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发布”编辑团队不大,目前包括负责人谢依庭在内仅有5个编辑,清一色的女生,她们要负责“广州南沙发布”官方微信、微博、南方号和e南沙新闻网的日常运营和更新。
谢依庭介绍,“广州南沙发布”的官方微信号推送时间是上午8时。在9时到10时之间,团队的小编会负责将微信内容转载到南方号平台,及时推送给读者。
“我们发布的内容要有时效性、首发性,但是最重要的是保证权威度、准确度。为了对稿件内容进行更好的处理、更用心的编辑,我们把发布时间调整到早上,抢占早高峰的节点。”谢依庭说。
运营的平台多,团队内也做了简单的分工。工作日有两名小编主要负责网站运营,另外两名主要负责微博微信的更新。到了周末,通常会有一名编辑值班负责全部平台的推送。
文章早上推送的,选题在前一天就要确定。谢依庭说,“广州南沙发布”立足南沙本地,主要从三个途径选题:一是南沙区外媒体、网站报道的与南沙相关的信息,二是区新闻中心提供的新闻素材及南沙新区报中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或人物类报道,三是投稿邮箱,区内各单位、部门或镇街将不定期提供的稿件和线索。
“对于现有资料的整合编辑占70%,每个月我们也会结合热点和南沙的人文风光进行一些策划。”谢依庭说。
选题的取向和平台的定位密切相关,对于“广州南沙发布”来说,谢依庭表示,这首先是一个政务号,承担了将南沙最官方的声音发布出去,唱响南沙好声音,传播本地正能量的功能,但同时也结合了新媒体平台的属性,需要提供贴近市民生活及大家关心的热点内容。“平均每天发4条到5条,基本上四分之三跟政务相关,1条到2条是结合民生或便民服务的内容。”谢依庭补充道。
“蹭热点、跟热点”也是团队选题、做策划的一个重要方向。热点稍纵即逝,年轻的团队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比较灵活,执行能力很强,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很顺畅,接受新事物也比较快,实现也比较快。”“广州南沙发布”编辑刘嘉欣说。对于这个以90后为主的编辑团队,早上提出想法,当天执行,第二天推出原创文章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比如《“猜画小歌”南沙版来啦——前方高能!灵魂画手在此,猜对有奖哦》这一推文,就是在谷歌Al机器人猜画小程序风靡期间紧跟热点推出的。团队找到南沙比较标志性的建筑和地点,自己创作图画,再通过编辑排版做出了“猜画小歌”南沙版,引入互动,传播效果好。
再如前段时间热门的“火箭少女101”的话题、旅行青蛙主题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广州南沙发布”的文章中。“我们原创策划类的作品,亮点也是‘蹭’热点,同时结合了南沙本土特色,结合官微的形象,打造活泼个性、可读性和互动性更强的推文。”谢依庭说。
秘笈2
力求“完美”的可视化呈现
“标题包括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8字”“引导关注动图前空一行,正文结束空两行再署名”……从标题、文头,到正文、强调内容的版式,再到图片、图说,每一篇文章在呈现上的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细到一个全角半角符号不对都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排版、符号尽量不要犯错。”这是谢依庭对每一位编辑的要求。
刘嘉欣也认可这一套编辑规范。她说,不同编辑有不同的习惯,但是用户只认南沙发布,如果版式不统一,大家也会觉得很乱。“这也促使我们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些。”
除了统一,还要看着舒服。“政务的文字虽然比较枯燥,尽量编排得可读性比较强,这是给粉丝最基本的服务。”谢依庭说。
如何做到版面看上去舒服?在编辑“强调内容”的时候,团队也做了一个小尝试。谢依庭说:“说到南沙,蓝色是我们的一个色调,有海洋的蓝、水质的蓝,天空的蓝,自贸区的拱门也是蓝色的,新开的公交快线外观也是蓝色的。所以我们的平台也是这样,南沙发布的主色调就是蓝色。很多平台重点词句会标红,我们都是用蓝色表示。”
试行一段时间后,谢依庭从后台和线下用户的反馈中发现反响不错。大家普遍反映“觉得换风格了,很清新,很喜欢”。
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广州南沙发布”编辑团队也有自己的“标准”。他们希望南沙本地人或者关注南沙发展的人士能从推文中看到新鲜感和现场感。谢依庭表示,虽然小编们没有去到前方,但可以收集多个平台上的素材,把大家很注重很喜欢的小视频、动图等元素加入推文,使其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可读性更强。
“受众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视觉效果做得越好,包装做得越好,可以刺激到他们的点开率,也是吸粉的过程。”谢依庭说。
一篇文章编辑完成后,推送前还要经过多次审校。在“广州南沙发布”的编辑团队中,每两位编辑组成互审小组,每条推文编辑完成后,都需要经过同组另一位编辑的校对,修正错别字、符号格式等基本错误。重点稿件,编辑还将发给合作的第三方审核校对小组加审。
审稿完成后,编辑组长会将组好的全部推文进行集中审校,然后发给编辑团队负责人审稿。最后,推文还需发给区委宣传部审核确定。
“我对编辑的要求是不能选择定时发布,必须手动发布。早上发送之前,编辑还要再将内容重新看一遍,确保细节上尽量不出错。”谢依庭说。
秘笈3
重视客户体验 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新媒体号
“我们的平台很注重用户的反馈,他们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尽可能地回应。”谢依庭说,每天都会有一名编辑负责回复后台评论。
谢依庭介绍,她们想把“广州南沙发布”打造成有温度的政务新媒体号。在日常的推送当中,有一个叫“小南”的虚拟形象代表了团队中的小编,为用户提供这些服务、接受反馈。
不断学习对于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用户也很重要。谢依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接手管理编辑团队后,她在工作之余关注了十几个省市的政务公众号,其中还有不少是外省市做得比较好的公众号。她认为,这些政务新媒体号在榜单上排名很靠前,肯定有过人之处。关注它们,在浏览之中就会发现可取之处,从而找到学习借鉴的样本。
编辑团队还会通过数据了解用户需求。在“广州南沙发布”的编辑团队中,每周、每月都会进行一次各平台后台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一方面可以让团队及时了解用户对于话题的偏好和关注度,有利于后续的内容编排、选择;另一方面,在平台内容作出新尝试和新调整时,数据也可以一定程度反映用户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不仅仅是在线上服务用户,“广州南沙发布”从2014年率先在全市组织举办网友线下行活动,每次招募一定数量粉丝和媒体实地到南沙,了解南沙最新的变化。
“南沙虽然是广州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对南沙的了解有限。我们的平台可以为对南沙真正感兴趣的人提供很好的窗口去了解南沙。”谢依庭说。
去年9月份,“广州南沙发布”举办的“金秋南沙行”网友线下行活动让谢依庭印象颇深。她记得当时带领50名媒体记者和网友一起到南沙汽车码头参观时,不少网友都被眼前密密麻麻、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上万台进口汽车惊呆了。他们发现,原来曾经在“广州南沙发布”中看到的图片并不是虚构制作的,而是真实的。
“不仅是我们在推文上说,也可以带大家看真实的样子。”刘嘉欣说这就是线下行活动的意义。
“线下行活动每年会有两到三场。每一期主题不同。我们选取的点都是普通市民自己来南沙,看不到进不去的,可能走不到的地方。通过他们实地的观看,听取讲解,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南沙的变化。”谢依庭说,这也是一种面对面的互动,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