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具材料投放多样化

1.废物再利用,创意无限。

废报纸、旧纸箱、塑料袋、碎布、木夹子等一些废旧物品,都能在晨间锻炼中发挥它的价值。如:用旧纸盒制作的“大鞋”,大班孩子可练习平衡走,也可两人或多人合作前进走;用旧纸盒拆开连接成长长的“坦克”,孩子可以在坦克中钻爬。

2.民间材料,传承创新。

我园地处农村,家长们玩过的一些民间游戏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趣味性,游戏大都配有有趣的童谣,孩子们可以在快乐游戏中愉悦身心。我园就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孩子进行的活动,将玩法用照片记录下来,并提供相应的器材,供孩子选择。如:骑木马,用PU管做成马身,用硬纸板画好马头,用彩色毛线做成马鬃。孩子手扶马头,双腿胯骑马身,可跑可跳。(附童谣:笃笃笃,笃笃笃,隔壁大姐回家了,带的什么,带的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宝宝吃得哈哈笑。)扔沙包:用窗帘布塞入沙子,缝制成六边形的沙包,幼儿可以练习投掷,抓举,夹物跳等。

3.自然资源,一物多玩。

我们充分利用地处农村,校园空旷这一优势,挖掘教育资源。如:用小石头进行障碍跑、跨跳和投准练习,还可以将小石头装入可乐瓶进行举重,抛滚练习。用河螺壳穿成串,让幼儿练习投掷,抛掷等。后草地上的小土坡是孩子最爱的地方,可以带孩子玩“占领高地”游戏,让孩子爬过草地,滚下山坡,抓到敌人,冲上山顶,占领高地。让孩子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快乐游戏,发展基本动作。

二、晨间锻炼指导人性化

1.分散集体相结合,上不封顶下保底。

按照《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应该考虑孩子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提供不同层次与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天,我们都有户外晨间锻炼的计划安排,针对不同的孩子,对具体的动作发展要求又有所不同。如: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上规定45岁的孩子能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的目标要求,我们就提供垫子、山洞、彩色拱桥、有攀登架的小滑梯、圈、硬纸板制成的“坦克”、麻袋布贴上即时贴做的“手脚前进图”、乌龟、刺猬背饰等。户外晨间锻炼时,给孩子二十分钟自由选择器具活动,另有十分钟左右的集体活动时间。在自选时间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玩具进行活动,看似材料很多,其实都是围绕钻爬技能提供,确保孩子这一动作的达成。但每个材料的隐性动作目标是不一样的,山洞、彩色拱桥的高度不一样,幼儿钻时所需要的技巧也不一样。这样材料提供的不同,既保证了孩子锻炼时的趣味性,又考虑到孩子动作发展水平的不同。

2.传统现代相结合,秀出特长展魅力。

传统游戏能给幼儿提供更多寓教于乐的发展机会,会为继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丰富现代孩子生活作出贡献,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的成长。我们选择趣味浓、操作简便、寓教于乐的户外锻炼游戏,带着孩子一起玩,如:老鹰捉小鸡,这样的游戏无需要提供材料,只要引导他们和游戏伙伴商量制定好游戏规则,一个人当老鹰,一人当鸡妈妈,其他人当小鸡就可进行。孩子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躲闪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3.保育教育相结合,确保安全促发展。

每天放学前,教师和保育员都会先商量好明天晨锻活动的重点及材料的准备工作。在第二天清晨,保育员就先将活动器材放到相应的地点,做好场地及器材安全的检查工作。教师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晨锻时,首先检查孩子的衣着及穿戴,提醒孩子在活动中按音乐及标记的指令进行,学会保护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活动中,教师和保育员均参与孩子的活动,并通过观察孩子的出汗、呼吸等外显行为来随时调节幼儿的活动量。活动量调控兼顾集体与个别,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处于动静、急缓交替的状态中,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奏。

三、晨间锻炼评价多元化

1.适时点拨,激活灵性。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在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孩子当中,对突发的一些情况应该及时点拨。如:孩子为了争抢玩具发生了争执,孩子活动时运动量过大,活动中出现了安全隐患等。这些情况需要教师适时参与,灵活沟通。

2.现场再现,反思提升。

目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功能强大,教师可借助现代电子产品,如手机,将孩子的一些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情况及时拍录下来。回教室后可以再现活动时的某一情节,引导孩子一起分析讨论,从而让孩子知道户外体育锻炼中的一些正确的做法。在评价中,以孩子的互评、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