作20年积极贡献”荣誉证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