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顺着盘山公路穿出了云海,我们在路边的制高点停下,远山和芭蕉树相得益彰,村庄在流动的云海间。“山如果没有云,如同人没有眼睛,失去了灵性。”深以为然,没想到茶树的生长地是如此的优美,难怪造就了它们独特而迷人的韵味。
迎春 茶树“笑”
“来,你要点点头,张张嘴,卡就打上了。”这是在迎春生态古茶厂门口见到的情形,一排排村民身穿白色的大褂,时间在两点一刻他们将要到厂房里学习茶类的分级、炒茶等工艺,在此之前,为了方便管理,迎春茶厂董事长何云春要让村民们打卡学习,朝九晚六,跟上班的时间差不多。
在何云春的记忆里,家里祖祖辈辈一直种茶。老乌山地处无量山脉中段,横跨按板镇及周边十多个乡镇,绵延数十里。这里森里植被茂密,多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有多种矿物质,优越的气候,生态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罗家村是彝族聚集区,彝族种茶历史悠久。
1993年,初中毕业的何云春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勤恳好学,师傅教授了他一身制茶和管理茶的本领,也使得他在当地发展成为龙头企业。
2005年,何云春承包了老乌山上400多亩古茶树,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老乌山,采茶的不只是年轻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六〇部队”。
2008年,何云春成立镇沅罗家迎春生态古茶厂,它是由云南迎春生态古茶初制所逐渐组建而成的。从2008年到现在,罗家村迎春生态古茶不断发展,现已拥有2000多亩茶园,其中有机认证的800亩,有机转换的有1200亩,平均年产量70多吨,工厂也不再局限于父辈们的只供原料,而是以种茶、采茶、制茶销售为一体,将老乌山的优质茶叶制作成高品质的生态茶。
古树每年发芽四次,但罗家迎春生态古茶厂的茶树每年只在春秋两季采摘,其余两次的成熟期,他们都用来培训。因为茶树不采不发,茶树养得好,产量自然提高,一方面既保证了产量,又通过养护措施,保证了茶树的生机,这种兼顾产量与养护茶树的独特采养方式,是迎春古茶厂一直所采用的,这也是他们的生态茶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不是所有的茶树都能生产出生态古茶,它有国家的标准。为了带动创业,何云春成立了诚信联盟,只要达到诚信联盟规定标准的,都可以进入到联盟里。
在诚信联盟里,他们有统一的品牌,统一的质量和统一的老乌山古茶标准,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的销售问题。
何云春总是以“我们”相称,在他看来,他自己建立的生态古茶厂就是一个大平台,大家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
创业之初,何云春面临着不少困难,资金、技术、管理……正是因为有了诚信联盟,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他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如今,这里的茶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茶文化的兴起。
老乌山 无量传奇
樱花开了,感受中国最早的春天。在茶山这几天,都能看到沿路盛开的野樱花。地处无量山脉中段的老乌山,形似叶,古属“银生城”。横跨镇沅县振太镇、按板镇、勐大镇,景谷县小景谷乡、凤山乡等,绵延数十公里。这里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这里峡谷深切,悬崖陡壁,奇险壮观;这里湖光水色,溪壑萦纡,碧水深潭;这里村落古旧,民风淳朴,茶叶飘香;这里草木葱茏,群山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被称为“天然氧吧”。
相传,很久以前,老乌山上茶树成林,每到春茶采摘季节,家家户户采茶忙,有不少姑娘和小伙子进山采茶、制茶,还有外地茶商、马帮进山收购茶叶,老乌山一度热闹欢腾,盛极一时。茶农有了钱,生活才有滋味,他们希望有神灵保佑,让茶叶年年丰收,日子越过越好。于是茶农根据自己的愿望将那棵大茶树视为神树。在茶王树下供着有六双手的石雕茶神,从此大茶树寄托着茶农的希望,成了茶神的化身,每年四月十六日定为茶神节。至今还有振太、按板镇老人记得小时候跟着祖辈们赶着骡马到老乌山过茶神节的情景。
老乌山是大山中的小山,随着人们对茶文化认识的提高,认为老乌山茶区的规划应遵循自然、尊重历史,突破行政区概念,打造有影响力的大茶区。它的范围应包括,镇沅振太、勐大、按板、景谷凤山、小景谷。它们地处一山,习相近、性相沿、文相通、史相连,同属一宗,老乌山遍地是茶。
老乌山有一棵一千多年的古茶树依旧健壮,根径125厘米,树高10米。属于栽培型红芽茶类云南大叶茶种,早年因树高难采曾被砍去一截。该茶树是目前县境内已发现最大一棵栽培型古茶树。当地人视为茶神树,每年都要祭拜茶神树。这棵老茶年产鲜叶300斤左右,依旧茂盛。因品质好,当地茶农普遍引种。这里地质多为“丹霞地貌”,地方俗称“猪肝石”地貌,文人雅士形容为“霞谷丹心”。地表虽被开采,但深层烂石密布,茶树根深体壮,能吸能藏,并在长期的生长中融为一体,顺势而发。所制茶风岩韵、老枞幽香、且香沉凝重,存之香能沉汤、香能入海,品之味香合一,更为甘爽,淡冲更佳、冷汤尤优。被茶界称之为“老乌山之巅”。
“会跳舞”的古茶树
站在老乌山政宏专业合作社魏啟荣家的茶田上,空气中飘来了浓浓的茶蜜香。风吹过,茶树随着风的节奏在摆动。
“冬季是养护茶叶的关键,春茶好不好,冬天的管理尤为重要。”魏啟荣是何云春的徒弟,也是何云春觉得最有悟性的弟子。在他现代化的厂房里,满满的感受到了新一代做茶人的“新思维”。他们不再局限于做原料毛茶,而是在精加工的过程中注入了做品牌的概念。
老乌山古茶山,有一种奇葩的古茶树,当地人称之为“会跳舞的古茶树”。此种古茶树其枝条如柳条般纤细,可随风而舞,宛若众仙子聚于云雾之中翩跹起舞,因其形像辫,枝似藤,韵如柳,被当地人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等称谓,业界时髦叫法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是镇沅打笋山和老乌山一带特有的品种,是根据当时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变异型的种类,是介于大叶种和小叶种之间的一种中叶品种,要上百年的老古树茶才有此“娇颜”。
当地茶文化学者李琨说,年岁越高的“藤条茶”,其藤条越长越弯,越长越细,“跳起舞来”煞是好看。而用这种古树藤条茶做出来的茶叶颜色银亮,入口醇和柔滑,香气高扬,深受茶人喜爱。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普洱古树茶热在市场上掀起的热潮后,老乌山古茶山的“藤条茶”因茶叶的品质上佳,也逐渐被茶商茶客所追捧。
老乌山自古产茶,历来是普洱茶生产地的重地。据相关考证,当地从唐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茶树资源的丰富,面积仅次于景迈山,从野生型到栽培型均有分布,成为茶树类型不同时代的活标本群落,也是镇沅八大古茶山中古茶树群落分布最多,且拥有全球最大的藤条茶区的茶山,被业界称为“一座活的古茶树博物馆”。
据2006年普查统计,老乌山古茶山有野生茶群落8616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2870亩;茶园呈块状分布,大多藏匿于无量山中与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部分茶园在村寨边,以粮间种,管理一般,树势较强,品质优良,主产晒青茶。主要分布在镇沅县按板镇的文立、罗家、那布村以及振太乡的部分村。
以老乌山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条索肥壮、芽头肥大,汤色黄亮,苦底较重,回甘快,汤质饱满,香高馥郁,叶底黄,山野之气强烈。
做品牌,一定要走出去
无论是何云春还是魏啟荣,采访过程中,他们反复说到的是“品牌思维”。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建立一个品牌很容易,但是要巩固一个品牌是艰辛的。何云春始终相信,诚信是根本,质量是保证,从他做的诚信联盟开始,诚信和质量就一直是他最看重的,诚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决定了企业市场发展和开拓,品牌要占领市场,就要用诚信说话,茶道如人道,做茶如做人,既要诚信做人,也要诚信做茶,做有品质的茶。从茶园的种植到加工,再到制作、晾晒、包装和产出,他们都严格把控,层层把关,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谈到未来茶厂的发展时,何云春告诉我们,如今针对自身的短板,正在互联网+方面努力,希望借助第三平台的力量来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两种销售模式。
老乌山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何云春仍然记得最初的茶叶外销大都依赖于人挑马驮,条件较好的用拖拉机运输。2015年以后,这里的交通得到了改善,政府的“村村通”工程惠及各个村。迎春生态古茶上的茶叶外销变得更加便利,每次邮政局都会派专车到茶厂门口装车,真正实现了上门服务。
随着生态茶销往全国各地,生态茶文化也开始遍地开花,何云春希望通过诚信联盟的努力,推动茶厂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也为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量。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