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唐朝祥
通川区
我们的家乡变美了
我们的家乡变了样:宽敞平坦的村组道路纵横交错,美观时尚的小洋楼整齐划一,村民们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通川区各乡镇部分贫困村,了解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小山村发生的可喜变化,看村民们在当地各级干部的带领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看已“摘帽”的贫困户如何稳中求进,迈步小康新的征程。
通川区安云乡佛岩村交通条件改善
磐石镇谭家沟村
乡贤治村共建和谐乡村
磐石镇谭家沟村位于通川区东北部,坐落于磐石月湖旅游区与犀牛山风景区之间。全村辖村民小组6个,农户533户1390人,其中贫困户84户194人,于2016年整村脱贫。
在谭家沟村,石碾、石磨、石摏规律地散落布置在院落的各个角落,旧砖、旧瓦、旧木料造型各异地点缀着道路、庭院,村舍的墙面上绘有传统文化标识及宣传标语。近年来,谭家沟村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积极打造“富裕、活力、文明、宜居、和谐”五好家园,先后获得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市级“最美宜居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谭家沟村积极探索群众自治与乡贤治村有机结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创新开展“六老六长”制,充分发挥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等“六老”乡贤作用,参与河长、路长、院长等“六长”工作,并设置有5个议事堂,用于协调村民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
“我是返乡农民工,2013年12月开始在村上工作,刚回村那会儿,道路比较破旧,水电气也都没通。”王云勇现在是磐石镇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里现在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变化显著,最明显的变化是乡风民俗。”
该村发展有“六园”产业,分别是生态鱼园、丰河虾园、花好月园、紫薇园、金果岭园、樱桃园。王云勇告诉记者:“产业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元,村民每年务工费可达60万元,村民还能依托村里的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瓜果蔬菜,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了翻番。”
今年74岁的袁建珍是谭家沟村1组的贫困村民,说起村里的变化,她感触良多,“以前我住的是老式木板房,后来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砖瓦房,厕所、厨房也都改造了,还通上了水电,吃穿用都不愁。现在家里就我一个人,除了低保、农保等政策收入,还有土地流转费,加上我在村上务工,能有近一万元的年收入。”
扶贫先扶志,因病致贫的肖万玉便是谭家沟村的典型代表。“我今年70岁了,平时家里就我和老伴,他生病10多年了,没有劳动力,里里外外都得靠我。”她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房子改造了,还有了低保、农保、公益性岗位,不过我还是觉得劳动最光荣,要靠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所以我自己种了2亩红薯,之前还养了2头猪,再加上在村里产业园帮工的工资,一年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
不仅“口袋富”还要“脑袋富”,谭家沟村的村民正用双手绘就乡村美好未来。
磐石镇谭家沟村聚居点
碑庙镇陡坑村
农户家有了“微田园”
陡坑村位于碑庙镇西南部,因该村地势高低相差400米,故名“陡坑”。该村共704户21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337人。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1800余亩,6家专业合作社和4家养殖场,全村产业发展总规划为“一区”“一带”“三基地”。
据碑庙镇陡坑村党支部书记刘术介绍,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前,全村仅有不到10公里的硬化道路,现在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院户路的硬化率达到90%,硬化了的村组道路近40公里;以前的土墙房现在也改造了90%,堰塘整治了18口,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也建有卫生厕所,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五改三建等扶贫项目,大力实施住房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全村共完成五改三建户87户、旧危房改造158户、易地扶贫搬迁12户。
该村坚持产业兴村,积极推进产业园、微田园、果园产业,鼓励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发展“微田园”,种植瓜果蔬菜。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1219亩,主要种植了蓝莓、青脆李、蟠桃、蜂糖橘等四季水果,解决群众就近务工,仅土地流转费每年达70余万元,就近务工人员数达110余人,每年务工工资高达70余万元。
陡坑村通过筑巢迎凤、迎凤返巢等多种方式向外宣传、引进业主。村里的达州市倍立农业有限公司、卧龙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巨峰林业专业合作社为村民们就近务工带来了便利。达州市巨峰林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正润介绍,该合作社在陡坑村、盐井村等地从事柑橘、梨、李子、桃子等果树苗圃种植,目前苗圃面积约500亩,每年合作社的用工接近1万人次,用工工资发放每年约100万元,其中陡坑村用工工资发放为50万元,村民年收入最高可达1.3万元,最低可保障年收入8000元。
张映碧是陡坑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三年她花费10余万元,家庭也因此陷入了困境。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当地政府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街道、院坝等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并缴纳了低保。如今,张映碧自己养了2头猪,50只鸡,还承包了一些田地种植水稻,孩子们在外务工,去年全家收入达到8万元,老两口的收入就有3万元。
“党的政策好,住房宽敞了,吃穿不用愁,看病有保障。我家6口人,老伴身体还行,就在村里的产业园里帮帮忙,打打零工,一年能挣8000元左右,我们老两口平时日常开销够用。”79岁的贫困户吕德修说。
碑庙镇陡坑村产业园内务工的村民
江陵镇千宁村
产业带动巩固脱贫实效
千宁村位于江陵镇西南方向,下辖11个村民小组,422户1322人,有4个党小组,党员39人,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96人。该村系达州市基础设施扶贫示范村、财政金融产业扶贫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江陵镇千宁村农家书屋
“曾经的千宁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唯一出村的桥还是座漫水桥,下雨涨水就过不了。”据千宁村“第一书记”胡鹏介绍,自2014年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现在有了村际公交车,村民到江陵场镇只要10分钟,千宁村水、电、路、林、土、讯“六网”配套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该村确立了发展红心猕猴桃、江陵跑山鸡两大产业。采取“支部+基地+专合社+贫困户”党建引领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采取“基地+业主(能人)+贫困户”模式,壮大发展跑山鸡养殖产业。同时,大力吸引乡贤人士返乡创业。建立招引人才每月会商制,每位村干部至少负责招引1名千宁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同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对返乡创业人员最大限度给予优惠政策。
致富能人返乡创业,带动的不仅是产业的发展,更是村风民俗的明显变化。
杜全钢等在外人士返乡创建清脆李基地和专合社,带动约50余户村民增收。70多岁的老党员张智道是10组村民,回村后,主动承担起村民小组的管理职责,带动该组发展稻田养鱼,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个个都有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48岁的贫困户杨本清是通川区“百家脱贫致富光荣户”。她靠着发展养殖业,不仅还清了借款,还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以前我们一家4口住的是茅草屋,后来通过各级帮扶,居住环境好了,自己搞点产业,养了100余头猪,今年还养了3批次鸡鸭,大约有1000余只,差不多收入能达到10余万元。”杨本清说。
因病致贫的刘大忠,通过自办家庭农场,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我自己养鱼、鸡、兔,还种了些李子树,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村上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看病有医保,去年收入大概有5万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刘大忠告诉记者。
如今的千宁村,一股充满自信与生机的力量正在生长,一幅幅生机勃勃的致富新画卷正铺展开来。
通川区江陵镇香仁坪村积极发展柑橘种植和水产养殖。该村种有爱媛38号、春见等柑橘品种500余亩,养有80亩稻田鱼蛙以及19亩鱼。图为江陵镇香仁坪村柑橘喜获丰收。
金石镇高兴村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金石镇高兴村于2020年6月村级建制调整,由原四基村、吹角村、高兴村三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32米。全村816户2700人,党员7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394人。
高兴村立足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积极探索“企业+集体+农户”工作思路,采取村集体以公共林地参股,贫困村民以森林、土地入股,企业优先聘用贫困村民工作的模式,引进企业到高兴村开展旅游开发,总投资2亿元的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在高兴村成功落地并成为首届达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网红“打卡地”,实现企业与村集体、贫困村民抱团发展,既保证了企业收益、贫困村集体收益,又为贫困村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途径。
野生动物园景区外,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小洋房,整洁靓丽,门前屋后,村民们种有自家小菜园,一幅动人的乡村图画呈现眼前。作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眼前的一切,很难令人联想到该村曾是贫困村。
高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杨芳满向记者介绍,从前的高兴村,路况极差,村民出行困难,自2014年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高兴村聚焦群众需求,着眼长远发展,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入手,高兴村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2017年3月,“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项目入驻,村组道路拓宽成7米的柏油路,院户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地落实,大力实施危房改造,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据了解,动物园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电工、饲养员、勤杂工、配料工、保安等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1.5万元。
贫困户李学菊是金石镇高兴村5组村民。她家为两层小洋楼,一层是客厅、厨房、餐厅和卫生间,屋内整洁干净,楼梯口摆放有鞋架、地毯,二层为居住卧室。李学菊说:“我们家有4口人,以前住的是木板土坯房,现在住上了100余平方米的好房子,平时自己养点牛、鸭,种点菜,在动物园周边的农家乐打打杂、卖卖菜,生活也很充实。政策好了,我们也要拿出精气神来,好好努力,让日子越来越好。”
今年48岁的张强告诉记者:“我父亲张化兴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81岁了,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一家6口从以前40平方米的房子搬进了现在120平方米的小洋房,水电也都通了,据说气也快通了,孩子读书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还享受了小额信贷,平时出行也可以预约农村公交,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福利。”
张强计划未来在动物园做点工程建设,每年也能有3万元的收入,全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通川区金石 于鸿 摄
梓桐镇两河村
党建引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梓桐镇两河村位于通川区北部,全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下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870户2600人,其中党员93人。该村是通川区45个贫困村之一,于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319人。2019年,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
“我是2016年派驻到两河村的,当时的办公室常年潮湿积水,村集体收入为零,村上还有负债欠款,基础设施也不好,村组道路均未硬化。”据两河村“第一书记”李荣晟介绍,如今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是废弃的村小学改造升级而成,青瓦白墙,共3层楼,完善了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功能,还设置了战斗堡垒陈列室。
“我们这个战斗堡垒陈列室是全区第一个村级陈列室,通过展示历届村支部取得的成绩,强化党员的党性教育,树立党员干事的信心。”李荣晟告诉记者,该村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通过对党员进行积分制管理,增强党员干事的积极性,党员们挣得的积分可以在指定的小超市进行生活用品兑换。
两河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站在3楼俯瞰,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将田地切割成整齐的方形,排列有序的树苗正茁壮成长,这是两河村的金果种植育苗基地。除了金果种植育苗基地,两河村还建成了200亩金果梨示范种植基地,并通过温室代养进行生猪养殖。同时,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了高品质柑橘,发展柑橘种植基地200亩,取名为“法官林”,其收益的7%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
“党的政策硬是好!”回忆过去,74岁的贫困户王召秀感慨万千,“以前我们家在山上住的茅草屋,家里吃的不够,种了土豆都给孩子,大人只能吃些小菜野菜,衣服补了又补。现在不一样了,住上了砖瓦房,穿上了新衣服,低保、农保再加上孩子的赡养费,我一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村干部们也经常来看望我,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今年50岁的刘正芬是因残致贫。在她家中记者看到,虽是改造升级过的旧屋,但屋内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她告诉记者,“政府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有低保、农保兜底,我再种些蔬菜,一年收入约有3万元。生活不用愁,冰箱里随时有肉,看病也能报账,晚上做完活儿回家还能看电视。有啥困难,找党委政府保准立马解决。”
如今,两河村的村集体经济日渐壮大,村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日益富足。
通川区梓桐镇两河村群众服务中心
青宁镇红专村
庭院经济开出“致富花”
红专村位于通川区青宁镇西南部,山高路远,平均海拔约500米。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482户14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18人。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地理、环境等优势,引导村民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2018年,该村实现整村“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
虽已是寒冬,但红专村村民院子里种植的青菜却是一片生机盎然。“我们村海拔高,以前交通条件落后,村里产的土特产卖不出去,外面的农资品也进不来。”据红专村“第一书记”王军介绍,“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我们村的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后,我们就鼓励村民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红专村共发展蔬菜种植近70亩,上半年种植了豇豆、四季豆、冬瓜等蔬菜,实现收入4万元,根据季节变化,下半年村民种植的“庭院经济”则多以青菜为主。为保障销售渠道畅通,红专村与达城超市、学校等多方平台进行了合作。“现在村里有意愿的村民都发展了‘庭院经济’,最多的种了30亩蔬菜,村里部分撂荒土地也得到了有效利用,销路不愁,村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令王军感到欣喜的是,愈来愈多的村民开始主动发展“庭院经济”。
除发展庭院经济外,红专村还引导贫困户和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种养殖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致富能人”,并发展川木瓜种植500余亩。产业发展的同时,红专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村组道路4.5公里,硬化入户路和村组道路3.5公里;新建堰塘1口,整治堰塘2口,新建蓄水池7口,为村民的住房、饮水、出行等多方面提供安全保障。
自从发展了“庭院经济”,贫困户李洪弟便成了村里的“义务兵”。“村干部对接好超市、学校后,我就挨家挨户收菜,帮他们统一送到指定地点。”送菜之余,李洪弟喜欢“捣鼓”自家院子里的菜,“上半年我种的南瓜、冬瓜卖了1万元,我还种了点柑橘,再加上低保、农保、残疾补助等政策收入,一家3口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和李洪弟不同,贫困户贺洪军最初并不看好“庭院经济”。“当时怕种了不好卖,我就只种了几分地的豇豆、四季豆,没想到还卖了1000余元,所以下半年我就种了2亩的青菜,加上低保、农保和公益性岗位的收入,我家3口人的年收入有近3万元。”
“庭院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还改善了红专村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多的村民将庭院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让庭院也能开出“致富花”。
青宁岩门新村 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北山镇洞滩村
肉兔养殖成脱贫“良方”
北山镇洞滩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39人,于2017年整村“摘帽”,2018年实现全体脱贫。
通川区应急管理局派驻洞滩村的“第一书记“王攀是2015年到该村任职的。回想起当年村子的旧模样,他印象深刻。王攀告诉记者:“当时村上的环境、基础设施、交通都不好,进出只有一座漫水桥。”
近年来,洞滩村在脱贫攻坚政策和各级帮扶力量的支持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修了14公里路,组组都通了水泥路,整治了10口堰塘,新建了2口堰塘,村民住房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墙上进行了风貌打造,还引进了达州秦巴老农生态有限公司,发展肉兔养殖产业。据王攀介绍,该养殖场于2017年入驻洞滩村,占地20亩,建有养殖大棚3座,种兔1200余只,每年销往成都、重庆等地6万余只肉兔。
据了解,该村集体产业周转资金给养殖场投资入股45万元,按每年6%进行分红,可分得2.7万元,其中村集体和贫困户各50%。养殖场还带动村民发展肉兔养殖,采取养殖场送种兔,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对村民养殖肉兔进行回收的模式,让全村的贫困户家家户户养上了肉兔,其中出栏上千只的养殖大户,全村共有4户,还带动临近村组村民养兔。
洞滩村计划下一步建设肉兔深加工基地,用于当地老百姓养殖培训、展示、加工以及农家乐打造。
64岁的贫困户徐光六坐在自家房屋前,同记者讲起了他的脱贫故事。老徐的老伴儿走得早,家里只有3口人,女儿在温州务工,孙子在上学,以前家里没有收入,日子不好过。
2014年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徐光六彻底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新房子。家里冰箱、电视、洗衣机一应俱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里搞肉兔养殖,徐光六积极发展生产,在房屋前的空地一侧建了个圈舍,饲养了100余只肉兔,还养了20只鸡,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他告诉记者,精准扶贫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要振奋精神,继续奔康。
通川区北山镇洞滩村村干部看望贫困户
安云乡佛岩村
平安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佛岩村位于安云乡场镇西北部,地处大尖山腹地,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508户1509人,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298人。该村已于2018年整体脱贫,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和省级“四好村”。
沿着宽敞的水泥硬化路走进佛岩村,印入眼帘的是,路边一排排笔直的太阳能路灯,远眺是错落有致的村舍和阡陌交错的农田构成的乡村美景。“以前村里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好,路也全是土路,出行很不方便。”佛岩村“第一书记”李相岑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就变了样,基础设施变好了,小车能开到村民家门口,太阳能路灯覆盖了全村,平安建设持续推进更是让村民安居乐业有了法治保障。”
据了解,该村加强“雪亮工程”“天网系统”等平安智能化建设,在重要路段、重要场所均安装有监控设备,并组织10余位村民,建立了村治保委员会,通过每天在村内巡逻,进一步强化村内平安建设,保障村内的治安环境。
“平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乡村治安环境,产业发展则带动了村民持续增收。”佛岩村党支部书记陈燃告诉记者,该村发展有20亩党员示范工程,用于淡水鱼养殖,该工程有大小鱼塘4个,一年投入鱼苗2000余斤,可实现上万斤的产鱼量,其销售所得利润为村集体收入。
此外,本地村民还能享受淡水鱼每斤3元的低价福利。佛岩村还提供1万元的鼓励资金,鼓励村民养殖土鸡,村民只需2年内返还50%即可,目前发展了4户家庭农场,养殖规模均在500只以上。另有青脆李产业园30亩,套种有白芍和蔬菜瓜果,每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超5万元。
智能化也为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50岁的郑启雪每天都要通过手机软件,远程查看自家土鸡的养殖情况,“我是今年开始养鸡的,养土鸡村上还有政策帮扶,我就办了家庭农场,养了500余只土鸡,今年经营情况不错,卖了200余只。家里的鸡可以通过手机监控,每天我还可以出门种种地、打打零工,差不多一年有5万元的收入。”
从落后山村到美丽乡村,佛岩村村民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村风民俗积极向上,实现外在美向内在美的转变提升,用勤劳和汗水奏响脱贫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