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之七——前锋区念好“三字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中国网讯1月11日讯(记者 黄姝颖 通讯员 吴德均)前锋区立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积极延伸产业脱贫增收链,拓展利用贫困户房前屋后庭院空间,大力推进“院前种植、院内美化、院后养殖”模式,集约化利用庭院空间,实现种植区、养殖区、居住区“三区分离”,按照30万元/村的标准鼎力支持贫困村发展庭院经济,变房前屋后“空置地”为“致富院”,走出一条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特色脱贫增收之路。
念好“细”字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细规划产业。
突出“长短结合、种养结合”,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一户一案”的总体原则,在乡、村、户三级脱贫规划基础上,紧密结合贫困户实际需求,走村入户、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细化编制7590个贫困户庭院经济方案。庭院前因户规划花椒、银杏、茶叶、红芯蜜柚、核桃、柑橘、柠檬、清脆李等8种本地特色种植业,创造致富增收亮点;庭院中统一规划花草栽植、院坝硬化、墙面粉刷、太阳能庭院灯安装等4项惠民举措,进行居住环境美化、亮化;庭院后按需规划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牛、养羊、养兔等7种养殖业,围栏圈养改变人畜杂居千年陋习。
种养殖产业鸡、柠檬
念好“实”字经,上门服务、持续跟踪,做实科技兴农。
充分发挥“九个一”驻村帮扶作用,全体帮扶力量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念兹在兹、凝心聚力、精心培育,坚持按照“周指导、月回访、季调研”工作机制推进庭院经济发展,驻村农技员“一帮一”、“点对点”、“手把手”送技术、送帮助,建立农业技术专家库,邀请省、市知名农业专家定期到贫困村作技术指导,衔接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学者组织力量编印《种养殖业技术读本》,通过94个贫困村农民夜校、12场次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500余次院坝会等方式提升贫困群众种养殖技能,切实打消群众在发展种养殖业过程中的“技术焦虑”。
黄连村茶叶产业成片
念好“宽”字经,多方联动、资源共享,拓宽销售渠道。
全面加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在收购运输、检验检疫、市场流通等环节化繁为简,贴上“绿色生态”“土特产”等特色标签,助推农副产品及时畅销。畅通区级联系部门、乡镇(街道)、村“两委”、贫困户四方信息联络渠道,及时分享特色农产品销售信息,及时掌握市场最新销售动态。深化“百企帮百村”帮扶活动,利用贫困村成立的村级农业公司、帮扶企业农副产品供销协议等平台解决包销问题,同步利用94个贫困村电商网点、前锋区脱贫攻坚手机APP信息平台、贫困村淘宝网店等模式推广“互联网+”销售模式,提升特色农副产品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最后一公里”,打响贫困户庭院经济脱贫增收金字招牌。
查看原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