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燕子丹 王韶卿 文/图)为了解决“地上悬河”黄河的水患问题,国家投巨资在黄河小浪底修建大坝。从此,坝区的居民陆续离开故乡,被安置在河南的30多个县市。移民搬迁前大多居住在山丘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搬迁到新的安置地,生产环境、生产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孟州,就有几个移民村搬到新家园后,走上了致富路。11月11日,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走进这些移民村,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
孟州市会昌办事处寺村:高效农业发展的先行者
孟州市寺村是2000年搬迁到黄河滩区的第三期移民村,全村现有人口1890人,耕地面积2300亩。自搬迁以来,在各级移民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高效现代化农业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村双委新班子成立后,根据孟州市移民局多次组织的山东、南阳、洛阳、新安等地现代农业基地参观学习经验,结合村庄地处黄河滩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备,浇灌便利,光热充足,有机农家肥源丰富,可以充分满足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需要。
利用村集体400亩小杂果基地更新的有利时机,利用移民后期扶持的优惠政策和省、市、县移民局的生产开发指示精神,村双委多次调查研究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逐步淘汰400亩老化林果品种,升级为现代化的特色大棚葡萄、优质桃及蔬菜种植模式,走村了有机、无公害、精品化高效种植生产的林果发展道路。
寺村2002年开始中药材种植,村双委通过对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禹州、辉县等中药材交易商场的实地考察,根据黄河滩区的土壤结构和气候特点,先后引进白术、丹参、防风、白芷、板蓝根、天花粉、等十几个品种,通过种植实验,优胜劣汰,最终确定了地黄、白芷防风、丹参四个特别适宜黄河滩区种植,且经济效益高、非常畅销的主导品种。
“种植中药材已成为我们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被焦作市确定为“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一村一品”中药材专业种植村。”孟州市会昌办事处寺村党支部书记关丽茹说,“下一步,我们打算支持一部分具有市场前景意识的村民进行中药材深加工开发,最终使我村的中药材种植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把中药材生产的经济效益附加值做到更高,让更多的村民达到实惠。”
孟州市西虢镇寺上村:多渠道、多方位帮助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我们寺上村是1998年动工迁建,1999年全部搬迁到这里,20年来,村民移民搬得来,稳得住,富得快。”寺上村党支部书记刘选说,“近年来,村上多产业发展,不仅有村办企业,还有奶牛、生猪等养殖基地,在农业种植方面主要有山药、防风等中药材。”
寺上村引进菊花深加工企业后,今年开始引导村民着手种植菊花。“焦作是怀菊的主产地,品质非常好,能治疗多种疾病,发展前景特别好。”刘选说,“下一步,准备进一步鼓励农民发展种植菊花,利用公司深加工链优势,逐步做好做大菊花产业,逐步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
据了解,菊花深加工企业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菊花苗,还提供菊花管理技术和专用无公害肥料,保证菊花种植品质,并且签订合同,保证种植农民的利益。
“目前,村里还是以种植药材种植为主,通过市场考察,种植菊花前景非常好,引导村民种植菊花后,我相信农民将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刘选说。
孟州市横山移民新村:移民黄河滩区璀璨明珠
横山移民新村是1999年6月搬迁孟州市移民黄河滩区。近年来,村双委在市省、市移民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生态文明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连年被省、市命名表彰为“全省五个好党支部”“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焦作市五星级党组织”、“焦作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首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横山移民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显移民现代产业,横山村现有高档保细木板厂2家,个体木材加工企业20余家、特种养殖12户、商业、餐饮、运输大户120余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澄泥砚厂,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幸福院、停车厂全部到位。
目前,木材加工、特色种植、科学养殖、餐饮服务、商业运输、非物遗产已成为横山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移民后期项目资金150万元对村标、文化广场、学前花园进行了重点修缮,并在村委大院、文化广场、学前花园、村庄径路等显眼位置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健身器材30多件,突出了新村之美,又为村民文化娱乐、强体健身提供了好去处。
针对新村脏、乱、差现象率先组建环卫队,倡导美丽横山是我家,清洁卫生靠大家的建设理念,形成示范带动全民参与的常态模式,坚持一年两次有党员干部、村民代表100多人参与的大型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内乱堆乱放、私拉乱接、门前小菜园、石板石凳、卫生死角杂物彻底清理。并成立爱心公益群,开展“一天一元做公益”活动,为“孝道大餐”提供爱心经费,并于每月最后一个周末把全村65岁以上老人请到实践站,聆听孝道文化、观看精彩演出、品尝风味饺子、交流幸福生活.......同时村里民乐剧团、老年门球队、中年广场舞、交谊舞、篮球队、吉祥鼓队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村规村训的学习宣传,好媳妇、文明户的评选表彰更是新村风情气正、呈现出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孟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刘文升说“近年来,我们在移民区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综合农业,以农业增效、移民增收为目的,引导移民群众从传统的农业耕作向高效生态型和质量增长型农业转变,以“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统筹规划、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反季节韭菜、软籽石榴、大棚葡萄等现代农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