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潘世金
招募项目校
助城郊学校“科学规划”
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市中区几位名校长通过带徒弟,诊断指导,助力年轻校长成长。2017年,名校长工作室聚焦“学校内生力实践研究”项目,探索城郊学校内涵发展实践路径,在城郊学校招募了小庄小学、魏华小学、东河村小学三所项目校,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研究。
什么是学校发展的内生力?如何让一所小学校成为好学校?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介绍,为了激发城郊学校发展的内生力,校长工作室的4位校长和项目学校的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了科学规划、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立场和问题导向的行动策略三个发展支点。
“通过探讨交流、科学定位、外出考察等方式,校长们找到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建立定向研讨与个别化指导研究分享机制,一对一指导,定点跟进,我们共享了学校间的优质教育发展成果;通过组建‘让学习真实发生’跨校主题研究项目组,帮助老师们走向专业发展之路。”烟文英表示,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三所学校都有了很大转变。
从确立育人目标,到“让学生真正走到学习的中央”,三所学校也找到了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小庄小学校长赵燕在外出考察的过程中,对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合本校校情设计了“行知课程”;魏华小学则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进行课堂改革,构建“美好”课程群;东河村小学则通过“行思课程”,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设艺术、健体系列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闪光点。
聚焦课堂变革
让农村娃“才艺双全”
“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验证一下这条规律。”在小庄小学孟彦老师《商的变化规律》的数学课例上,同学们讨论交流、登台展示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老师变成了倾听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中心,课堂的主角。伴随着系列课程改革,小庄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发生着转变,也见证着学生的成长。孟彦老师表示,过去总认为在讲台上讲得越多越好,但是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也实现了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
动感的爵士啦啦操表演、四季之声社团合唱展示、经典诗词诵读……在东河村小学“行健课程”展示中,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与会来宾的阵阵掌声。校长刘庆林介绍,学校外来务工子女占到七成以上,经过系列调研,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创客、3d打印、非洲鼓等特色课程,一名名学生在特色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学生走上了省会大剧院的舞台,还有的在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
“雅美主要是构建传统文化课程,艺美则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魏华小学校长李艳分享了学校的五大课程群,在学校里,每位教师到开设了一门特色课程,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学生在特色课程中培养自己的爱好。
“今天的分享展示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感动和敬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看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的理念具有前瞻性,也展示出了丰硕的成果。”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曾继云评价说。
市中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表示,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带出了40余名校长“徒弟”。在聚焦学校内生力项目方面,市中教育人坚守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的初心,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聚焦城郊学校发展新路径,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19日,济南市市中区名校长工作室项目成果分享会举行,市中区几位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与小庄小学、魏华小学、东河村小学三所城郊学校校长面对面,聚焦学校内生力的实践研究,分享展示了三所学校内涵发展经验。
济南市小庄小学孟彦老师《商的变化规律》数学课例上,同学们正在讨论交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