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阿娜”,一个诗意的名字,苗语地名,汉语翻译为“兴隆”。走进威宁自治县大街乡兴隆村,便走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柔美苗乡,处处静谧而安祥。据了解,该村苗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78.4%。
杨正明是该村马路脚自管委的村民,在村口遇到杨正明时,他正在与大家一起,奋力挥动铁锹,铲混凝土浇筑“一事一议”通组路。这段路总长390米,宽3.5米,厚15公分,惠及17户70余人。
“通村路前年就通车了,感谢党的好政策嘞,年轻人的小汽车、小拖拉机、摩托车都开回来了。以前是毛毛路、牲口路,有几处背点东西就要侧着扒着走,现在好了,种出白菜瓜果也能拉出去卖钱了,进出更方便了。”杨正明说。
“今年,正在忙着打连户路,以后家家户户就连在一起了,无路可修了,大家进出晴天不沾灰,雨天不沾泥,可高兴了不是。”兴隆村主任杨世局说。
如今,弯弯的兴隆河静静流淌,两岸的滇杨和金柳低垂河面,时有鸭鹅戏水,引颈长歌,生趣盎然,更有通村通组路并行河岸,时时有机动车辆在路上奔行。
这些路不但扮靓了兴隆河,还促成了当地产业的多样发展。走进兴隆樱桃种植基地,一米多高的樱桃树已渐进初产期。林间套种的辣椒已到秋收尾声,处处是闲聊收成的欢歌笑语。
“我们去年引进老板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种植樱桃200亩,弥猴桃200亩,套种辣椒时哪家的地哪家种,哪个种哪个收自己卖,下步还打算种脆红李。”大街乡林业站长、兴隆村支书罗弟光说。
这里,不但种植业已经起步,养殖业也正在悄然兴起。走进兴隆村四组贫困户马明聪的家,他在财政补贴新修的平房旁边盖起了简易鸡舍,领养了乌骨鸡100余只。
“这批鸡苗是县里的扶贫项目,我们村得到60多家,共发鸡苗6780只,像马明聪家这样养鸡100只以上的超过三分之二,长成后可卖80元一只。”杨世局说。
“兴隆村有村民415户,贫困户建档立卡172户。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就想通过‘五个一批’的有效实施,长短结合,统一规划,让全村在最短时期内迅速摆脱贫困。并在当地发展好种养殖业,让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县委组织部派驻兴隆村“第一书记”廖廷杨说。
“兴隆村土壤气候条件适合果木种植,而且政策支持力度大,村两委算盘打得精,合作社也愿意支持群众发展,群众看到利润后积极性更高,这样一来该地离脱贫致富也就不远了,不但能脱贫,还能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作为农业乡镇,就要带领群众采取轮作套种方式想办法增产增收,向‘万元田’目标奋进,问土地要柴米油盐,问产业要脱贫致富。”大街乡党委书记颜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