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成年人会越来越不关心外界的事,有一部分原因是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他人之事,还有一些只是想过好自己的生活,穷则独善其身,我属于后者,认真过好日子对我已实属不易,更无暇顾及他人之事。但今年大环境的是是非非让我意识人属于群体,我们从相互支持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或许关心周围之事亦能带来认真生活的启示。

若说2020年幸福的事情,便是我收获了妈妈这一角色。若说2020年有哪些波折,除了大家的这场疫情,还有小家迎来的早产儿宝宝。现将我的他人之事分享给每一位担忧焦虑的早产儿妈妈,望能有所帮助。

故事得从怀孕30周说起,当时验血白细胞几项数据偏高,我有些担心,因为后几次产检血象数据都有不合格,医生看了报告说正常不用担心,一个月之后再来检查,也没有放心上。随着元旦临近,领导安排做台账,那阵子确实有些忙,将近一个星期都加班,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肚子有些发紧,后来仔细想想,问题就出在这个节点上,羊水偏少的症状主要是肚围不长或长得慢。在34周去体检时,羊水值只有6.6,医生立即下了住院通知单,当时医生一味强调结果而不说情况让我慌了,赶紧打电话给老公,随后回学校向领导请假,在公交车上哭了一路,快到单位时赶紧抹抹眼泪找领导请假,成年人的隐忍或许就在于懂得假装坚强,免得成为别人的饭后谈资。

请完假,我们立即赶回常州,当晚住院,第二天早上挂水,开始疯狂喝豆浆,每一次都怀着希望去做B超,然后哭着回来,再挂水,再检查,反反复复持续了四天,可什么效果都没有。在住院的第五天,羊水值下降到3.8左右,医生怕有风险决定直接剖,在1月20号那天下午三点,小不点出来了,也算是万幸,手术后医生说子宫里已经没有羊水了。

小不点是爸爸的叫法,因为他在手术室外屏幕上看见护士给娃称体重还不到四斤,这是家族中的最轻记录。我们还没来得及正式见面,小不点就被送进了新生儿病房,直到11天之后,医生打电话让接他回家。2月1号,小不点出院了,体重四斤五两。第一次见到他,我更愧疚,因为他又黑又小,整个人都抱不上手,第一次喝奶时,他使了好大的劲,接下来抚养过程中问题一个接一个,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回想起来,有些需要提高重视,而有些则需要放宽心,现将这些问题及经验办法一一整理出来,望能为你提供一份参考。

1.奶粉选择

早产儿喂养最好是母乳。记得宝宝刚出生医生就让我们开奶,开奶的痛苦经历我就不谈了,最好是花钱找催乳师,少走弯路。一开始奶很少,黄色粘稠的初乳宝贵的很,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早产儿的妈妈身体会自动对乳汁中的成分进行调节,有利于加强宝宝免疫系统。但并不是所有妈妈的奶水都够,当时我的奶水也不够,一天最多30毫升,搭配一些奶粉勉强支撑了下来。

宝宝出院后,我们采用的是母乳加奶粉,以母乳为主。每晚睡觉前给他喂一顿奶粉,避免吃不饱闹人。奶粉要选择专门的早产儿奶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因为宝宝的体重低,要想达到与实际月龄孩子同样的发育水平,必须要高营养的奶粉,快速增加体重。这是一场彻彻底底从出生就开始的追赶比赛。

在第二个月去体检的时候,我们被医生说的担心得不行:因为没有及时换普通奶粉,宝宝长得太快了,身长和体重不协调,整个小身板像个矮地桩,短短粗。所以是否停早产儿奶粉要及时咨询医生。此外普通奶粉要转奶,一般奶粉罐上都有详细说明,一定要参照,宝宝是很聪明的,他们分得清奶粉之间的区别,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针对有些妈妈的奶水不足情况,要注意睡眠和食补。一是休息好,身体才能放松,更容易有充足的奶水。二是多吃下奶的食材,如丝瓜、黄花菜、鲫鱼等等。我的经验是睡觉之前喝一碗木瓜牛奶,效果非常明显。以上纯属个人经验,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多进行尝试,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2.肠胀气

宝宝回家没有半个月就开始出现了让人担忧的情况:小脸总是憋得通红,五官扭在一起,哼哼唧唧,小脚乱蹬,放屁和拉屎超臭,显得非常痛苦,睡觉也不踏实,睡一会儿就醒,那时他的睡眠差得可以。后面我们上网查说是肠胀气,然后就尝试各种方法:添加益生菌,做排气操,飞机抱,抱着睡,趴着睡等等。所有方法一一试了之后,只有抱着睡的效果最好,婴儿享受被包裹的安全感,但对妈妈来说会非常累。针对宝宝肠胀气的情况,我们跑了好几次医院,医生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只能等月份大了,情况会慢慢好转。情况也确实如此,到了三个月时,宝宝这些症状真得消失了。

此外,宝宝的大便也会让人心烦。开始的时候,宝宝一天拉三到四次,后来逐渐减少,一天一次,再到好几天一次,我们也开始期盼和担忧的日子。记得最高记录是八天,每日一问 “拉了没?什么时候拉呢?”看着越来越鼓的小肚子,人也越来越焦虑。等到拉下来的时候,就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处于当时让我们焦虑难安,而经历过后,回忆中只有云淡风轻。

3.颅内出血

大部分早产儿面临颅内出血的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在宝宝树上,很多妈妈关心颅内出血怎么办?其实我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咨询专业医生,他们见识和专业素养都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不要过分紧张焦虑。以我们家宝宝来说,他是轻度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其中I和II属于轻度,III和IV属于较为严重)。住院期间,打了很多针维生素K。我上网查了才知道维K具有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 预防内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等生理作用。在一个月去体检的时候,又打了一针K1,做了一次头颅B超,结果显示出血吸收很好。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新生儿超强的修复能力。想起BBC纪录片中的一个案例,一个1周岁的小女孩在一侧大脑完全被切除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学习说话、走路等等,这归功于初期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另一侧大脑补偿了功能缺陷。所以在认真对待颅内出血问题时,需要听取医生的建议,缓解和克服自身的焦虑不安情绪也是各位妈妈应该做的。

4.黄疸

老是听同事说宝宝有黄疸烦人,我脑海中没有概念,但当看见一个又黄又黑又瘦的宝宝时,形象一下子就清晰了。对于早产儿来说,在出生一两天就会出现黄疸,如果住院的话医生会让进行蓝光治疗,一般不需要父母担心。真正折腾的是出院以后,因为宝宝太小,医生不建议晒太阳,也没有开药,所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一个月去体检时,黄疸值又升上来了,医生便开了一盒茵栀黄口服液,先喝试试看,一星期后复查。后面上网了解到,对于褪黄疸没有什么好药,茵栀黄是最常用的,主要是让宝宝多拉。

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有的拉有的就不拉,这都是正常的。我们家宝宝就很少腹泻,只是大便变成了黄绿色,当时感慨真的是铁打的肠胃。复查的结果并不理想,医生再让观察观察,如果宝宝面色没有继续加深,就先不要干预,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再次复查时,黄疸值还是有些高,不符合打疫苗的标准,所以医生又开了一盒茵栀黄。这一次我们采用喂药和晒太阳,决心和黄疸对抗到底,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要阳光直射,主要是晒屁股,每次时间不要过长,一般为15-20分钟。

另外,疫苗接种和黄疸值也有关系。黄疸值低于6.0以下,才可以接种疫苗。由于宝宝的中性粒细胞数值有些低,我们还专门去儿童医院做了一个疫苗接种评估。在门诊遇到了很多来做评估的早产儿,有的宝宝出生才一两斤,真的是不容易。一位妈妈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喜爱,可迎万难。是呀,一个坎一个坎的爬过来,不正是因为对宝宝的爱吗?

5.视网膜病筛查

胎龄小于等于34周或体重低于等于2000克的早产儿和体重儿或吸氧时间长的新生儿均需要接受ROP筛查。筛查其实就相当于给眼底视网膜的神经拍照,检查神经发育是否正常。

虽然原理简单,但过程却非常痛苦。准备检查前医生给开了好多种药,一种用来散瞳的,每隔5分钟滴一次,一共滴5次,随后医生检查瞳孔大小,如果合适再上麻药,这时就可以拍照了。当时宝宝被抱进去的时候,没多久就听见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后来我才知道,宝宝抱进去之后,医生还要给他眼睛挤满眼药,然后用东西将眼皮撑开,按住宝宝不能动,仪器是紧贴着宝宝的眼睛。宝宝这么小,就要受这样的苦,不过幸好宝宝发育情况好,只做了两次筛查。

6.脐疝

脐疝这个东西真的让人头大。宝宝一开始的肚脐好好的,过了二十多天,肚脐越来越鼓,后面有些吓人,鼓起的肚皮有些透明发亮,好像一个水泡,随时要破,有时候抱着他,碰到了肚脐还有“咕噜咕噜”声音。于是我们专门挂了一个专家号,医生一看淡淡地说没事,长大了就会好的。整个过程从解衣服,看肚脐以及穿衣服不到五分钟。

既然医生说什么都不用做,那就等着。可等来的却是脐疝越来越大,于是我就开始上网查。有说用硬币绑,有说用脐疝带,也有什么都不做。后来正巧赶到体检,我问医生什么意见,她说不用干预,宝宝会动来动去,硬币或是脐疝带很难固定好,效果不好。

所以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等到矫正胎龄三个多月的时候,肚脐真得瘪下去了,就这么好了。看来在找解决办法时还是听从专业意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焦虑,不担忧,保持乐观向上。

7.运动发展

我相信初为父母,都会照书养,对照自己家娃的表现一一找出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对于没有达到发展标准的便开始焦虑:“我们家的宝宝发育正不正常?哪里有问题?”

其实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都遵循一定的发展顺序的,只要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都是正常的。在这里强烈推荐崔玉涛《看得见的发育》。首先作为家长要对自己宝宝有耐心,不要因为宝宝刚好到了某个月份还没有表现出该有的行为就开始着急下判断,给自己和宝宝多些信心。其次,要多多观察宝宝的动作表现,对宝宝整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如果宝宝动作发育落后很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寻找原因,趁早进行干预训练。

8.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指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它是在宝宝6-7周形成的,当时妈妈的脐静脉血通过卵圆孔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再流向全身,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要是没有卵圆孔,胎儿就没有办法正常发育,可见卵圆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结构。宝宝出生后,自己能够建立正常的肺循环,卵圆孔的使命达成,就会在心房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慢慢闭合。大约77.6%新生宝宝的卵圆孔会在1年内闭合,若是超过3岁卵圆孔还没有正常关闭才算是真正的卵圆孔未闭。宝宝刚出生时卵圆孔为1mm,两个月时重做彩超时变成了1.5mm,医生对卵圆孔变大也没有说什么,让我们再等等,如果再变大的话,就要进行手术干预,但一岁之前应该能闭合。

写到这里就顺便提一下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时要求宝宝一动不动,这对小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使用镇静剂,让宝宝安静下来。有些家长担心镇静剂副作用,那最好是宝宝睡觉或者喝奶时做,宝宝会配合一些,免去镇静剂。

以上是关于早产儿可能遇到的问题,初为人父母,所有都得从头学起。以前有父母为我们铺好前路,现在该轮到我们自己了。从一开始遇到问题所产生的“受害者”思维。到焦虑不安,再到理智面对,最后释然平和,一切都会过去,痛苦的、烦恼的、辛酸的……尽全力去解决吧,希望你也能积极面对,静待时光流转,享受相处的快乐与烦恼。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