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红旗农场:盐碱地里养海鲜 绘出致富新“丰”景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千亩鱼塘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摄
“我家离这里不到两公里,走路就能来上班。”冬日的清晨,天还没有大亮,三师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的居民艾力·图迪已经在家门口的盐碱水养殖基地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了。
“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投放鱼食、做好大棚清理、水质检测等,现在干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艾力·图迪说。
养殖基地里的罗非鱼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摄
在红旗农场,盐碱地面积占其确权面积比例达37.9%,当地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利用盐碱地。近年来,红旗农场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立足6.3万亩集中连片重度盐碱地和红旗大峡谷日流量6000立方米天然盐碱水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提出“向戈壁要产业、向盐碱要效益”的发展理念,借鉴宁夏固原市、甘肃景泰县、内蒙古乌海市等地的养殖经验,按照“挖塘降水、抬土造地、渔林并重、农旅结合”的模式进行发展建设。
红旗农场的盐碱水养殖基地大棚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摄
红旗农场本身的盐碱水经过配比后,模拟出的海水生态环境和真正的海水相差不多,其中富含的微量元素也有利于水产品的品质。目前,红旗农场已建成温室养殖大棚16座,棚内共安装直径6米标准化养殖桶180个,其中投放有罗非鱼、黑鱼、鲈鱼、南美对虾等水产品,2023年实现综合产值750万元。
大棚内的标准化养殖桶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摄
在养殖基地,一个占地2.5亩的温室大棚只需要三个人配合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
“我现在每个月有450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比种地收入多。”艾力·图迪说。
和艾力·图迪一样来这里务工的居民不在少数。
肆意游动的罗非鱼 胡杨网记者李雨浪 摄
接下来,红旗农场将立足现有产业,进一步完善盐碱水养殖模式,继续探索最适合当地养殖的水产品品种,打造相应水产品稳定的产业链,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拓宽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