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太累,试试语音听新闻
鳗鱼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故享有“水中人参”,具有洄游特性,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鳗鱼的养殖技术吧!
一、池塘条件
该场地处里下河地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和电力方便。池塘面积156亩,单个塘口面积8~12亩,计16个塘口,每个塘口均能单独进排水,并配备有1~2台增氧机和2~3个固定食台。
二、养殖技术
1、池塘的整修与消毒: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包括塘边)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2、鱼种放养:为延长鳗鱼最适生长期,鳗苗前期一直在配有锅炉,温度为28℃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6月初水温恒定在24℃以上放入土池,放养规格为60~100尾/公斤,放苗时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分规格分塘,每亩放养量1800尾左右。
3、水质管理: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是鳗鱼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一是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二是勤开增氧,塘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视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在养殖后期,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提高溶氧来改善池塘水环境。三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后期由于塘存量大,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易变坏,我们每月用1~2次EM菌原露500克/亩,另外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4、饲料投喂:根据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日天,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鳗鱼的养殖过程中要市场观察,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早进行防治,以减少养殖损失。
三、病害防治
1、烂尾病
【发病症状】烂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脱落、溃烂,可发生在属部、胸部、嘴、颈部等处,患病鳗浮于水面游动无力,溃烂部位呈赤褐色,严重时尾鳍烂断,露出红色骨肉,一年间春夏秋三季发生较多,冬季较少,主要发生于黑仔和鳗种,100克以上的成鳗较少发生。
【防治方法】①苗种选别,转运投放时应小心操作,防止皮肤损伤,过池投放时应把病死鳗除去,防止病鳗带菌到新池。②鳗苗转投新池前要用呋喃剂或2%-3%食盐水、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③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和3-5毫克/升呋喃唑酮药浴12小时。④内服抗菌药物(同赤鳍病)。
2、肠炎
【发病症状】由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生往往是过食、饲料变质、投喂无规律、水质差、池水溶氧量低等诱因引起的,发生肠炎的鳗鱼食欲减少,下痢(在池水中可见胶冻样粪便),病死鳗肛门周围发红,胰脏发炎,并有恶臭,体表、鳍充血,多发生于中成鳗。
【防治方法】①饲养过程应坚持“四定”投喂,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投放密度,增加增氧机的配套。②在发病池塘,饲料量要适当减少,饲料中减少或停止加进鱼油。③用土霉素、氯霉素、磺胺脒、呋喃唑酮拌饲料内服效果很好。
3、水霉病
【发病症状】水霉病是由于水霉菌引起的,属真菌性病害,鳗体受伤或抵抗力降低时,容易感染,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容易发生,病鳗尾部、鳍以至躯干附着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皮肤分泌黏液明显增多,病鳗游动缓慢,食欲减少或拒食,最后衰竭死亡,幼鳗发病时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①鳗苗选别时应仔细操作,尽量减少鳗体受伤。选别后转投新池时用0.1%-0.7%盐水浸洗。用呋喃剂浸洗也有效,特别在苗种越冬前选别更应注意。②池塘定期消毒,用25-3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或用0.1-0.2毫克/升甲基蓝泼洒池塘。③把发病池塘水温提高到25℃以上,持续1周以上可治愈,此法效果很好。另外,也可用2-3毫克/升呋喃西林浸洗,或用0.1-0.2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洗。④防止并发其他疾病,可用其他药物,预防方法同赤鳍病。
4、车轮虫病
【发病症状】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属寄生虫病,车轮虫长期寄生于鳃、体表,吸食鳃及体表的表皮细胞,使鳗体表黏液分泌增加,被寄生的鳗鱼摄食不良,活力降低,易并发其他疾病。
【防治方法】发生的池塘用2毫克/升亚甲基蓝全池泼洒,反复多次。也可用0.2-0.4毫克/升敌百虫溶液,25-3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也有一定的效果。彻底清池消毒也是预防车轮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农业技术农业论文农业新闻 点击添加QQ交流群:120510388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