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众多,按照养殖设施来区分,一般分为高位精养模式、低位土塘模式、室内工厂化模式、温棚模式。按照混养模式,则可以分成虾鱼混养、虾贝混养等。
1、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
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是最早的对虾养殖的方式之一,我国目前许多历史较久的养殖场仍以这种方式进行生产。该模式最显著的特点为虾类养殖池建于自然海域的**线以下,虾池主要依自然海域的潮差变化、以池水与海平面间的水位差进行纳水和排水。在早期,该类养殖模式主要以粗放式养殖为主,依靠纳海区天然虾苗或少量放养人工虾苗,虾池的面积大(50亩以上)、池水浅(0.5~1米)、产量低(750千克/公顷以下)。近年来,我国南方的绝大多数地区已对早期的依潮差纳排水虾类养殖池进行了改造,其单池面积大为缩小,一般只有5~15亩,有的还配备少量增氧机等设施。经过如此改造后,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的养殖产量也有较大的提高,高者可达750千克/亩。由于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池的池底均位于海平面以下,在每茬养殖结束后无法将池水排干,难以进行晒池和清塘处理,长时间养殖必然导致养殖虾池老化、底泥污物淤积、病原生物种类与数量增加,使虾池养殖环境恶化。此外,由于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在纳水和排水时,除在闸门口以网布防止虾外逃及一些较大的生物与脏物进入虾池外,养殖用水一般均不经其他处理。许多地区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池甚至进排水渠道不分,养殖池与海域之间以及同一养殖区域的不同虾池之间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导致成片区域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由于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在水质管理和病害控制等方面都存在较严重的不足,养殖虾类的成活率、单产以及养殖成功率均普遍较低,这种传统的虾类养殖模式已不能适合当前虾类养殖发展的需要,特别在我国南方,目前新开辟的虾类养殖场已很少以这种模式进行养殖。
2、高位池集约化养殖模式。
高位池集约化养殖模式与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最大的区别为养殖池的池底位于自然海域**线以上,养殖池的进水需要通过水泵抽提。由于该养殖模式在每茬养殖结束后可以彻底排干池水进行晒池、清淤和消毒等处理,有效解决了依潮差纳排水养殖模式随养殖时间延续而出现的虾池老化、底泥污物淤积以及病原生物种类与数量增加等问题。近年来,各养殖场根据其自身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土质和水质等情况,在该模式的生产应用中对其具体细节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补充,如:为了解决养殖池的渗漏和切断寄居蟹类等传播病毒性病原的问题,有的养殖场采用水泥护坡、地膜护坡或全池铺设地膜等措施;为了减少养殖过程中各种悬浮性和沉积性污染物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有的养殖池采用**排污或**吸污等;为了减少养殖海域各种病原生物和病原携带者对养殖虾类的交叉感染,有的养殖场使用蓄水池兼作消毒池,也有的养殖场在海边的进水口建造砂滤井,自然海域的海水经蓄水池沉淀和消毒处理或经砂滤井过滤后,再以不同方式引至养殖池。高位池养殖模式最早建造于我国台湾省,在泰国成功使用后引入我国广东和海南等地,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新建虾池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
3、淡水添加养殖模式。
淡水添加养殖模式属于一种半封闭性的养殖模式,它主要利用南美白对虾具有较广的盐度适应性等特点,在虾苗入池前一次性引入海水并彻底消毒后,在整茬养殖中就不再向虾池添加海水,而只是通过在养殖中后期不定期添加淡水等方式来调节水质,至养殖结束时养殖池水的盐度达到3左右;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有的甚至淡化至盐度为0。淡水添加养殖模式由于强调在养殖过程中不从自然海域提取海水,因而可以避免自然海域的病毒性病原和弧菌病原等对养殖对虾的交叉感染,有效切断疾病的横向传播,显著提高虾类养殖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此外,由于适当的盐度变化和池水交换可以刺激虾类蜕壳,以淡水添加养殖模式进行养殖时,可以明显加快养殖虾类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效益。不过,以淡水添加养殖模式进行对虾养殖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次添加淡水的数量,通常每天添加池水总量10%左右,日盐度波动控制在5以下,否则,如果一次添加淡水过多,会造成盐度日波动过大,并因此引起养殖对虾的不适甚至造成严重死亡。
4、温棚养殖。
主要在南方的冬季或在中北部地区,由于自然水温较低,需要采用温棚保温养殖,个别地方甚至需要通过锅炉加热来升温。这样可以错开商品虾上市时间,争取较高的价格优势,利用虾苗场可以整年不间断提供虾苗的条件,通过采用保温措施,适当延长养殖周期、增加养殖造数(多养一造),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温棚养虾确实可行,有些养殖户宁可不养白水塘虾也要养温棚虾。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具有光照较弱、环境封闭 (空气交换量少)、水温较低、养殖周期较长、敌害较少等特点,技术性较强,尤其是水质的控制和中后期病害的防治情况,是决定温棚虾养殖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