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陈 曦 崔 爽
湖南人是“吃货”,也是“玩家”。湖南人民的小康,藏匿在街头巷尾,也藏匿在各种特色吃食中。
比如,湖南长沙,有一条最能代表“老长沙”、最具烟火气的街巷——太平老街,这里经年保持着“愈夜愈美丽”的传奇。但凡走一遍,都不难体验到当地人的小康生活“幸福感”。
“管家”当道,夜经济拉动疫情后时代繁华
在长沙天心区太平老街的一端,“蹲点”着湖南省首个夜间经济服务中心,这里设立的“夜间管家”,为市民提供着便民医疗、公共雨伞、充电器、卫生间、信息咨询等服务,营造着温暖安全的夜经济环境。
“管家”当道,在包括太平老街在内的当地五一商圈,就已培育出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等40多个网红打卡点。
夜经济能让消费从时间到空间都得到延伸,也因此成为疫情后时代各地提振消费市场的“法宝”。长沙活跃的夜经济元素,让其成功问鼎“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多有影响力?拣最近的说,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端午节旅游消费预测报告》里,它位列“全国夜间旅游热门城市榜”榜首。即便晚上10时,美团平台都有近一半的长沙商家在线营业,见证这里的夜经济之火爆。
长沙夜经济最集中与活跃的天心区,正雄心勃勃地拟打造成中部地区夜经济示范区。“在我们这里,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读等多元并存。同时,还率先在中部地区应用5G,推动传统百货及线下餐饮、商超等实体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展线上消费。有序发展夜经济,在当前对保就业也有积极作用。”天心区区长黄滔说。
不止于此。为加速夜经济发展,长沙未来还拟培育引进高技术服务业、移动互联网手游及网络游戏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长沙,促进文化、动漫、影视作品与游戏互相融合开发、产品联动,拓展“手游”经济。
“辣不怕,不怕辣”,湖南人因辣致富
“朝天椒是本地品种,墨西哥椒最辣,牛角椒清炒最好吃……”在湖南郴州汝城大坪镇产业扶贫基地里,当地县委副书记何青松说起县里种植的26个品种辣椒,激情四溢。
他的激动不难理解。爱吃辣的湖南人,靠着辣也能脱贫致富。在汝城县,17000多户贫困户都有种植辣椒,每户通过辣椒这一项目,年增收就在8000元左右。小辣椒是县里妥妥的“金钥匙”。
“原来农户也种辣椒,但模式小、乱、散,所以总是增产不增收。为推动产业发展,我们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实现农户种植、合作社组织管理、公司保底收购的分工合作和共同发展。”何青松说。
如今,汝城辣椒遍布全国各地。一业带动、万人脱贫,小辣椒种出了大产业!就连当地年轻人也按捺不住,回村里种上了辣椒创起了业。
大坪镇溪头村80后村民宋柳兵,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苏州等地工作。已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他,2016年卖掉上海的住房,回了乡。他说:“在政府帮助下,我们如今实现了辣椒的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辣椒品质上乘,完全不愁卖。如今的收入比在上海工作时还多,还能在家照顾年迈父母,太幸福了!”
玩转吃食,小龙虾也疯狂
能致富的还有湖南口味虾。
“慢点出水,小心虾跑掉了!”湖南郴州北湖区华塘镇吴山村,一场龙虾争霸赛如火如荼。
大赛组织者是南裕小龙虾养殖基地老板罗琼,一名退伍军人。
2017年,罗琼辞去事业单位工作,回母亲家乡创业。“村里这几年发展特别好,政府政策对农业支持力度很大,土地流转工作也十分到位,让我们创业者完全没后顾之忧。”
如今,罗琼的龙虾养殖基地已有200余亩,配套餐厅也成了网红打卡地。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达几万元。据介绍,去年,基地营收30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400万元。
长沙望城盘龙岭村,也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引导了5宗土地经营权使用者转型,以荷花种植为主,配套养殖小龙虾、鱼等,大力发展“荷花+”等特色生态立体种养产业。
这里,不仅打造了蓝天白云、鸥鹭荷花、人工湿地为一体的千亩荷花景观,还培育了湘莲藕尖、莲蓬和鱼虾等特色产品。
特别是盘龙岭的“荷花虾”,“傍”上了全国闻名的网红店长沙文和友,达成了供销协议。据介绍,去年“荷花虾”销量达10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都能达1200万元。较之传统的水稻种植,每亩土地增加收益达2000—3000元。
“再过一个月,翠冠梨就成熟了。往年,50多万斤梨上市,不到两周就销售一空。”衡阳市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支部书记贺光权向科技日报记者“炫耀”着,顺便“掐指一算”,光梨园今年就能有800万元收益。
2011年以前,堰头村还是个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的“三不通”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近年来,堰头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6年,村里实现脱贫,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
“我和丈夫都在村里企业上班,每月每人大概有2700元左右工资。闲暇时,还能借村里的旅游产业卖点儿土特产,也有一定收入。”村民李小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